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醒人耳目,耐人寻味:醒人耳目 冬天寒冷的晚上, 爷爷的旱烟袋燃起一颗太阳 我们像一株株秧苗, 仰着脸长在他的身旁 他一会儿说起三国, 赤壁大火烤得人心发烫; 他一会儿讲起聊斋, 吓得我们谁也不敢上炕 他说他小时候真碰见鬼, 有的鬼比人还和善; 他说他死后也会变成鬼, 在地下保佑我们安康 说着说着爷爷哭了, 他说这辈子没留下什么家产; 说着说着爷爷笑了, 他说光有钱也不肯定活得像样 多少不眠的晚上, 爷爷的旱烟袋闪着一颗太阳, 如今他虽已离去, 那太阳却总亮在我们心上…… 这是军旅词人石顺义被选入2003年《中国年度最正确歌词》中的一首词作,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好词如画,信哉斯言读罢此词,掩卷深思,一幅流淌的画面历历在目,久久不愿离去于是,我们便有理由说,没有深厚的农村生活底蕴是写不出这样意境深远的歌词佳作的我与顺义交往不深,只见过一两面,但他的淳朴、憨厚的农民性格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点燃在“冬天寒冷的晚上〞的旱烟袋比作太阳,既生动,又形象,一语双关既是对烟袋锅光亮的夸张,更是对儿时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文化落后的农村,孩子们以听老人讲故事来充实精神食粮之饥所燃烧的渴望。
因为被故事所吸引,遗忘了寒冷,而把自己和小伙伴们比作“一株株秧苗〞,“长〞在爷爷的“身旁〞,以喻宠爱至极,须臾不离,更是神来之笔,让人读后赞美不已那仰着的“脸〞大有众星捧月的意蕴,耐人寻味不说“围〞,而说“长〞,此即词眼之所在也 至于说起赤壁之战“烤得人心发烫〞与讲起聊斋“谁也不敢上炕〞更是如今每个花甲之人小时候都曾有过的类似经受了奇妙的是,它为接下来的第三个小节进行了很好的铺垫连接这两个小节的暗线便是“鬼〞 爷爷说,他真的见过“鬼〞,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说到“鬼比人还和善〞,让我想起乔羽先生的《说聊斋》一词中“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几句美丽的词眼爷爷说“他死后也会变成鬼,在地下保佑我们安康〞这既是爷爷的美妙愿望,也是孩子们由衷的期盼 说到“家产〞,自然会谈到钱物,顺理成章爷爷先是不无遗憾地说“这辈子没留下什么家产〞,之后又深有感受地说道:“光有钱也不肯定活得像样〞这既是说的过去,更是对时弊的针砭,莫非不是吗?此乃一石双鸟,奇妙至极 爷爷的一“哭〞一“笑〞,令人深思他哭的是“这辈子没留下什么家产〞;他笑的却是“光有钱也不肯定活得像样〞写绝了爷爷的价值观。
爷爷去了,可那颗“太阳却总亮在我们心上〞,写出了晚辈对老人的无限缅怀 我对农村生活体验得不深,但即便是在城市,那个年月,尤其是在夏夜,几个小伴侣围在一起听老人讲故事的类似经受也还是有的而这样的生活却让顺义捕捉到了,所谓“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便令人艳羡而拍案、击节了 好词就是这样,即便不能触到你的疼处,也要搔到你的痒处,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立意新颖,形象逼真,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是斯词四大特色使人联想,催人自新,读后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佳词也!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