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38316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常万生科研处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和大家谈一谈写论文的问题,我很 高兴和同行们交流。我当过儿年学报编辑,编发过不少老师写的稿子, 比较清楚大家的写作情况,觉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今天权且就算一个交流性发言,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随意些、宽松些。我拟了三个题目,下而就一一道来:一、第一个题目是:科研意识与生存意识这个题目初听起来很吓人,很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但你听我往 下说说,你也许就会认同。先说说什么是科研意识。我想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科研的 意愿、愿望。就是说心里装着科研,经常想着科研,以科研为乐事。现在我再来介定一下科研在我们学院的含义。通过向科研处了 解,我们学院对科研

2、的定义已经取得共识。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国家级、省级的科研立项;二是在各类报刊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艺术作品,或在各级评奖中获奖的作品;三是教 师辅导学生获奖的作品。应该说,这样的定位已经是很宽泛了。这就是说,我们在这三个范畴之内取得的成果都可以归为科研成果。至于第一项,似乎还可以细化-下:包扭科研立项、教改立项、 教学法研究,教育学研究,各种专业研究的论文。在明确了这个概念之后,接下来我就要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我们必须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有亢奋的科研愿望。也要努力地、积极 地去创造科研成果,不仅耍拥有足够的教学工作量、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要有足可称道的科研成果。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教学水平的

3、提 高,关系到学院的声望,更关系到我们自身在大学里的生存。先说说科研与学校的地位和声望的关系。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科研是强校之本。-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就是 这所大学在国家乃至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这几年,全世界和我们国家都有个大学排名榜,排名的一个重要 条件就是科研水平。据报道,清华今年已进入世界前50名。从全国 的排名来看,我的母校东北师大2000年的统计是第28位。这个“第28位”是靠什么评的?我看了 -个材料,注意到这样 一组数字:东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在校生2万多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5700多人,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9个,中科院院士和国家学位委员12

4、人,博士点70个, 硕士点137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世界史、教育学、细胞生物 学、生态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承担“863”、“973”及教育部重大 项目35项,承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 课题32项,2004年SC I论文255篇,获全国高校科研成果奖17 项。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是大学的实力?科研!什么是大学? 科研!大学的强大靠科研,大学的发展靠科研,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和 较量也靠科研!没有科研或科研极弱的大学只能会走向消亡!这绝对不是一个世界末U的荒唐预言!再说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教学是什么关系?我的理解是-个水潭和一条溪流的关 系。溪流不断地往水潭里注

5、水,水潭才会充满生机,而一旦溪流停止 了注水,水潭将而临枯竭。那么,我们的老师们在这两个方面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科研与教 学是如何结合的呢?据我了解,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就是整 天像演员赶场子那样奔波于课堂与课堂之间,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看看 书,写写文章,搞点创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我的不全面了解,基本上是 复述教材。经过若干轮的复述,教师对教材已经是相当熟悉,儿乎可 以背下来。他们在此课堂背一遍,又在彼课堂背一遍,这样循环往复, 日复一日。这样教学效果如何呢?也可能是不错的,但学生得到的只是那本 教材。这样的缺少自我的教学在我看來,只能培养出熟练的教书匠, 不可

6、能成长起学者型的教师。原因是,他们的学问仅此而已。我认为,大学教学必须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注入,一是要不断地注 入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二是要有自己研究成果,课堂上的讲授应该 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创造。大学教师必须是既能教书又能科研的人 才。我60年代上大学时给我上课的老师们都是些老学者,我记得很 清楚,他们讲课时都喜欢带上这样一个口头禅:“我认为”、“我的看 法是”、“我的观点是”。他们特别注意彰显“我”的色彩,似乎只有 “我”的认识和看法才应该是讲授的内容。至于教材,每个学生手里 都有,你们自己看吧!这些老师都非常有学问,学术成果累累,改革开放后都是第一批 硕导、博导。他们几乎都不按教材讲课,教

7、案都是自己亲手写的,充 斥着大量的、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不按教材上课,还经常对教材的 内容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以说,他们的课讲的是自己的。是自己咀嚼、消化、吞咽了许 多东西后再吐出来的,因此,他们的讲授非常有新鲜感,非常有创造 性,并鲜明地带着个人的色彩,展示着很宽的知识面。比如讲历史文 献与历史文选的陈连庆先生,基本是羞于使用现代版本的书籍,他带 到课堂上来书的是用一块四方形蓝布包裹着的发黄了的线装书,打开 之后就开始讲,文章的一个字往往能讲好儿分钟,从本义到引申义, 有几个讲法,最早出现在哪部文献、哪篇文章、哪句话上,这个字的 甲骨、金文形体到现代形体是怎样变化的,等等,细致得近乎繁琐。

8、四十多年过去了,老师们讲课的内容我大都忘记了,我记住的是 他们的教学方式、讲课姿态,更是牢牢记住了是那个口头禅:“我认 为”、“我的观点是”、“我的看法是”。我觉得,这几个字就是学问。它蕴含了 一个深刻的道理:科研是 教学的有力支撑。没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你的独特的创造、见解注入 其中,你的教学只能是在教学方法上花样翻新,教学内容肯定是苍白 的,甚至是浅薄的。上了六年大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对我的影响。我觉得,一 个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施 加影响,这个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它可能会延续学生的一生。I第三说说科研和我们自身发展的关系。I我觉得,科研这两个字对于我们

9、大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分量的, 或者说,它就是大学教师的标志,是我们的生命线,关系着我们在大 学里的生存和发展。我可以描述一下目前大专院校的职称现状。在一般比较好的大学里,讲师一般都是20多岁,30岁左右,33、4岁就该晋升副教授了,40多岁就该晋教授了。还有更年轻的。 副、正教授是大学教师的主体。而我们学校呢?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以助教为主体,教授、副教授 寥寥无几。应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果五年以后 还是这种局面,我们将面临着生存危机。对我们教师而言,这种危机也同样存在。我们现在还年轻,20 多岁,30多岁,但时光易逝,我们很快就不年轻了。不知大家想过 没有,5年以后怎么办,1

10、0年以后怎么办,到时候不能如期晋升相应 的职称怎么办?我想,一个40岁的老助教是无论如何不能在大学里 生存的,即便学校会挽留你,你自己也会自惭形秽。我们必须尽快晋升职称,这是生存的需耍。而评职称不光是看你 课时量多少,而是要看你的科研论文水平、专著水平、作品情况。特 别是高级职称。没有著作,没有国家核心期刊的论文,是根本不能评 高级职称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我重复讲一下,是想给大家再增加一点紧迫 感、危机感,希望大家赶快拿起笔来,赶快写论文。这里我想强调一 下,艺术类教师评职称,作品不能代替论文,特别是评高级职称,必 须有论文或著作。我有个感觉,现在艺术类高校教师越来越重视论文 To新近在报上

11、看到,中国已经成立了艺术研究院,有了艺术院士, 著名画家、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任院长,鲁迅美院院长韦尔申是院士 之一。尽管现在还存在不意见,但我想,这是个迟早的事。而作为艺 术院士,不仅只有画,而且应有理论研究成果。其实,很多大画家、 大艺术家都是作家、艺术理论家,他们既有画册,又有文集。再接着说写论文。一说写论文,大家很可能马上就想到上网,从 网上下载。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习惯。我最近看了一下论文网,网上 确实是什么论文都有,各种专业、各种样式的论文都是现成的,下载 很容易。有的网站还打着“订作论文”、“确保发表”的旗号,你要什 么样的,就给你“作”什么样的,你想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都可 以满

12、足你的需求。而且说,版权归你,不会有版权纠纷。但前提是必 须付费,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各种样式,各种要求都是明码标价。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学术、科研现在己被亵渎成一种商品、一 种贴着价格标签的商品,收购和买卖论文竟然成了一种产业,这实在 是滑天下之大稽!尽管如此方便,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理睬这些东西,更不要去买, 要老老实实地自己去写,自己写作和研究这才叫科研。再说,网上的 东西也未必可靠。书海茫茫,我不相信网上就收全了。网上的东西看 看可以,但要引用必须对照原文原著,网上的东西不可能标出哪本书, 哪一卷,哪一页,因而是不足为据的,是不能在论文中引用的。有些 书,特别是古典繁体字版本的文献,我

13、敢肯定,不可能有。另外,我 看到网上雇佣的这些写手基本上都是靠卖文挣钱的学生,他们的东西 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是“倒”过来的,他们是几道贩子都很难说。你 再买他们的,这样抄来抄去还有价值吗?下面我再说说第二个小题冃:二、鹰目、犬鼻、猪腹这个题目有点怪,好像是故弄玄虚。我是打个比方,就是鹰眼睛、狗鼻子、猪肚子。鹰眼特别尖利、敏锐,它盘旋在5000米高空,一眼就能看到地 面上草从里的兔子,然后一个俯冲下来,一下子就能把兔子扑住。狗的鼻子特别好。汶川地震中,训练有素的警犬能够嗅到废墟之 下的生命信息。普通的狗也能够敏锐且准确地辨别气味。猪很能吃。它几乎嘴里总是嚼,总是吃,肚子特别能装,食量特 大。能吃

14、下很多食物,甚至连粪便都吃。我的题目借用了这3种动物的三个特点,是想用来借喻一下论文 写作几个环节应该具有的状态:就是要像鹰眼睛那样敏锐地发现学术 问题;像狗的鼻子那样敏锐地嗅到学术信息;像猪的肚子那样能够容 纳下大量的资料。这个比喻看来粗俗些,但我觉得还是比较贴切的。I先说鹰目I我这里诠释为“发现”。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发现”。 耍能够“见人所未见”,“言人所谓言”。发现的能力就是科研能力。大家可能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我觉得,一切科学家、学问家、艺术家都是善于发现的大家, 在宏观上,他们能发现宇宙的秘密;在微观上,他们能够深入到细胞 核。就艺术而

15、言,艺术家们也是在生活中发现了美,创造出自己的作 品。比如就新近举办的CCTV第五届舞蹈大赛,有一个少儿节冃叫宝宝会走了,表现的是孩子学走路的过程。20多个孩子,都是5、 6岁大小,一色红色的、很民俗的服装:虎头帽、虎头鞋、绣花袄裤, 抹着红脸蛋。节目一开始孩子们就杂乱无章地在舞台上爬,然后学站、 学走。站起来摔个屁蹲,迈一步又摔倒了,整个节目过程几乎就是这 么站、摔、摔、站,最后终于超超超超地站起来,排着队下台去。这 个节目几乎是小孩学走路过程的照搬,20来个孩子一起学。这个节 目得到了广泛好评,获少儿组银奖。我觉得,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这么一个 学步过程“发现” 了艺术

16、的美,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把一个简单的 生活现象送进了艺术殿堂。更重要的“发现”是这个舞蹈的“音乐”。严格说来这并不是音 乐,而是用小孩子的奶声奶气的笑声、哭声、叫声组成的一段自然声。 这段声音实在太美了,连哭声也美。我边看边想,这个舞蹈的创作者 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发现能力?他怎么能有这么敏锐的艺术感觉? 我想,这就是创作才能,这就是艺术家区别于平常人的地方。其实,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也很有这种“发现”的能力。像项成 学老师,从白山黑水发现了大自然的雄浑和壮美,从花朵中发现了花 瓣的钢性的美感;刘沛波老师从老建筑中发现了残破之美,发现了凝 固音乐中的历史之美;许子淇老师从自然界丰富的色彩中发现了服装 的色彩美和协调美。还有,我们的获奖作品赶海乐,则是从寻常的 劳动中发现了舞蹈语汇和动态的美。美确实需耍发现,一个大学教师理应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