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202154498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1. 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C.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 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2. 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 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 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 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D. 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3.

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 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 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 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4.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A. “家国同构”理

3、想的表现B. 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 “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D. 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5. 吕氏春秋由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而成,其中写道:“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人主孝,则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这表明该书()A. 融合了儒法的思想精神B. 主张重建宗法政治秩序C. 开始提出礼法并施主张D. 成为秦朝治国理政纲领6. 民本来源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昔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

4、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B. 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C. 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D. 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7.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B.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C. 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8.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L,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5、)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9. 2015年岳麓书院从海外紧急抢救了2098枚秦汉竹简,从中发现了有上报给秦始皇的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秦朝官员中有此职责的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太尉D. 郡守10.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1.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

6、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如此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A. 他实现了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状态B. 他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 他开始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 他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传统世卿世禄制12.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A. 发展工商业B. 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消灭异端学说D. 繁荣学术文化13.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A. 创立皇帝制度使皇权独尊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

7、相C. 让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14. 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吕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 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 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 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15. 汉文帝时期贾山在至言中曾经说过“雷霆之所击,无不催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这反映了:A. 汉初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B. 汉初知识分子对限制君权的焦虑心理C. 汉初统治者实行了残暴的统治D. 汉初政治秩序的混乱

8、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摘编自(宋)鄭樵通志略材料二: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间,或共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种制度?它有什么积极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封建帝国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1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

9、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完成:(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和解

10、析1.【答案】B【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这一制度最终由于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了一个网络结构的军事布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C贵族世袭特权是由宗法制确立的。D这不是强调对诸侯国的控制,而是对地方的统治。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分封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来分析。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刚开始巩固了周王对天下的统治,但是后来随着地方诸侯国独立性的,不断加强,王室衰落,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后来被郡县制所取代。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可知体现的是分封制对民

11、族融合的推动,C选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A选项排除。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准确把握。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诸侯对少数民族的用兵和兼并,也渗透了文化,说明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故D正确;ABC项都未能体现材料中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关系,故ABC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西周分

12、封制的影响。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控制广大的疆域,通过分封有利于有效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也加强了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通过分封制,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向四周扩散,加强了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交流,促使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4.【答案】B【解析】材料描绘传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其远近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符合宗法制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材料没有反映它与国家的关系;CD项中的

13、“三纲五常”、分封制也没有体现。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宗法制及其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宗法制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5.【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人主孝,则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可以看出主张以忠孝维护君臣上下之道,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合,故A项正确。B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朝治国主要奉行法家思想,故

14、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人主孝,则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儒学“民本”思想与古代希腊“民主”的认识,要求具备对题干的分析和比较的能力。【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多数人的统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主旨均体现出两者均能够起到约束和规范统治者行为的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B.该项属于无关项,故排除B。C.该项明显错误,二者均具有阶级性,不可能从根本上维护老百姓利益,故排除C。D.该项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故排除D。故选A。7.【答案】A【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根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A项正确。B项是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排除。C项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基础,排除。D项是百家争鸣的政治基础,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