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24543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作业方案(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沪汉蓉通道合武铁路 站前工程第I标段(DK0+000-DK106+200 段)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文件编号: 发放编号:-疗控:A / 0版本:编制:王会兵复审核:则功女批:中铁四局集团有卩艮公司 合武铁路I标工程指挥部二零零六年四月一日合武铁路I标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铁建设2005 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3、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5、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6、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2、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8、路基施工图与设计文件。二、沉降观测的范围、分类与设置1、沉降观测范围。合武铁路I标DK17+350DK106+200范围的(松)软土地段路 基、非(松)软土地段路基过渡段、高度大T 10m的高填方地段路基等最不利地段设置 沉降观测断而,进行施T动态观测作为推求T后沉降量和确定放置预压时间的依据。2、沉降观测分类。根据合武公司、设计院、集团公司的相关要求,将合武铁路I 标范囤内的路基沉降观测分类为:地表沉降观测、路基而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3、沉降观测设置要求与频率(1)(松)软土地段路基必须进行地表沉降观测、路基面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

3、测(每工点至少设置2处)。I标(松)软土路基工点14处,累计长度1908.31m (不含H5、H6,图纸未到)。软 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详见附表1。设置频率:水平位移观测桩按纵向2040m间距设置;地表沉降观测板按纵向100m 间距设置(路基长度500m以上的丁点按200ni间距设置);路桥、路涵过渡段当位于软土 地段时,过渡段均设置沉降板;设置沉降板的断面处两侧均设置位移观测桩;路肩观测 桩按纵向2040m间距设置。(2)非(松)软土地段路基每公里设置一处地表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断面。 非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详见附表2。(3)非(松)软土地段路基过渡段应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设置频率:

4、路肩观测桩按纵向2040ni间距设置(过渡段每处至少设3个观测断面)。(4)高度大于10m的高填方地段路基应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设置频率:路肩观测桩按纵向20、40m间距设蜀。三、观测等级及精度要求1、地表沉降观测及路基而沉降观测的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T程测量规范中垂直 位移监测网二等)。参照执行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技术要求 的精度。测量精度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1.0mm (相邻基准点点高差中误差土1. 0 mij。2、路基两侧边桩水平位移观测等级为建筑变形测量二级。参照执行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B、C级技术要求和JGJ/

5、T 8-97建筑变 形测量规程二级技术要求。!1!、观测点的制作及布设1、基准点、基点的制作及布设在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铁路(安徽段I标)全线布设23个基准点(国家二等 三角点)、1011个工作基点(约10km-个工作基点),根据具体断面情况适当加密测 量控制点O基稲点应选在变形影响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靠近观测冃 标且便于连测的稳定位置或相对稳定位置,并定期进行校核。基准点、工作基点距路肩 距离见图41 o用于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应建造基准标桩和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W01 mm,基准 标桩同位移观测桩,规格见图4-2,埋设的钢测头均采用4)10mm不锈钢。用于沉降基准 点的

6、标桩应埋设稳固。位移、沉降两类基准点、工作基点共用一个基准标桩。基准点、H作基点 线路分和示意图OO基准点Q工作基点图41图4-2位移观测桩2、地表沉降观测板的制作及布设沉降板由钢板底板、钢管内测杆和PVC外套管组成,底板尺寸60cmX60cmXlcm,内 测杆采用直径3cm钢管焊接在沉降板的钢底板上,每节钢管利用螺口连接,保护套管尺 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能进入套管为宜,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 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每段接管螺纹丝口的长度为2030mm,两端有接头与空心管紧 绞连接。接高后的测杆顶而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 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

7、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宜大T50cmo当路基面填至需要埋设沉降板标高以上30cm时,用全站仪放出沉降板埋设的位置, 在埋设处挖土坑,深度35cm,铺上5cm左右的砂垫层,层面耍水平,将沉降板放在砂垫 层上,套上第一节外保护管,然后冋填土,用小型夯机夯实。夯实后要求内、外管均垂 直水平而,不得歪斜,并且内外管之间的间隙耍均匀。最后用水准仪测岀内沉降管的标 高,作为该沉降管的初始读数。内管耍随填土高度用管箍接长,使管口始终高于填土地而。上下两节管耍接触紧密 (用管钳拧紧),防止沉降管被偷盗。接管前后均要用水准仪测一次内管标高,以求出 所接管实际长度。每层填土前,应先用小车推土将沉降板周围填高

8、,防止大型机械撞到 沉降管。沉降管周围填土要求用小型夯机夯实,以免被压路机撞坏。万一不幸撞坏,耍 及时卸下被撞坏的沉降管,接上新的沉降管,并立即测出标高。3、水平位移观测桩的制作及布设侧向位移桩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预制,长度1.1m;断而采用正方形,其边长为15cm, 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刻有“十字” 10mm不锈钢圆端测头(长20cm鉛出栓面5 10mm) o桩体中设4根4)10mm主筋,采用e6nnn间距10cm箍筋。侧向位移桩的埋置深度以地表以下不小于1.0m,桩顶謀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丁10cm。埋置方法可釆用打入或开挖埋设,桩周閘用碗回填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4、路肩观测桩的制作及

9、布设路肩观测桩采用40mm钢钎(可用4)32mm圆钢代替),长1. 0m,顶面磨成圆端面并 刻“十字”,打入路基面下0. 95mo5、沉降观测断面图样式:在路基两侧坡脚外加、10m各设观测桩一排,在路堤地表中心设沉降板观测,在路 基面上埋设路肩观测桩。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沉降速率小于 lOmm/天,水平位移速率小丁5mm/天。五、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1 )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根据线路长度、段落划分及观测丁作量情况,分成5个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每组4 人。(2 )主要设备配备GPS系统:1台套;探卡、托普康全站仪:5台;精度优于或相当于DS05级高

10、精度数字水准仪:10台;2、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1)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观测使用全站仪测量,采用坐标法进行距离测量。2)沉降板观测应采用S1、S3型水准仪。S1水准仪作为二等水准测量用,主要用 于水准基点高程测量,S3水准仪主耍在填筑过程观测沉降使用。观测精度应小于Imm。水准尺采用整3米红、黑面标尺,尺子牢固无损,尺底板不松动,尺的中线与尺 底垂直、尺面垂直,测量时尺底采用尺垫。3)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 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

11、快速、精确地完成每 次观测任务。3、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所用仪器、设备耍稳定;观测人员耍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稳定;观测 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五定”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 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 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4、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耍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耍对所用仪器的 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 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

12、作人员耍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 做到步步有校核。5、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耍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耍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拯正确、 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六、观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丁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 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观测控制网。要求:1)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且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 形,以便闭合检校;2)各控制点、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Z外,水准点的 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

13、与基准点联 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耍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 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Z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 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 时进行。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 常高,施测时一般用S1型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 定。4、观测频率根据设计及相关资料耍求,软基地段沉降桩及位移桩在施T期间每填一层进行一 次观测

14、(非软基地段每公里设置一处沉降桩及位移桩在施工期间每填3层进行一次观 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当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天至少 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天观 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全部观测工作在工程完 工后1年内结朿(不低于设计耍求的时间)。5、统计、汇总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齐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 从而确定出沉降量。(1) 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 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关系曲线图。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耍求施测;前后

15、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 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 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 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当路基中心地而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lOmm ,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七、测点保护工作基准点、基点、地表沉降板、位移观测桩、路肩观测桩在观测期中均须采取 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或专人看管。沉降板观测杆易受自卸车、压路机、推土机的碰撞、挤 压和人为损坏,除采取有力保护措施外,还应在标杆上竖立醒冃警示标志。观测点若遭 受碰损,应立即恢复并复测。中铁四局合武铁路I标工程指挥部工程部2006年4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