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04337361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革命基地延安故事材料【模板仅供参考】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我们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刘少奇用这一“最高原则”去教育别人,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以下是工作范文xx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一、“挨骂”之后1941 年 6 月 3 日,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突然风雨大作,一个响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 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当天,延安 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噩耗传开后,人们一时议论纷纷。这位失去驴子的农民 也逢人就说:“老

2、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中央保卫部门的人听说后,认为这是一个反革命事件, 很快就逮捕了这个“竟敢如此咒骂毛主席”的农民,打算进行追查,并公开处理。毛泽东知道此事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他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 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 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毛泽东在延安还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 远也离不开水啊!”并要求保卫部门立即把这个农民送回家。

3、从民怨骂声中,毛泽东进行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查找问题。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确实公粮征得太多,加重了人 民的负担。毛泽东下决心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 区政府的领导同志一道,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工作。1941 年11 月 18 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在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带头行动,先后进行 了 3 次精简,在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消费支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最高原则”抗战初期,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到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员加入了共产党。由于新党员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各不相同,目的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导致党内存在着诸多不正确的思

4、想认识。对于他们的教育,他们自身的修养和锻炼,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刘少奇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和修养非常重视。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为争待遇、争个人荣誉而纠缠不休的人。刘少奇满怀感触地说,所谓大公无私、秉公、奉公等等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不要把个人的利益掺杂进去,不要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摆在第一位。带着对加强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思考,刘少奇夜以继日地学习和写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 演讲提纲和部分初稿。1939 年 7 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就加强党员修养问题作专题辅导报告,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共产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

5、品质、组织观念、 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修养问题。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写道:“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 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我们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刘少奇用这一“最高原则”去教育别人,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三、“三用”大衣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色皮大衣静静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周恩来。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革命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 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

6、、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1940 年,周恩来将这件皮大衣从苏联带回,在延安时期一直随身携带,时常穿着。1946 年,周恩来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1947 年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夏天把大衣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1949 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周恩来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 1956 年,后又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 年 8 月

7、 5 日,这件跟随周恩来24 年的皮大衣终于完成使命,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周恩来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四、“伤痕累累”的毛毯这条毛毯,原本的枣红色早已褪去鲜亮,显现出岁月的 沧桑,大大小小的补丁如同皱纹爬满全身。这条曾三易其主的毛毯,见证了长征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更体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条毛毯起初的主人是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董振堂。1931 年,时任中革军委主席的朱德来到董振堂所在的工农红军第 5 军团看望慰问官兵,慰问结束要离开时,天上飘起了雪花,董振堂见朱德衣衫单薄,便将自己的毛毯送给他 取暖。

8、1934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这条毛毯一路陪伴着朱德翻雪山、过草地,直到红军胜利会师。红军到达陕 北后,朱德见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日理万机,在寒冷的屋里常常要通宵达旦地工作,便将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毛毯送给他御寒。1937 年 4 月,周恩来把这条毛毯作靠垫,从延安乘卡车赴西安与国民党谈判,途中遭遇了国民党部队的袭击。周恩来在指挥部队还击与转移时,仍不忘叮嘱警卫员一定要把毛毯收好。脱险后,毛毯身上留下了十余处“伤痕”,周恩来见后立即派人去织补店修补。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奔赴前线前,周恩来赶来为朱德送行,并将这条仔细织补好的毛毯送还给他,说这条毛毯

9、又能御寒,又能防身。朱德欣然收下,带着它又开始征战南北。期间因火烧和磨损, 毛毯再添新“伤”,但经反复缝补,毛毯始终伴他左右。朱德这条缀满补丁的毛毯,是他一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出台,“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开展,是对老一辈共产党人形成的党的优良生活作风的继承与弘扬。有助于遏制“四风”反弹,建设清廉政治,促进党的作风建 设全面深化。五、党的“骆驼”任弼时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其 46 年的人生岁月里,他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叶剑英称“他是 我们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

10、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 较”。敢于同错误思想作斗争,是我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任弼时在党内之所以长期受到普遍敬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勇于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在大革命濒临失败的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作坚决斗争。 红军长征路上,他和朱德、贺龙、刘伯承等一起与张国焘分裂红军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挽救了红军主力。1938 年2 月回到延安后,为了排除王明错误路线的干扰。任弼时受中央委派赴苏联向共产国际说明情况。1937 年 11 月王明回到延安后,以“国际路线”代表自居,对中共中央 的工作横加指责,反对毛泽东和党中央制定的抗日战争方针,对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批评,认为的抗战要依靠以

11、蒋 介石为首的国民党。1938 年 4 月 14 日,任弼时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向主席团递交了抗日战争的形势与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的报告,他的发言生动、翔实,说服了大多数委员。任弼时向共产国际强调“毛泽东才是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当时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6 月 11 日,主席团做出了关于代表团报告的决议案,认为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 从政治上肯定和支持了中共中央。此后,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约请任弼时、王稼祥谈话,明确强调在领导机关中,要在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从组织上支持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任弼时出色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任务,有力地排除了王明错误路线的严重干扰。精选优质范文-欢迎下载参考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