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584021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作者:单位:邮编:)摘 要:作为对社会结构的观念反映和行动表达,制 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制度定义、 制度理论及其流派、制度类型、制度变迁及其形式的纵览和概括,为 制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制度的社会学 意义和价值、制度演化的机制以及制度结构和社会功能研究,奠定较 为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制度;类型;变迁;模式;综述;制度社会学制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 在中国官方乃至大众语境中,制度问题是一个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 从而也是官方垄断的问题,致使许多社会学家对制度这一社会学基本 问题持回避和绕道走

2、的态度。但随着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终于意识到,制度问题 其实也是影响社会发展或导致其他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制度并非我 们过去简单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意 义上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作为社会学和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境界下的社 会事实,制度会对其他社会事实,尤其是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重要的 作用和影响。这样,研究制度及其变迁或演化以及制度对社会的作用 和影响及其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制度的定义制度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在不同领域被许多学者关注过,但较成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中。社会 科学领域中的制

3、度分析”也日益成为新的研究范式。不同学科、不同 学派的学者往往基于学科和研究视角的不同,提出看似不同但实际上 却犬牙交错的制度解释。综观各学科及其学派的研究,关于制度的定 义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广义文化的制度定义。在文化人类学中,制度往往是从 文化意义上理解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凡是能给人的 行为以规约的社会文化形式都被界定为制度。经典社会学较多着眼于 比较制度分析,在这种意义上,制度具有与人类学相似的特征。韦伯 着重就制度进行了法律、组织和经济行动的比较分析。他认为理性和 选择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特定的制度框架下理解,这些制度 框架包括习惯、传统、社会规则、宗教文化信仰

4、、家庭关系、亲属关 系、伦理约束、组织、社团、阶级、身份等级、市场、法律和国家。2结构功能主义的制度定义。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 对象是社会事实,他所说的社会事实主要指客观存在并对人的行动产 生外在影响的社会现象,如公众意见、社会心理、思维模式和社会规 范。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更多强调一种外在的社会状态,如社会秩序 和集体意识,力图在客观上把握制度。帕森斯把社会行动看作一个由 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制度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默顿认为社会 制度对行动者有两重作用:一种是对行为的外在约束,二是激励和压 制行为。而这种机会的选择是在社会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其实这两种作用是同一种作用,即制度

5、的约束作用。3社会交换和博弈论的制度定义。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 之一道格拉斯C诺斯说严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 说,制度是为决定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 构造了人们在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它旨在约束追求 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1 225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从博弈论的角度表达了他对制度的 理解。认为制度包括博弈的三个层面:一是博弈的参与者,尤其是组 织;二是博弈的规则;三是博弈的均衡器。他本人倾向于把制度理解 为博弈的均衡器,是使博弈重复进行的共有理念和自我维持系统。”2 1-24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论的制度定义。制度多被界定为行动主体交往和互动

6、的规则。哈贝马斯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审视了制度认 为“人们在日常交往实践的有效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跨越多层面的交 往理性,这种交往理性同时还为彻底被扭曲的交往和生活方式提供了 种准绳:3 129吉登斯认为厂我们把社会总体再生产中包含的最 根深蒂固的结构特性称为结构性原则。至于在这些总体中时空延伸程 度最大的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称其为制度。480韦森在其社 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中认为:制度应该用制序替代,而制序是(这 样)一个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制度的动态的 内在逻辑发展过程。”5 2405心理主义的制度定义。凡勃伦从心理深层考察了制度及其特征后认为: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把制度

7、概括地说成是一种流 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如果就其一般特征来说,则是 这种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的类 型。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 惯舁6 139在这里制度并不是一种纯粹外在的社会规范或规则,而 是经由社会化内化为行动者社会角色的人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6社会组织论的制度定义。凡勃伦的继承者康芒斯在其制度经济学中把制度抽象地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7 81强调制度的主动方面,制度可以解放个体行动,因为它可以让个体摆脱其他个体的侵害。作为老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沃尔顿哈米尔顿指出r制度意味着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

8、为方式,它渗透在一个团体的习惯中或一个民族的习俗中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行 为的可行范围:后现代制度论者霍其森认为r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 或法律的约束所创造出来的持久的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 8 226-2287预期行为理论的制度定义。哈耶克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 新自由主义者将制度与预期相联系,认为“制度必须被定义为一种状 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够根据他们各自的专有知识形成对他人的 行为预期。这种预期通过使人们行动的相互调适成为可能,从而被证 明是正确的:9 9以上这些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道出了制度的部分内 容或制度的不同方面,对这些内容和方面的有机整合可以轮廓地看出 制度的基本结构,即

9、制度是在社会或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调节、 规范其中各行动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和互动行为的社会规则或规范,其 中包括强制性规范和非强制性规范,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显规则 和潜规则。对制度概念和意义的征引,以学者研究的需要和言说的语 境为准,毋须做十分明确的界定。但作为专门的制度理论和制度社会 学研究,则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类说明制度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以便 结合社会现代化,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对制度及其变迁提出相对明 确的展望。二、关于制度的类型学研究对于制度这个概念,在现实中虽存在不同理解,但并不妨 碍对制度的分类研究。制度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但被学界广泛采用 的分类标准和相应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0、: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诺斯根据其制度定义所提供的 制度分类是目前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分类方法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 制度。正式制度如法律、法规、政府政策以及契约等,从本质上讲具 有强制实施的特点。非正式制度是主要包括观念、习俗、惯例等,具 有经验性和自发性,是靠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产生的,诚如迪尔凯姆所 说,非正式制度虽不具有强制性,却对群体成员和进入者具有外在约 束力O2. 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在柯武刚和史漫飞的著作中按照 起源,把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被定义为群体内随 经验而演化的规则,如习惯、伦理规范、道德和礼仪等。而外在制度 则被定义为外在地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

11、社会的规则。 如法律、法规、政策等。10 122-1263. 制度的领域划分。根据人的社会行为的性质和活动领域 一般可将制度具体划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 等。在这里行为主体的状况成为制度主观性的来源。他们在不同形式 的实践中产生了对实践对象结构和秩序的不同认识,并依据这种认识 建立了调节自身行为的制度规范或规则,以满足实践对象结构性和整 体性的要求。4. 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这是根据制度层次和作用范围的 不同而进行的分类。一般说来,宏观制度是对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秩 序和结构的总体状况的反映,如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制度等,它们具有宏观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微观制度是

12、对社会组织较 为具体的生产、运行和管理过程,以及社会关系的结构和秩序的反映,如生产管理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等。它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为具体的操作性。5. 软制度和硬制度。从制度哲学的角度看,在制度结构中 存在着墩制度”和“硬制度”两个部分。所谓“软制度”,主要是与人们的 价值观有内在联系的各项制度和规则,如道德信念、传统伦理、风俗 习惯等等,“软制度”往往与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有着内在的联 系;所谓“硬制度”主要是各种成文的法规和条款等,如国家和政府颁 布的各种法规和条例,各个社会组织所实行的具有一定的理念和实践 边界的规章制度等。“ 269-2706. 社会规则和个人规则。张旭昆先将

13、制度分为社会规则和 个人规则,然后根据约束强度将制度(规则)进一步划分为强制性规 则和非强制性规则。强制性规则的特征在于个别主体可以通过不遵守 它而受益,同时伤害其他遵守者,故必须通过对违规者实施惩罚来强 制人们遵守。非强制性规则如语法规则,人们遵守它,既有利于自己 也有利于别人,无须通过对违规者实施惩罚来强制遵守或推行。12 3-9但这里的非强制性规则已经超出了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属于非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东西,故而略去不考。我们可以分别在四种不同的 意义上讨论制度,这就是国家法令、法规和政策意义上的制度、社会 行动的规则意义上的制度、社会规则和社会流行意义上的制度以及包 括这所有情况的最广泛意

14、义上的制度。至于具体的制度称谓究竟意有 何指,则随研究、探讨和指称的问题及其情境而定。三、关于制度的理论研究斯达克认为新制度主义以经济行为嵌入在非经济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一基本假设为基础,考察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非市场的 正式组织如何塑造市场。社会学较早引入制度分析范式,并一直保持 这一发展趋势。被称为早期社会学制度主义先驱的帕森斯,在1934 年就提出把对制度的理论解释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他提出的 制度理论大纲奠定了后来的制度分析框架。马克斯韦伯则是更早从制度范式来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先驱者。他的经济与社会 一书,也可看作是制度社会学的经典著作。20世纪50-60年代,尽 管行为主

15、义盛行,但社会学界仍然比较注意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研究人 的行为习惯,探讨个人行为与制度规则、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 关系,并较早研究了制度的原初形式风俗习惯,以及习惯化和制 度化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其代表人物是库利、PL伯格;鲁克曼、 帕森斯等人。彼得L.伯格和托马斯鲁克曼在1966年合作出版了现 实的社会结构:关于认知社会学的论述。该书重点从人类行为的习 惯化来考察制度的起源以及二者的关系。他们认为,所有人类行为服 从于习惯,而习惯化的步骤先于制度化,人类习惯化的行为越重要, 相应的制度化就越重要。当习惯化行为典型化时,就发生了制度化。这本著作对后来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鲍

16、威尔 和迪马乔所言f毫无疑问,这本著作对从制度来思考组织的学者产生 了更直接的影响,因为它认为制度在保证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on 13 79-87最近的系统化的制度理论是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建立的,他在其名著自由秩序原理中创立了两个很重要的概 念自发秩序和扩展秩序,来说明秩序或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化。尽 管对这两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14 226-227但很显然,师承亚当斯密的观点,自发秩序并不是人为设定的东西,而是理性的自 由人通过旨在实现自利的社会交换或互动意外地形成的,而扩展秩序 则是对自发秩序的经验总结,理性地建立和形成的,虽然哈耶克透过 另外一部专著致命的自负否定了人们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 度的可能性。他认为,理性并不是如同理性主义者所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