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6166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深圳市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2018年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学习、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迈进“健康深圳”建设新时代。一 2018年卫生健康工作情况(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形

2、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党内政治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要求,制定“1+3”专项整改方案,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扎实推动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回扣”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党支部“标准+”建设,完善了党支部积分管理制度。开展纪念首个“中国医师节”、评选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和名优中医、寻找“深圳好医生”等系列活动。(二)“健康深圳”建设全面推进“健康深圳”纳入深圳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要内容。协调推动11项“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强化行动、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行动、医疗服务提

3、升行动。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校园疫情防控月活动,新增疫苗接种、常见病防治等一批惠民服务项目。着力改革健康促进机制,强化慢性病防治,启动国家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项目,获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国家评估一等奖。(三)深化医改取得关键突破强化改革攻坚,市领导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拟定人事薪酬综合改革方案。4家医院试点实施按DRG付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示范单位。药品集团采购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分三步全面完成2568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工作,压缩不合理的药品耗材费用空间15.37亿元,为患者减轻负担8.26亿元,给医院增加收入7.11亿元。完成监护仪、医用

4、病床2类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采购价格综合降幅达36.12%。(四)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市康宁医院坪山院区等开业运营,市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大鹏医院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三级医院6家、新增病床2555张,全市三级医院增加到42家,千人床位数提高到3.7张,千人医生数提高到2.8名。(五)基层医疗服务得到加强深入推广罗湖医改经验,全面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建设,9家基层医疗集团实施了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制度,73家医院的专家号源提前1天配置给社康中心使用。新增社康中心41家,社康中心总数达到668家。社康中心诊疗量同比上升5%,10类重点人群家庭

5、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67%。(六)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突破新增市康宁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2家三甲医院,三甲医院总数增加至18家。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1%(中国大陆17家、广东省2家医院进入),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挂牌成立。新引进57个“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团队总数达到228个。(七)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诊所备案

6、管理制度,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选建设项目,建成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点20个、基层中医药和“治未病”工作指导中心11个。市中医院获批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获批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区开业,龙岗区筹备成立中医医院集团,宝安区推进纯中医治疗医院建设,深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落地坪山。(八)市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增强取消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人才引进、入户、保障性住房申请等前置条件。率先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16家市属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累计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000台。为36

7、万余例适龄妇女提供“两癌”筛查,为21万名新生儿提供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为8.2万名小学生提供免费窝沟封闭,为5553名列入高危人群者提供重点癌症筛查。92%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医养结合机制。(九)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顺利通过了省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乙类传染病报告例数同比下降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同比下降62.1%。孕产妇死亡率5.30/100000,婴儿死亡率1.60,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7.27%提高至24.27%,提前两年完成“健康深圳”行动计划目标。二 新起点上开创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的展望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

8、开了建市以来首次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勇当尖兵”的姿态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以“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主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一)一个根本遵循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保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发挥掌舵领航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解决市民群众最关

9、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市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三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四是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质,毫不动摇地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基本与非基本的关系,不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五是坚持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改善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发挥广大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

10、一个总体目标要按照市委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决定,率先建立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推动在“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三个方面先行示范,在“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智慧健康服务、国际卫生合作”六个方面走在前列。1.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以健康价值为导向,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管理,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优化,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建立健全“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和落

11、实强基层的激励导向机制,强化考核评价,着力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横向整合、上下贯通,引导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强基层、建高地”的“顶天立地”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协调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协同发展,推进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在肿瘤防治、心血管防治、传染病防治、儿童医学等方面,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深圳。2.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紧扣“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主题,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深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势、打造抓手、优化机制、强化考核,

12、统筹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强化部门协作,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合力。健全健康城市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积极推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着力推进全民健康促进机制改革,建立市民健康积分管理和奖励兑现新机制,增强市民“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制定智慧健康社区和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推动智能健康监测、生活行为监测、体能测试、体育健身等健康装备进社区、进学校,支持智慧家庭病床、可穿戴装备的开发运用,与社区健康服务系统、家庭医生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开放型整合型智慧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促进市民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3.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3、,完善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各区中医医院集团或中医医疗联盟建设,建设一批国医大师等名中医工作室,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康中心,在全市医疗机构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建设,协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推动中医药医教研产协调发展。推进市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宝安区中医药创新之都、龙岗区全国中医药典型示范区、坪山区深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发展完善中医“治未病”体系。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推广中医药标准体系,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开辟一条更加经济有效、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4.建立健

14、康“守门人”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以“强基层、促健康”为导向的财政补助、医保偿付、医疗价格、薪酬分配、职称评聘等政策措施,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坚持不懈做强社康中心、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家庭医生团队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守门人”,让社康中心成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的服务大平台,让基层医疗集团成为支撑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的坚强后盾。5.推动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管理、统一监测评价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施公共卫生强化行动计划、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行慢性病“防治管

15、”一体化,优化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责任。推进医防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试点工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无烟城市创建,创新重点区域公共卫生管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新体系、新模式。6.推动智慧健康服务争创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试点城市,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拓展在远程会诊、辅助诊疗、疾病监测分析、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全面实施人口健康“12361”工程,推动医院与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机构与

16、社康中心、社康中心与居民间实现信息协同。推动实名制建档、实名制就医,推广电子健康卡,实现扫码看病就医、扫码建档查档,促进市民健康信息汇聚,支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7.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形成“党委决策、院长负责、多元监管”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医院章程、决策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优质服务等13项制度规范。纵深推进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医疗收费、人事薪酬、考核评价以及学科建设投入、学科发展水平评价等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8.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