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92268407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构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社团文化为依托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设想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既面临着高等教育群众化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又面临着师范院校艺术教育自身价值索求的迫切压力。立足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和社团文化的耦合点,结合笔者所在F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以社团建设为平台,化艺术教育于群众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强化艺术教育功能的改革设想,以期能更好地效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词:社团文化;艺术教育;改革设想艺术教育业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学科。202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进一步在宏观层面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开

2、展的战略主题。202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公布,第一次就学校艺术教育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开展思路和路径设计。【1】2021年艺术教育更是迎来了开展转折点,前所未有的重要文化艺术文件先后密集出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开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化政策纲领性描绘了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蓝图,明确了国家层面的基准要求和根本精神,标志着我国艺术教育进入了新阶段。【2】强化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并标准艺术教育开展,更是成为了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从逻辑关系上而言,艺术教育是

3、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从作用机理上而言,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更有助于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开展和普及艺术教育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推动艺术教育健康、稳步地开展,我们尝试以社团文化为依托来推进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改革。一对概念的清晰表述和明确界定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而思想理论上的分歧也往往首先通过概念和运用表现出来。对于具有特殊属性和功能的艺术教育而言,这种内涵外延的精准界定和厘清,更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一方面,艺术是“人类以情感的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4、。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来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3】另一方面,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4】艺术教育那么是指以美的对象和美的存在形式,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审美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奠定根底的教育。正如席勒所言,“艺术,照一般所了解,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根底【5】,“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艺术教育。【6】可见,从某种意义上

5、说,艺术教育已开展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突破口之一,更应该成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组织,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局部,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也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7】社团文化作为校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社团为载体,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具有组织自发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活动教育

6、性、成效辐射性等特点,无疑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艺术素养的坚实平台,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开展;艺术教育的实现是整个教育目的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終极目的实现的桥梁和必由之路。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得到了极大的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表达在如下方面。1.高等教育群众化带来了艺术教育的矛盾冲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群众化转型,打破了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培养阶段的模式和传统,出现了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群众化带来的喜悦,另一面却是精英缺失带来的唏嘘。群众与

7、精英的冲突已经显现,且呈递增之势。从教育的过程来看,高校扩招后,生源日益庞大,但大学生根底文化素质和初始艺术素养普遍较低。据笔者依托学生社团在全校范围内一、二年级的学生艺术素养现状调研来看,会五线谱的占7.6%,不会的占52.3%;会素描的占11.2%,不会的43.6%;8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在一般及以下,69.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感受音乐的根本素养,根本与十年前的现状没有太大变化9,也充分说明了形势的严峻,再次印证了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10另一方面,尽管当前生源质量、教育资源、开展时机、社会奉献和社会评价的平衡机制被打破都处于协调状态,呈现出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不明确,甚至

8、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和趋利倾向;艺术教育教学资源日益增多,但相对于扩招而来的学生数量而言,显得滞后,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手段与方法跟不上等,缺少个体体验所带来的经验和反叛,也使得忙碌的师生们难以抽身反思。从教育的结果来看,高等教育群众化带来了艺术教育群众的平凡和精英的非凡已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艺术品格的平庸化,可能使得本该成为精英的学生,沦为了群众化的牺牲品,他们连同那些平凡的群众,一同被社会评价为“非精英,进一步使他们脱离了教育思想,脱离了有品味的生活,脱离了艺术的崇高,成为了真正的平庸,消解了人们对艺术的仰止,进而加深了艺术平庸化和艺术精英少的印象

9、。2.师范院校艺术教育自身的价值索求:师范院校是培养根底师资的基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当今社会对师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的师资将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融专业知识与创造能力于一体、集科学精神与人文气质于一身的新型学者,成为全面开展的“和谐职业人。“和谐职业人的定位既是对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的一种前瞻性思考,更是一种基于师范生人才全面开展的人文诉求。以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当代学者提出的“科技与人文相融那么绿的文化素质教育观为“和谐职业人理念的提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因此,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就更为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范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

10、要组成局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却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开展相对滞后,偏重专业教育,重视技能培养,无视文化素质。这种教育中艺术修养和情感世界的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开展。因此,从培养“和谐教师的理念出发,提倡和重视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的艺术教学,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开展的重要课题。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开展,是师范院校教育目标的内在索求。三立足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和社团文化的耦合点,结合笔者多年在安徽省F师范院校从事社团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以下两

11、点改革设想,求教于方家同仁:1.以社团建设为平台,化艺术教育于群众。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的位置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众所周知,大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区别于职业教育和各类艺术培训,不仅仅专注于专业技术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训练,更应培养具有道德关心、集体观念、健康态度和高雅审美、高尚追求的人。同时,需要进行批判精神的塑造,他们有思考、有挑战、有质疑、有讨论,而不仅是崇尚和模仿权威与名家,否那么这些未来的“准教师们将变成毫无个性的平庸之辈,无法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和师范院校的示范效应。斯蒂芬利考克在他的散文?我见之牛津?中写道:“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

12、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场所,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11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利用社团,主动联系、深度挖掘,学会了积极整合和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校内、校外、专业、非专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笔者所在的F高校经过多年探索,在社团建设中依托社团文化尝试推行的“新的学习观建设,就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所谓新的学习观,即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团组织参与的有机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表现了学习方式的实质

13、内涵。自主性、情韵性和探究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这种学习方式的探索和改革,目的是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渗入专业素质教育,为造就高素质、技能型的和谐职业人才效劳,履行教育“求真、向善、启美的神圣职责。可以说,以社团建设为平台,化艺术教育于群众,很好地解决了艺术教育的资源、平台、师资等诸多缺乏,既符合艺术教育自身的需要,也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求。2.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强化艺术教育功能。从现有文献中未找到全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准确统计数据,但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之前的一项调查说明,当时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总数在4.5万个左右,平均每所高校有20多个,有85%以上的大学生参与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

14、与的社团数约为1.8个。12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的开展更是迅速,以上海高校为例,学生社团数量增加了近四成,按此计算,全国高校现有学生社团数量估计超过了6万个。13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的学生社团,因其明确的主体性,实现了学生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独立自主地组织、参与、推进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开展自己的个性,培養健康的文化心理。校园里形成了生气勃勃的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这些艺术活动丰富和活泼了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接触艺术的时机,对于他们拓宽文化视野,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开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日益形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

15、源的良好气氛和良性机制。学生社团作为一个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载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F高校每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或科技文化艺术节,历时近三个月,参与和受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7%以上,在整个校园蔚然成风,深受欢迎。艺术素养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它是通向人全面和谐开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生通过参与文学艺术、体育健身、音乐舞蹈类社团活动,通过参与区域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抗不良的文化影响,陶冶情操、开展个性、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同时,这种契合学生实际的社团文化建设,也有效地补充

16、了艺术课程教学的缺乏,有利于发挥同辈群体的链锁效应,乐学、受益、传承在社团活动中也得到了完美的表达和统一。美国教育家勃莱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确实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营造艺术气氛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强化艺术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开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到达个性的开展,实现人格的完善。14不可否认,尽管学生组织自身的局限性使得社团文化在推进艺术教育实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徘徊以及功利化与技艺化的倾轧现象。但以社团文化建设为依托来推进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标准化、标准化、层级化开展,既是摆脱现有艺术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全面开展的深情呼唤。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假设干意见.:/moe.edu /publicfiles/bus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