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2838290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精力管理有感2021字 何新云 这本书是去年一位朋友推荐的。这几天集中时间阅读完成,读的过程中,是一种逐渐顿悟的感觉。结合前一段时间阅读的当下的力量,两本书一连接,里面的很多观点,对我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现实意义。作者提及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什么是精力。作者的解释是,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方面,它们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管理好这四个方面,我们才能保证精力的全情投入。要获得全情投入的力量首先要转变观念,新的观念是从管理时间转化为管理精力、从认为放松是浪费时间转化为放松是有效产出的时间、以目标驱动表现、依靠习惯完成任务。 在

2、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已经被打碎成了像小纸片一样的碎片。这样的时代,使得我们对广度的热爱超过了对深度的关注,注重反应速度却不愿意深入思考。我们也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变得暴躁易怒。因而,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更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以下是本书作者提到的几个对我特别有影响的观点,梳理总结如下。 一。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要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有的人会说,既然精力使用过度有害,那么就少使用一些精力吧。但研究和事实表明,精力使用不足与使用过度一样有害,只有超越极限消耗精力并有效恢复,我们才能在各方面成长。相信许多人都曾体验过长跑、登山时那种超出极限的不适感,许多人都会选

3、择在这个时候退缩,但也有一些人会挑战极限,实际上,一旦你过了这个关口,不适感就会消失。只要恢复得当,过段时间,我们的极限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能力拓展的关键在于,既要超出日常的极限,又要定期休整恢复,两者兼备才能成长。最丰富、最快乐和最高产的生命的共通之处,是全情应对眼前的挑战,同时能够间断地放松,腾出给精力再生的空间。所以,我们既要在某些时间全情投入,而在另外一些时间闲云野鹤,更新精力储备,以便可以应对下一个挑战。我们必须学会为一天画上休止符,强迫自己在固定的时间离开跑道,停止处理信息,把目标从工作成果转向精力恢复。 以前我一直以为,精力只有过度才会是一种消耗的表现。而事实上,过于放松也是一

4、种精力耗损的表现。而我,则时时都处在一个高度紧张和忙碌的状态,过度消耗了精力,以至于都没有时间来恢复精力,从而造成了易怒好发脾气的特点。而最近一两年,则开始非常有意识的学会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个性方面就变得越来越柔和,从而基本上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也是可以通过锻炼获得的 通过建立一种仪式习惯,来管理好我们的精力。以前我一直没有想过,”纠结”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很耗损意识精力的行为。例如,寒冷的冬季,在早上要不要早起,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很纠结的事情。如何才能减少这种耗损,那就是通过建立仪式习惯。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帮助我

5、们更好地管理精力和规范行为,例如,每天早上早起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不会在为要不要起床而纠结,它已经变成了因健康观念而自发产生的行为。就像是刷牙这种事情,早已融入到我们的内心,每天我们已经不用再去刻意提醒自己,完全变成了一种主动意识和行为习惯。当我们建立起这种习惯后,就可以减少对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的消耗,我们可以把这些精力节省下来,用在其他更需要的方面。 培养我们精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所有哪些能带来享受、满足和安全感的活动都能激发正面情感。有些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耗损精力,就能大幅获得精力再生。例如,唱歌、园艺、跳舞、亲热、练习瑜伽、读书、体育运动、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在大自然中散步等等。而要培养这

6、些方法恢复我们的精力,关键的是要表达出我们对这些活动的重视,并将投入在它们上面的时间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另外,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情绪恢复的来源越丰富、越有内涵,我们就越能补充自己的精力储备,恢复力也就越好。例如,选择看电视是一种恢复精力的方法,但这种方式只能获得暂时的恢复,长期看电视,反而会容易让人陷入到过度消耗的境况。 三。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达质变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所以,我们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通过高度细化、科学设定的训练计划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越过舒适区才能发生成长和改变,太过压迫也会增加放弃的概率。因为这样做,可

7、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增强耐性、寻求更具有挑战性的改变。 建立仪式习惯可以有很多方法。但其中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例如,想要养成早起的习惯,仅仅靠意志力,就很容易放弃。我们可以先为自己设立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你之前习惯早上8点起床,现在你的目标是要调整到每天6点起床。实在的说,这个提前两个小时的目标,跨度还是很大的,这会对我们的生物钟带来很大的影响。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并能为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仪式习惯,我们可以将这个目标拆分成一系列可以掌控的目标。例如要求自己每天比昨天早起5分钟,10天下来就能提前差不多一个小时。20天左右,基本上就能将自己以

8、前八点才能起床的情况,调整成为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然后定格下来,等适应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调整,直到调整到你想要的那个目标为止。一般情况,经过30-60天的时间,这种习惯就能养成。 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能建立某个仪式习惯或达到某个目标,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也许是它没能连接我们的重要价值观,或是我们的构想太过逼迫自己,也许是我们一次性树立的目标太过远大,需要划分成多个阶段,也有可能是这个仪式习惯本身存在问题,需要再做调整。无论是何种理由,每天评估自己,并非是为了跟自己作对,而是改变过程中很有帮助的一部分。 第二篇:读管理有感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书评人:罗百辉 无需多说,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经典之作。

9、虽然书中的有些观点我们可能在很多经管类书籍上都能看到,但想想在六十年代就提出这些现代化管理的观点,实属不易。比如管理者的概念的延伸,就很明确的表达了知识工作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上的不同。广义上讲,其实管理的概念覆盖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否组织正式任命的管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总会有一部分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的指导。大到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小到对某个客户、某个项目的管理,再到自我的管理,无不渗透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观点现在对我们而言已经不再陌生,各种各样专门讨论时间管理的培训和书籍有很多,本书以一种非常简明实用的方式描述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总结了时间管

10、理的精髓。其实对于一线的管理者(这里所谓的一线管理者是指管理规模在二十人以下,并且不能完全脱离直接生产活动的管理者)来说,在时间管理上,还不应该算是非常大的问题,毕竟必须要处理的非生产性行政事务还不算太多。个人认为,一线管理者的难处和重点应该在于角色的把握和转变上,其实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对于一线管理者的期望和定位有很大差异。有的组织需要把一线管理者看成是能够以表率作用带领下属工作的角色,比如军队或生产企业,连排班长在作战时应当是冲在最前面,作战能力最强的人;而有的组织则把一线管理者定义成管理和协调功能更强的角色,比如政府机关。所以在从员工到一线管理者,再到高级管理者,正确认识角色的变化,把握

11、不同位置不同工作的重心和核心应该说是很关键的。而角色变化的核心则在于价值观的调,组织对于管理者的期望是能带领队伍前进,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创造有效的利润或价值,但如果个人仍然以优秀员工的价值观去评价工作表现,必然会出现心理上的落差,找不到成就感、感觉工作没有价值则是这种状态的明显体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线管理者对于职业发展来说,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风险,能正确把握角色转换,处理好工作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就可以很顺利的过渡到高级管理者,但如果不能正确把握机会,却有可能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恶果。尤其是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找工作时的心态就很难处理了。其实我的观点倒不是说高级管理岗位一定是

12、个人职场追求的目标,技术方面的专家也是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但不管如何发展,正确把握自己的目标和组织的期望之间的关系,是个人能在组织中健康愉快工作的关键。 要事优先,也就是分出工作任务的先后次序,实际上应该说是和时间管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个话题。能从众多的任务中进行分解筛选,通过授权或其他方式排出该亲历而为的工作,是管理者必须具备而且要表现优秀的一种能力。管理的层次越高,任务越多越重,越显出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如果你看到某位管理者看起来每天都被下属包围着,那么要么就是授权没做好,要么就是下属的工作能力太差。 我能贡献什么,应该是每一个职场人士需要时常思考的问题,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在组织中有所发展,还是

13、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如果分配给你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想到这份工作的分配者的意图并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超出他的期望,那你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会。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经典之作,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实用而且值得我们思考的,难怪这本书也是德鲁克本人推荐的两本书之一。这本书的翻译也非常不错,看得出来,译者确实通读并且深刻领会了其中的观点,而不像有些外版书,翻译得生硬晦涩,总让人感觉读的不痛快。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2021年11月11日13:49 来源:崇明县教育局作者:黄强 最近,读了一些书,其中于我印象最深、感受颇多、帮助不少的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该书作者是美国人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科

14、学的开创者,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说:“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他认为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所以在教育部门,从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各中小幼学校领导干部,到班主任老师,甚至是普通教职工,其实都是管理者。 本书中,德鲁克

15、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二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三是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四是在选用管理者时,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五是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六是只做有效的决策。 大师的理念发人深省,虽是深奥,却十分鲜明地指出评价管理的唯一角度即为“有效”。2021年崇明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课题实践研究就命名为“课堂的主动、有效”。所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都将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来达成工作的有效。而作为教育局管理者的

16、我也同样要思考这个问题。 结合书中的理念,综合个人实际,发现“有效地决策”极为值得细细品味。我认为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一项决策如果不能演化为工作,则不成为决策,至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决策的推行必须接近工作层面,必须便于操作。有效的决策人,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换言之, 某一问题是否为另一项一再发生的问题的原因。或是否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的老毛病,则应依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其次要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规范,再仔细思考确能满足问题规范的正确途径,然后考虑必要的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最后,注意在执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