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4483371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稳扎稳打成就“千芯万线” 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占地500亩,厂区位于上海青浦和金山,产品辐射全国。起帆公司的产品有各类高低压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和通信电缆。2014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38亿多元人民币,名列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在电缆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普遍,利润下滑的今天,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何以保持这样良好的业绩?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位于金山的起帆电缆总部。 “我们不怕危机” 位于金山的起帆电缆,厂区宽敞、整洁,行政楼、科技楼、厂房布局开阔。偶有穿着工作服的年轻员工在厂区行走,笔者到时,正有几辆货车拉着电缆离开厂区,处处透着规范和活力。 见到董事长周桂

2、华,谈及起帆2015年的业绩,他面露喜色:“还不错”。事实上,近年来起帆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业绩,销售额从2010年的15亿元,逐年攀升,到2015年超38亿元,已翻番有余,成绩斐然。 起帆电缆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正是我国电缆行业转型发展之年,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已经使一大批电缆厂倒闭。面对这样的行业困局,董事长周桂华反而盯住了其中的机遇,他说:“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啊,我们不怕危机!”原来,他认为,形势好,什么样的产品都有市场,形势差了,那些质量不好,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厂就要被淘汰了,这就是起帆这类企业的机会。 在周桂华看来,只要能处理好三个关系,起帆就有可能稳扎稳打地在这样的“危机”中,扬

3、帆起航。 这三个关系,一是规模和市场的关系。不能过于追求规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控制规模,不能盲目扩张,但市场有需求时,则要有能力提高产能。二是成本和价格的关系。要通过管理降低成本,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廉价。三是融资和周转的关系。周桂华坦言,公司现在可以融资,但公司走的是稳健发展的道路,所以还是会慎重。 三个关系,看似简单,却是行事低调,稳扎稳打办企业20多年积攒的智慧。1994年,起帆从上海青浦赵巷镇起步,当时不过圈了六七亩土地,仅用四年时间,产值就从1000万元跃升到2个亿。1999年转战青浦重固镇,经过八九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增长,产值进一步提升,达到近20亿

4、。2008年金山厂区开始基建,2010年上半年一期工程实现投产。2012年起帆总部搬迁到金山张堰镇新厂区,公司产值稳步提升,如今年销售额已经接近40亿元。应该说起帆的每一步发展,都仔细衡量了这三种关系。若问为什么处理好三种关系,起帆就有底气度过一个个难关,说到底还是因为周桂华相信自己的产品过硬,可以经得住市场的风吹雨打。 “我们的产品,不怕检测” “我们的产品,不怕检测。客户拿到货后,尽管送去检测,不会有问题。“有胆量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前的全过程,起帆都有严格的质量管理。2006年起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当年起帆还获中华优质

5、品牌称号。产能扩大后,起帆在检测设备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已有好几百万,现在起帆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检验,出厂产品要进行自检,此外,产品还要送到国家电线电缆质检督检验中心和电力工业部设备检测中心试验合格。除了设备投入,还有大量的人力投入。起帆的产品线丰富,这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起帆为每一个产品线都安排了质量控制人员,确保不同产品的质量都有保证。这样的层层控制,出厂产品自然不怕客户再检测。 如今他们还实现了产品的电子监管。从来料到加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信息记录,如果有问题,可以实现追溯。细化了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了员工质量控制意识,也便于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周桂华自豪地说,“市场开拓,我们没

6、有业务员,我们靠的是信誉、质量、服务。” 起帆起步时,就坚信讲信誉,讲质量。当时一些小厂在小处动脑筋,比如电缆短一点,看似得了便宜,可是那些办事仔细的客户买下电缆后,会逐一检查,占了小便宜的工厂反而丢了客户,实打实的起帆却脱颖而出了。就靠着自始至终坚持的信誉和质量,起帆很快占领了市场。 到了近几年,电线电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几近白热化。2006年,北京2008奥组会采购“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低压电缆,当时周桂华的公司和几家大的企业一起被列入采购对象,没多久,就有许多专家到企业“看货”。后来起帆靠质量过硬,专家100%好评,产品顺利地进入水立方”。还有上海刚刚开通的地铁九号线,就是全部采用起帆的

7、电缆。国家电网开始公开招标后,起帆入围,专家到生产现场验货,看生产过程,然后背靠背打分后,起帆又受到好评,成为供应商。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公平,重大工程谁采购谁负责,市场向着质量过硬的产品倾斜。周桂华感到,虽然当年投入大,但是重质量、讲信誉的这条路,走对了。 创新,才有竞争优势 起帆从成立之初就没有走“傍名牌”的发展之路,一直坚定打造“起帆”这个品牌,如今这个品牌在市场上得到认可,支撑起这个品牌的,一靠质量、二靠创新。 笔者在厂区,看到的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公司的研发中心大楼,能在研发上如此投入,在业内,也是少数。如今起帆拥有近百位的技术专家和研发人员,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起帆根据市场变化而变

8、化,每年都会开发1-2个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比如根据用户电缆要求无毒防火,研发了分子电缆,并申请了上海高科技产品。目前,公司拥有13个发明专利和84个实用新型专利;生产10个系列300多个品种的电线电缆,先后被授予上海名牌产品。 就在笔者采访前不久,起帆在创新研发上又有大手笔。11月17日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起帆电缆和众多大学以及包括上海电缆研究所在内的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始了新的篇章。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以开展经常性合作的国内电线电缆研究领域的专业机构作为基础,将根据企业的创新需求,积极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并提供

9、技术指导;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引进技术成果,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和院校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未来,院士专家工作站将目标锁定在耐极寒电线电缆、机器人电缆和飞机用电线电缆等领域。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说到底都要依靠人才。重视人才,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起帆稳步发展的支撑点。留住人才,靠待遇,也靠价值观,靠激发起每一个员工的存在感,提供他们一个发挥价值的舞台。为了激发所有员工的创新热情,全厂上下经常自己寻找管理盲点和技术难点,寻找差距,集思广益,完善与更新管理办法,改进生产工艺。留住人才,还需靠感情。起帆聘请了名牌大学毕业的年富力强的职业经理人担纲管理,他们在这里工作多年,企业重视乡情、重视亲情的文化让他们有了归属感。普通员工在这里也能找到这样的温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公司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员工的生活便利,在厂区边上,他们建起了漂亮的集体宿舍楼,每人至少25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吃住不愁。他们成立,建立工会组织,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经过20年的发展,今天的起帆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在电缆行业转型发展之际,他们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在新的发展机遇中起帆远航。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