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8课一、世界市场的形成问题引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1.初步形成(1)时间:1718世纪2)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3)标志: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西、葡的殖民扩张(16世纪) 荷兰的殖民活动(17世纪)英国“日不落帝国”2.基本形成(1)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与原料产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标志:资产阶级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蒸汽机车和轮船3.最终形成(1)时间:20世纪初2)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3)标志: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探究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材料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并且带动了西欧的崛起与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的规模,改变了世界市场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占主导的格局。
世界市场是“资本空间化”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历史进程从宏观上看,自15世纪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到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充分发展,这个时期是世界市场从地域性的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的过程,是世界市场的纵向发展史合作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提示:影响:使世界各地从相对孤立状态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引发了“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的崛起;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过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商业贸易发生变化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图3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图1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图2 18世纪三角贸易示意图图4 20世纪初国际贸易示意图2.表现(1)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欧洲: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下降: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上升: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2)世界贸易航线开通。
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马尼拉大帆船(3)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它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英格兰银行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后来,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相继被英国等许多国家采用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还建立起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印度公司(4)商品品种的增多原因: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表现:a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b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由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c新航路开辟后,三角贸易兴起,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
d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发展起来黑奴贸易(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过程: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支配早期奴隶贸易17世纪上半叶,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英国建立霸权的过程及影响过 程影 响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17世纪中期,击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海上贸易,确立海上霸权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1756-1763)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影响:国际商贸格局的变化,是经济实力的反映,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格局课堂检测1.美国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后)在全球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些动物不幸成为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有毛皮的动物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猎人猎取兽皮并将其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界市场。
下列选项中,对此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区联系加强B.新航路的开辟使自然界面临灾难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市场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全球贸易增长B2.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有“印第安古文明之花”之称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B3.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世界市场使“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主要在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C.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D.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C4.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C5.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逐渐开始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A.商路中心的转移B.契约规则的确立C.价格革命的影响D.贸易规模的扩大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