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6037299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说课稿(第二课时)一、说教材韩愈的师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一板块“求学之道”的第二篇文章。本专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尊师重教、尊重知识、获得教养。师说是一篇议论文,论证严谨,气势夺人,不仅扭转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而且对后世的学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反复品味文本的论证技巧和语言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二、说学情首先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部分文言文,具备了继续学习文言文的条件。同时,对韩愈的文章也并不陌生,如同学们在初中已学过的马说。其次学生文言

2、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有限,阅读时会遇到许多的语言障碍,对文言词语或句子常常会望文生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常常会出现偏差或错误。据此,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本篇课文。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学风。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思想,了解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难点: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

3、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取的教法是: 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归纳法: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学法: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 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

4、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提问法: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教学时数: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及解题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2.解题:“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

5、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的。环节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1. 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整理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请列出对比关系并用课文原文回答整理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于其身也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设计意图】这样设问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整理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从而在诵读与找寻中明确对比论证的使用效果,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并背诵名句。2.第三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用文中原句回答。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设计意图】第三段,整理用了举例的手法论证“圣人无常师”。这样设问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所举例子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明确学习应该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名句。最后一段是整理阐述

7、写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韩愈写作的原因即可。环节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劝学和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设计意图】设计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关系的发展。环节四:总结全文 整理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关于从师学习的

8、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作业:课下整理积累到的名句;就课堂讨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利于学生掌握。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一段 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二段 对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医、师、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 写作缘由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