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

上传人:u**** 文档编号:204714294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学科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论文之对儿童美术欣赏课的探究 摘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加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关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施行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才能,熏陶情操。关键词:欣赏,审美,心理,智力,适应,兴趣。前言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非常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加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关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施行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养教育要到达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它关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才能,熏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

2、其重要的意义。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适应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外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受与感情为主导要素的心理活动方式,它与老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严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开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适应和欣赏特征。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留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假如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留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无视整体或留意整体而无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漂亮的风筝

3、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致于不记得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受来欣赏作品,无认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细心揣摩,对作品的感受才能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照本人的生活经历、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展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本人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小孩从小看见的确实是

4、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亮堂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漂亮。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经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经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老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协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非常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确实是渲染气氛,强化经历。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四周的美妙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

5、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颈项,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精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造也深受小朋友喜欢。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场,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关于教学内容有“参考材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浸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

6、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3.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详细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拟全面地理解我国外型艺术门类的相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依照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本身的特别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方式能够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

7、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方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展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明白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遭到美的熏陶,加强民族骄傲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拟,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理解宫殿、楼阁

8、、亭台、寺院、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展专题欣赏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纳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理学生的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咨询题,让学生考虑。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舞他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造)课业中所穿插进展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多,比方: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材料,老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才能,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确实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方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观察所进展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咨询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详细情况作有效的灵敏调整。比方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能够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感自然就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