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1411775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一文体知识:1、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望岳春望均为五言律诗。2、诗歌从表达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石壕吏属于叙事诗。3、对偶: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对偶、偶句对对偶,多句对对偶等。4、古诗句式节奏划分标准:一

2、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节奏划分符号为“/”。教材助读二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简介:1、诗史: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2、“三吏”“三别”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3、三首诗都收入杜甫

3、详注。写作背景:1、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4岁的诗人开始了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望岳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2、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漉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到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的

4、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当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3、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了战乱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经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哀妇怨声载道。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预习自测三(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夫如何 青末了 决眦 搔更短 不胜簪 逾墙走 邺城戌 老妪 泣幽咽(二)、解释下列词语。 岱宗 青

5、末了 造化 钟 阴阳 荡胸 曾 眦 会当 国 浑 逾 一何 前致词 附书至 新 偷生 已 乳下孙 无完裙 请 应 犹待 幽咽(三)、翻译下列句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四)、为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五)、文学常识 1、杜甫,字_,_代伟大的_诗人,自

6、称_,后人称他为_,称他的诗为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文中三首诗都选自_。 2、“三吏”是指_、_、_,“三别”是指_、_、_。 3、文中三首诗都是古体诗,前两首的体裁是_,结构分为“四联”即_、_、_、_。石壕吏按表达方式,属于_诗。 课中探究第一课时学始于疑一 1、在望岳春望二诗中,诗人分别“望”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诗人通过所望之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质疑探究二 探究点1:望岳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有哪些不同呢? 探究点2:在望岳中诗人是怎样描绘泰山“高山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探究点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提示:联系创作

7、背景,由浅入深理解诗句的含义。 探究点4:春望一诗中,诗人借助哪些景物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探究点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感到惊心;第二种是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探究点6: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两 句诗作简要评析。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一)、按课文理解,填写诗句 1、在望岳中,用问答形式,表现泰山宏伟壮阔的诗句是“_” 2、在望岳中,体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诗句是“_” 3、在望岳中,表现泰山景色早晚变化的诗句是“_” 4、在望

8、岳中,诗人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来表现早年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 5、在春望中,表现都城残破,草木丛生的诗句是“_” 6、在春望中,用拟人手法,移情于花、鸟的诗句是“_” 7、在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诗句是“_”(二)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望岳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_(特点),以山的雄伟反衬诗人_,表达了诗人青年时代_的进取精神。本诗写景_。诗人从“远望_”构思全诗。哲理_,激励后来人_。 2、春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_,_,抒发了诗人_,_,即_的情感,本诗以_衬_,从残城到春草,从花鸟到烽火,从家书到白发,无不融入诗人_的情感,此外,

9、格律严谨,_。除尾联外,其他三联对仗精巧,流畅自然。第二课时学始于疑一 1、熟读诗歌,理清故事情节。 2、文中“老妇”和“石壕吏”两个形象,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质疑探究二 探究点1:本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探究点2:全诗共有24句,请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探究点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提示:仔细品味语句和加点词语,表现了石壕吏的什么特点? 探究点4:“妇啼一何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提示:仔细品味语句和加点词语,体现了老妇人的什么形象?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按课文

10、理解填空 1、诗中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妇”“吏”性格的诗句是“_” 2、文中提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的诗句是“_” 3、文中道出老妪家中贫寒的诗句是“_” 4、表现老妪主动从军,勇担苦难的精神的诗句是“_” 5、从侧面表现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第三课时学始于疑一 1、深入理解诗意,全面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2、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质疑探究二 探究点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严辞地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表示,如何理解诗人思想与行为上的矛盾? 探究点2: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探究点3:通过前面的探究,请归纳一下,本诗的主题思想。 探究点4: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我的知识网络图三当堂检测四 (一)、主旨: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_的事,反映了唐代“_”给广大人民带来的_,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_。 (二)艺术特点:1、寓_于_。作者在诗中客观地_,借此表达主观的_与_。2、_新颖。作者利用_构成诗的主体,显得客观真实。课后训练(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决眦( ) 老妪( ) 不胜簪( ) 泣幽咽( ) 邺城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