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1926214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教案1 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白 杨 教学要求: 1、 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高尚品质。 2、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会3个生字,理解“戈壁、清晰、抚摸、介绍、新疆、表白、陷入、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等词语。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体会作者以物喻人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 1、 朗读课文;2、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3、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者难理解的语句的地方做记号。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的课文:白杨(板

2、书课题) 2、请四位同学分部分朗读全文。(要求学生正音。) 3、师:上节课,蔡老师已经布置同学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谁愿意说说通过看书、看报、查阅工具书等办法,你查到了哪些有关白杨的资料?(自由发言); 二、 学习课文。 1、 师: 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啊,那么作者又是运用什么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描绘白杨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把它找出来,划一划、读一读。 2、 交流。 (1)生:大戈壁滩上的白杨用词语“高大挺秀”。 (课件出示句子)“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行白杨树,每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师:谁能说说“高大挺秀”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挺”:直;“秀”:美、清秀、秀丽,形容白

3、杨又高、又直、又秀丽。 (简笔画:白杨) 师:你理解得很好,能把这句话读读吗?(指导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2)生: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课件出示句子) 师:反复读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就这么高大”这里是说白杨树姿态很美,一向是高大、笔直的。(板书:树干挺直) 生:“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告诉我们,无论把白杨树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

4、、发芽。 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戈壁需要它挡沙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堤岸需要它护堤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荒山需要它绿化时,它很快就在( )生根、发芽、成长; 师:书上有没有这么写?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是用哪组关联词语 表示的?(生:哪儿哪儿) (课件点出:哪儿哪儿) 这是说白杨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板书:适应性强) 师:老师剪辑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欣赏。(观看录像:戈壁滩上的白杨)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说说吗?(生自由发言) 师:(引读):这就是说: 遇到风沙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雨雪时,白杨总是

5、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干旱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遇到洪水时,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无论环境怎样恶劣,白杨还是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板书:性格坚强) 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 生:这句话用上了“不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语。 (课件点出:不管不管总是) 师:是啊,白杨不但形象美,内在也很美,同学们,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这段话吗?(指名一、两名同学读) 师:爸爸的神态庄重严肃,话语意味深长,让我们再次感受白杨高尚的品格。请同学们试着背背爸爸说的这三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3、 师: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

6、,在乡间,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对此,人们不以为奇。然而,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却令人惊叹不已。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戈壁滩景色吧 观看录像:茫茫大戈壁 师:你对大戈壁有什么了解?可以说说吗? 课文是怎么描写大戈壁的?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师:能抓关键词语来理解吗?(要求学生自由读,再画出描写戈壁的词语) 生:我画了这句话:“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说写出了大戈壁很荒凉。 生: 这里写大戈壁用了“并不那么清晰”,这就是说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7、 生:我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 生:我画的是“茫茫”,它是一望无际的意思。这里是说大戈壁面积大。 师:课文中大戈壁用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 生:“荒无人烟”、“一望无垠”、“空旷单调”、“风沙漫天” 4、 师:作者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要写这荒凉的戈壁? 生:多少荒凉的景象呀!就在这时,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 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 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来烘托白杨树的高大的形象。 师:面对种种艰难挫折,白杨如此坚强不屈,此刻,在“爸爸

8、”和我们心中,白杨还只是戈壁滩的一株树吗? 生:不,它们更像大戈壁的“卫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三、 口语交际: 师(小结): 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心甘情愿地在哪儿扎了根。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看,戈壁滩有了它,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观看录像:戈壁滩的环境改善) 看了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能把它写在脸上吗?(生高兴地笑笑) 白杨上擎青天,下踩戈壁,它总是那么坚强。此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白杨说,现在请以“白杨,我为你 ”为题,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生各抒已见) 四、 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

9、我们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白杨有三个特点:1树干挺直;2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3性格坚强。 生:我知道在满目荒凉而单调的大戈壁,能看到这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生:在荒凉的大戈壁,出现了一行高大的白杨。看着这浑黄世界中的新绿,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给沙漠带来了生机。 二、 学习课文。 1、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啊。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获得更多的知识。 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弄明白哪些问题? (学生质疑) 2、师:咱班的同学特爱动脑筋,敢于提问题,蔡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感兴趣

10、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交流。 3、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不知同学们在讨论中,都弄明白了哪些问题? (1)生:“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课件出示句子) 师: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们知道吗?(生:不知道)那孩子知道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待会儿,我们来听听看,孩子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孩子们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知道从小是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生:他们知道爸爸、妈妈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读书,不再跟着奶奶在内地住了。 生: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离奶奶家很远,因为在戈壁滩上坐了几天火车了。 生:孩子们坐在火

11、车上看到火车两旁的景色与内地不一样,知道疆离内地很远了。 师:同学们都推想得很好,课文里是怎样写的? 课件出示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如果后面接着写: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生: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 生: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 师:那么你们知道吗?你们能回答吗? 生: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是想孩子们

12、长大了也建设新疆。 师:现在你们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吗? 生(齐):知道了-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板书) 师:爸爸的心愿正好道出了边疆建设者的一句豪言状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3)课件出示句子:“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忽然,它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A生:“爸爸在沉思什么?” 师:“呜呜呜”,鸣笛声不断长鸣;“隆隆隆”,火车依然在行驶。但这一切,并没有打断爸爸的思路,此时,爸爸脑海里正在想什么呢?同学们能想像一下吗? (观看录像:正在行驶的火车窗

13、外不时闪过一行行白杨) 生答:爸爸可能是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的子女,自己的下一代就要在边疆落户,也参加边疆建设。 师:读着这段话,同学们心里是否还有疑问? B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一丝微笑? 生答: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 C生:“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什么?(暗指爸爸); “几棵小树”指什么?(暗指孩子);“风沙”指什么?(暗指各种困难。) 师: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呢?你能试试吗? (指导学生朗读,能背诵的,当堂背)

14、 三、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渗透读写例话)。 师:请同学们找找爸爸望着白杨树时,与“想”有关神情的词。 生:出神、沉思。(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在想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好好读一读课文,体会体会。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以上问题) 生:望着窗外的挺拔的白杨出神,爸爸由树想到了人,想到自己年轻时也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无数的扎根边疆的边疆建设者。 (课件出示:思过去、思自己) 生:看到几棵小白杨正在成长,爸爸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新一代边疆建设者正在成长。(课件出示:思未来、思子女) 师:课文表面上是

15、在赞扬白杨,其实(生:)也在赞扬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 师:对,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语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借谈白杨,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今后,我们若在阅读时注意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收效也会更大一些。 四、 谈感想。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整篇课文,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吧。谁先来?(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 作业: 1 练笔:把读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成一篇小文章。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及自己认为含义比较深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3背诵整篇课文。 附板书: 5、白 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