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采**** 文档编号:198266364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调查与思考摘要:语文是初中所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语文阅读又是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大,更主要的是它所具有非凡的意义,它彰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学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处于身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他们树立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好坏决定了他们未来成长的高度,而语文的教与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与学;现状;策略 I一、教与学方法相关概述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的研究,应该主要以学生

2、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应从了解学生如何学习的学习论。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的教学论出发,挖掘课程设计中的“教与学”,课堂组织形式中的教与学#&教学评价中的“教与学”,从而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高质量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为了实现本研究的目的和基于笔者的研究能力,选择 A 小学为研究个案展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调查。为了提高个案分析的信度和效度,因而在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观察、访谈和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证据,这样来源不同的数据就可形成三角互证,使得调查结果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发放问

3、卷共 143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回收率为94.40%。为了与观察和访谈法收集的数据形成三角互证,所以此次发放对象是所观察的三个班级的初中学生,年龄分布在 12-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岁。发放时间是开学后第三个月即11月的第三周。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语文教材不怎么感兴趣.其中.最不喜欢的课文是议论文、最希望增选的文章是生活哲理文。总的说来,学对教材的态度可以用“比较冷淡”来描述。作一个推想,如果学生不参加考试,恐怕教材中有一半课文是不想读的。对教材抱这种态度又怎么能够积极主动地学好呢?这也许是语文教学收效甚慢的原因之一。从表1所示,对A市中学学生的问卷

4、调查中看出,有56%的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其中25%的学生表示对语文有强烈兴趣,约有19%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这种表示与语文学业成绩高度相关,56%有兴趣的学生是语文考试成绩一般多在100分以上的,25%有一点兴趣的学生考试成绩是在及格上下的,19%无兴趣的学生是考试成绩多在及格以下的,可见,提高学习成绩对激励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除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前文提及的教师的“包办式”教学,只能逐渐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表1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问卷内容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成绩学习语文的目的答案有兴趣 56%有浓厚兴趣 25%没有兴趣 19%A100以上B及格C不及

5、格A升学考试B未来职业C自我需要表2是选取A市中学初高中各年级学生5名,分别对自己相同年龄的校内校外的中学生300人进行的调查。同学们对自己同龄人的调查显示,A市中学生能主动认真预习,主动搜集相关资料的只占8.6%。而不愿意预习或只把书读几遍的占一半以上。一般来说,A市中学生家长的工作较忙,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不严,对孩子管理较差。致使不少聪明的中学生不学习,例如课下时间从来不学习占16.9%。从来不总结学习方法中的占17.9%,自己总结的占27.5%。最后体现A市中学生在书本知识学习、繁多的考试中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教师难教,学校难管。表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内容如何对待老师布置的预习任

6、务课下学习语文的时间怎样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总结学习方法答案不愿意预习 25.1%只把书读几遍 37.6%熟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8.7%认真预习,主动搜集有关资料 8.6%从来不学16.9%1-2小时 63%2小时以上20.1%独立认真完成55%与同学讨论 40%抄同学的 5%从不总结 17.9%听老师同学总结 54.6%自己总结 27.5%从调查研究结果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评价主体的(学校和学生)关注点不一致。校长最关注的是教师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而学生最关注的是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关注点标志着学校办学的重要导向,面对不同主体和不同的关注点,许多教师自然选择与利

7、益相关的前者关注,抓考试追求成绩的提高成为第一位的事情。表3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问卷内容出现错别字的时数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最薄弱的环节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是否查工具书选项及所占比例A经常 67.8%B很少 26.6%C从不 5.6%A表达准确无误 18.6%B表达有障碍 42.7%C对方经常不明白自己说什么 38.7%A基础知识5.1%B文言文阅读56.7%C写作25%D现代文阅读 13.2%马上偶尔不查调研中发现,许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差,67.8%的学生经常出现错别字,只有5.6%的学生从不出现错别字。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衡量教学水平的基本指标。由此可见学校在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并不够重视。表

8、4学生课堂与课外阅读情况问卷内容课外阅读时间安排课上学习状态喜欢的课外书籍答案不看 57.4%偶尔看 23.9%经常看 18.7%以听老师讲为主 56%积极参与思考 34%发呆或开小差 10%言情、武打类小说 39%名著类 21%杂文、科技文等 40%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文自主预习复习情况 如下:(1)能主动经常看课外书的学生只占18.7%,偶尔看课外书的学生占23.9%,从来不看的学生占10%,可见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几乎是被动的。(2)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与可经常看课外书的比例成正相关,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阅读方面做得好。表5 学生写作情况问卷内容作文素材来源喜欢的作文批改方式答案A教材

9、 B平时积累C仿造作文书D自己想象A同学互批B老师批改C自己批改D以上三者相结合从表5可以看出,学生作业情况如下:1.课堂表现 (1)40%的学生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学生占到50%60%;25%的学生能做到边听,边想,边记;有近10%的学生课堂上处于发呆或开小差状态或只是坐那儿听老师讲课。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在听课时的思维不甚活跃,课堂上不能比较积极地学习。 (2)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边记边想,能抓住重点记笔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懒惰,不动脑筋,记笔记时抓不住重点,老师要求记什么就记什么,不要求时就处于发呆或思维停止状态。 2.课前课后表现 (1)

1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95%以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难题;在小组学习中大都能够大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2)在自觉读书和自觉准备方面学生表现一般,他们大都在班长或老师的督促下去读书学习,课前准备也不充分,可见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养成。(3)语文教学内容狭窄。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在这里,“人为”的所谓“体系”并不管用。实践与理论严重分离。四、改善中学语文教与学的策略(一)减轻教材的比重,优化教材改革改革教材就要改变教材体式。变人文修养的单元主题为语言习得的单元组块 ;变文选组合为训练系统 ;变阅读本位为四线合击(听

11、说读写);变文体循环为能级递进 ;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这五个转变,其实是在教材的层面,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重构了语文教学的机制,从而很好的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阅读是只针对考试的于都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阅读,不仅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大部分教师在课中都是给予学生指导的,只是方法的不正确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问题所在,例如问题不明确,语言不到位,了解答案不足等等。教师一定在提出问题时明确提问的方向,让学生真正了解提问的意图,当学生出现问題时,你的指导才会有针对性。(三)加强阅读教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实现第一课堂教学良性互动

12、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是巩固基础知识的良好平台,也是其他培养形式的基础和前提。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作为一个好的教师,要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强调创新教育,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全面发展,树立创新教育新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改革考核评价及方式川。2.丰富第二课堂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实现了知行合一,缩短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

13、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追逐学术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结语本文针对目前教学环节中教与学脱节的间题,同时根据笔者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如何加强教与学相融合的方式方法。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教学环节中积极主动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参考文献1李兆琳,龙文希. 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教与学”J. 教育评论,2013,02:87-89. 2王海宇. 论语文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曾志安. 浅析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转变J. 语文建设,2014,02:19. 4徐敏南. 简论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J. 江苏教育研究,2011,04:28-3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