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

上传人:to****33 文档编号:200386920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初中数学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可编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计算:3-22=_2. 据报道,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总人数约为880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人3. 如果2x-1=3,3y+2=8,那么2x+3y=_4. 方程3x-2=1的解是x=_5. 如图,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长分别为x和2x-6,则x的值为_6. 如图,3=120,则1-2=_度7. 若m+n=8,mn=12,则mn2+m2n的值为_8. 为了解人们喜欢某种动物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人,数据统计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其中喜欢狗的人数为_9. 如图,点A、B、D在O上,A=25,OD的

2、延长线交直线BC于点C,且OCB=40,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为_10. 如图,用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第6个图案中灰色瓷砖块数为_二、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12. 不等式组2x+15x+1-1的整数解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13.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和3,两圆的圆心距是4,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14.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若设y=ax2+bx+c,则下列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正确的是( )x-101ax21ax2+bx+c83A.y=x2-4x+

3、3B.y=x2-3x+4C.y=x2-3x+3D.y=x2-4x+815. 若x1,x2是方程x2-2x-1=0的两个根,则x1+x2+2x1x2的值为( )A.-3B.0C.1D.416. 鲁老师乘车从学校到省城去参加会议,学校距省城200千米,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x小时后鲁老师距省城y千米,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y80x-200B.y-80x-200C.y80x+200D.y-80x+200三、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82分))17. 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x2+3的解为2,求代数式(-a)2-2a+1的值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COAB,其中

4、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C(0,3),O(0,0)和A(4,0),点B在O上 (1)求点B的坐标;(2)求O的面积19. 在种植西红柿的实验田中,随机抽取10株,有关统计数据如下表:株序号12345678910成熟西红柿个数2528625794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个,众数为_个,中位数为_个;(2)若实验田中西红柿的总株数为200,则可以估计成熟西红柿的个数为_20. 函数y1=ax,y2=bx+c的图象都经过点A(1,3) (1)求a的值;(2)求满足条件的正整数b,c21. 备换题:如图,在33的方格内,填写了一些代数式和数 (1)在图1中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都相等,请你求出

5、x,y的值;(2)把满足(1)的其它6个数填入图2中的方格内22. 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为AC中点,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且AF/BC,连接FC交DE于点G (1)求证:ADBAFC;(2)写出图中除(1)以外的两对全等三角形(不要求写证明过程)23. 上山台阶的截面如图所示,除前两个台阶宽为4.3米外,其余每个台阶宽都为0.3米 (1)求山脚至山顶的水平距离d(米)与台阶个数n(n2)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取值范围);(2)若从山脚到山顶的台阶总数为1200个,求山脚到山顶的水平距离d24. 如图,要测量小山上电视塔BC的高度,在山脚下点A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BAD=40

6、,塔底C的仰角为CAD=29,AC=200米,求电视塔BC的高(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sin290.48,cos290.87,tan290.55)25. 如图,在ABC中,AC=6,BC=8,AB=10,以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 (1)判断直线BC和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AD的长26. 某塑料大棚的截面如图所示,曲线部分近似看作抛物线现测得AB=6米,最高点D到地面AB的距离DO=2.5米,点O到墙BC的距离OB=1米借助图中的直角坐标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点A,B的坐标;(2)求墙高BC27. 如图,在平面

7、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EFG的顶点E坐标为(4,0),顶点G坐标为(0,2)将矩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点F落在y轴的点N处,得到矩形OMNP,OM与GF交于点A (1)判断OGA和OMN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求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设(2)中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交EF于点B,求直线AB的解析式;(4)请探索:求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经过矩形OEFG的对称中心,并说明理由28. 如图,在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ABCD内,贴上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AEFG,正方形ABCD未被盖住的部分为多边形EBCDGF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方向以1厘米/秒速度运动,到点D停止,连

8、接PA,PE设点P运动x秒后,APE与多边形EBCDG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厘米2 (1)当x=5时,求y的值;(2)当x=10时,求y的值;(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06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12. 8.81063. 104. 55. 66. 607. 968. 309. 相切10. 14二、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 C12. D13. C14. A15. B16. D三、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82分)17. 解: x=2是方程

9、3a-x=x2+3的解, 3a-2=1+3解得:a=2, 原式=a2-2a+1=22-22+1=118. 解:(1) A(4,0),C(0,3), B(4,3);(2)连接OB OA=4,AB=3, OB=OA2+AB2=5 O的面积=OB2=2519. 5,2,5100020. 解:(1) 点A(1,3)在函数y1=ax的图象上, a=3(2) 点A(1,3)在函数y2=bx+c的图象上, b+c=3 b=1c=2或b=2c=121. 解:(1)由已知条件可得:7-x+3y=3y+4+57-3x+5=7-x+3y解得:x=-2y=3(本题列方程组具有开放性,只要列解方程组正确,即给4分)(2

10、)如图所示:310586472922. 证明:(1) 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C中点, ACB=BAD=60,AB=AC,BDAC又 AF/BC, FAC=ACB,即FAC=DAB又 四边形ADEF为菱形, AD=AF ADBAFC(2)BDCCFA,BDCBDA,CGDFGE(写出两对即得满分)23. 解:(1)依题意得d=4.32+0.3(n-2),即d=0.3n+8;(2)当n=1200时,d=0.31200+8=368(米), 山脚到山顶的水平距离是368米24. 解:在RtADC中,ADC=90,CAD=29,AC=200AD=ACcosCAD2000.87=174CD=ACsin

11、CAD2000.48=96在RtADB中,ADB=90,BAD=40,AD=174BD=ADtanBAD1740.84=146.16 BC=BD-CD=146.16-96=50.1650(米)25. 解:(1) AC=6,BC=8,AB=10, AB2=AC2+BC2, ACB=90,又 AC是O的直径, 直线BC和O相切(2)由(1)得BC2=BDBA, 82=BD10, BD=325, AD=AB-BD=10-325=18526. 解:(1)由题意得:A(-5,0),B(1,0)(2)设y=ax2+2.5,把A(-5,0)代入得25a+2.5=0,a=-0.1,即y=-0.1x2+2.5当

12、x=1时,y=-0.1+2.5=2.4即墙高BC为2.4米27. 解:(1)OGAOMN由已知,得OGA=M=90,GOA=MON, OGAOMN(2)由(1)得AGMN=OGOM AG2=24,AG=1, A(1,2)设反比例函数y=kx,把A(1,2)代入,得k=2,即y=2x(3) 点B的横坐标为4,把x=4代入y=2x中得,y=12,即B(4,12)设y=mx+n,把A(1,2),B(4,12)代入,得m+n=24m+n=12解得m=-12n=52 y=-12x+52(4)设矩形OEFG的对称中心为Q,则点Q坐标为(2,1)把x=2代入y=2x,得y=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矩形OEFG的对称中心28. 解:设AP与EF(或GF)交于点Q(1)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中,E为AB中点, EQ/BP,即EQ为ABP的中位线当x=5时,PB=5, QE=12PB=52, BE=4, y=12EQEB=12524=5(2)当x=10时,如图2,PD=6,GQ=3,QF=FG-GQ=1,AE=4 S梯形AQFE=FQ+AE2EF=1+424=10SPAE=12AEBC=1248=16, y=SPAE-S梯形AQFE=16-10=6(3)当0x8时,y=x;当8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