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548781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助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要使学生掌 握数学知识,促进其思维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形象 思维和抽象概括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展思维。我认为,在 数学教学中,以活动为切入口,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最 好方法。一、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掌握数 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因为概念表 达往往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和掌握。而恰当通过实践操作 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数学概念。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 借助长方体学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看一看每个面 是什么

2、形状,比一比相对的两个面是否相同,从而得出长 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两个面是正方 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通过动手触摸两个面相交的 地方,说明两个面相交的线叫长方体的棱;再让学生动手 量一量棱的长度,从而得出相对的两个棱的长度相等;让 学生摸一摸每相邻的三条棱相交的地方,说明三条棱相交 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并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个这样的 顶点。学生观察、触摸后,再让学生闭目思考、想长方体 的形状。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弄清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各部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水到渠成。这样让学生实践操作,逐步从表象到抽象认识了长方体,为今后学习长方体的有关计算打下了基础。

3、二、通过实践活 动,掌握计算方法。动手操作是掌握计算方法的重要途径 之一。“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亲自做一遍。”让学生看 一看,做一做,摆一摆,把抽象的,难懂的算理,通过直 观形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 除法”时,我先让一名学生演示:把7枝粉笔平均分给3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枝?还剩几枝?通过操作演示,学生 知道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知道其中“余数”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算。这样,学生通过眼、手、脑等 多种器官参与,协调活动,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三、通 过实践活动,掌握计算公式。在教学中,当学生在操作中 获取了感性认识时,教师就应适时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 生对

4、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形成知识概念,并 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 时,当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后, 让学生概括总结。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一半。再紧追着学生的思维问: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 梯形的什么?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为什 么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这样,紧 密结合学生操作过程的“问”与“答”,较好地训练和培养 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操作实 践、思考、分析、综合中真正理解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的推导,使教与学充满和谐,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上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 脑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的综合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 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