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5510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 本报告分析了2011年安徽省餐饮业产业运行情况,总结了近年来安徽省餐饮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对安徽省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安徽省餐饮业发展的趋势和建议。一 安徽省餐饮发展现状(一)产业总体运行情况2010年,虽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但在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总体方针以及安徽省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的政策环境下,安徽省经济总体平稳快速发展,安徽省餐饮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省餐饮业零售总额达579.2亿元,同比增长18.2%,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见图1和表1)。图1 20062010年安徽

2、省餐饮业零售总额及增长近年来,安徽餐饮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长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对于拉动消费、促进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见图2)。2007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21.7 %,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5个百分点,比GDP增长率高出8.2个百分点,对扩大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餐饮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2010年餐饮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及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分别为3.7万人和22.1万人,总计25.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见表2)。表1 安徽省餐饮业发展及与其他有关经济指标对比图2 安徽省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餐饮业零售额的增长率

3、对比表2 2010年安徽省住宿餐饮业就业人数(二)区域发展情况安徽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合肥、安庆、芜湖和蚌埠四市,这也是安徽省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总量比较大的地市。其中合肥市无论是餐饮业零售总额,还是餐饮业增加值都居全省第一位(见表3),这主要得益于省会城市的经济地位,其对外交流频繁,对周边的经济和消费辐射力度较大。表3 2010年安徽省地市餐饮业各增加值及零售总额情况(三)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经营情况2010年安徽省拥有餐饮单位数3522个,其中法人单位数2818个。2010年安徽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593家,较2009年的499家增加18.8%;从业人员51319人,较2009年的42138人,增

4、加21.8%;主营业务收入51.3749亿元,较2009年的41.17亿元增长24.8%,但占餐饮业零售总额515.9亿元的不足10%,利润1.174亿元,利润率不足2%(见表4)。表4 2010年限额以上餐饮业基本情况按企业所有制划分,安徽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以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内资企业586家,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4家和3家。内资企业中,民营企业415家,国有企业20家,其他所有制企业151家。按企业经营业态划分,以正餐为主,其营业收入及利润分别占到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总数的91.1%和78.3%。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连锁经营情况。2010年餐饮连锁门店总数186家,从业人员83

5、23人,拥有50645个餐位。其中多以直销的方式经营(见表5)。表5 2010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连锁经营情况二 产业发展特点近年来安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稳步推进,使得安徽省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商务来往频繁,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假日市场和旅游休闲业蓬勃发展,安徽餐饮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餐饮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对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拉动明显2011年安徽餐饮业零售总额达579.2亿元,同比增长18.2%。2007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21.7%,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5个百分点,比GDP增长率高出8.2个百分点。对扩大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明显提高。2

6、.企业规模较小,集中度低,以小企业及个体户的分散化经营为主2010年安徽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593家,主营业务收入51.3749亿元,但只占餐饮业零售总额515.9亿元的不足10%。可以看出规模总体都比较小,集中度非常低。其中大量的餐饮零售额是由个体商户创造的。在中国烹饪协会评选的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20072009年安徽都仅有一席,分别是安徽省金满楼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梦都集团、安徽包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当年排名分别是第100位、97位、51位。2010年有所突破,安徽梦都集团、合肥肥西老母鸡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包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上榜,分别列居第77位、80位、86

7、位。2010年限额以上餐饮连锁门店总数186家,从业人员8323人,餐费收入约7亿元。相对于餐饮业零售总额515.9亿元,绝大部分企业是分散化经营的。3.私营企业是餐饮企业的主导力量在2010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中,内资民营企业为415家,占所有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数的近70%;从业人员34272人,占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从业人数的66.8%;主营收入达3.5亿元,占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营收入的68.14%。无论企业法人个数,还是从业人数及营业收入,私营企业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数量为20个,占总数的3.4%,而且比私营企业效益差,20家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1594亿元。4.徽菜的传承和发展相对滞后作

8、为“八大菜系”的徽菜,近年来其传承和发展较慢,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在粤、川、湘、淮等各大菜系迅速发展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内蒙、新疆、云南等地方特色美食崛起的形势下,徽菜的发展略显黯淡。三 产业发展环境(一)政府关注和政策支持总体上,由于安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有不小差距,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餐饮业规模不大,作为传统的服务业,餐饮业的发展较少得到政府专门政策的支持。但随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从促进消费和食品安全等角度,餐饮业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2011年8月11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安徽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示

9、制和承诺制的通知(皖食药监食监2011158号),按照安徽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基本标准,将被监督单位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状况以简洁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并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在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诚信经营、规范食品安全加工操作、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方面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加强监督,对于居民放心消费,促进餐饮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安徽省层面缺乏对餐饮业的有效扶持政策,但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餐饮业发展,更好地服务民生。2005年合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早餐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及合肥市推进早餐工程奖励补助办法,并于2006年开始采用专

10、项补助和表彰奖励等形式,扶持经营早餐的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补贴早餐车购买户。通过早餐工程奖补资金的扶持,合肥市的早餐企业经营进一步规范,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逐步满足广大市民对营养、快捷、卫生、方便早餐的需求。2008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以及若干政策,对投资建设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餐饮企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50%收取;对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餐饮企业,自开业经营之日起,三年内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给予50%奖励。此外据合肥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消息,20112015年,预计每年还有2000万4000万元的资金从服务业专项资金中拨付支持餐饮业

11、发展。2011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安徽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左右的目标,并对服务业大企业集团和著名商标培育、品牌和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等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便利店、餐饮服务和社区商业”,“推进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等发展重点,提出到2015年全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并提出完善税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供用地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以预期相关的支持政策会陆续出台,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营造

12、更好的环境,促进餐饮服务业更快更好发展。(二)各类重大餐饮节庆活动各地方政府出台专门产业政策不多,但不少政府主导和支持举办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各类餐饮节庆活动,引导餐饮消费,宣传徽菜及饮食文化,甚至将其作为地方招商引资宣传的一个平台和品牌。中国豆腐文化节。自1994年开始,淮南市以其独具特色的“八公山”豆腐品牌为基础,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7届,成为宣传地方餐饮特色、促进餐饮产业发展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豆腐饮食文化的重要品牌。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自2006年开始,由中国烹饪协会、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旅游局、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烹饪协会联合主办,至今已举办6届。中

13、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将徽菜推广和旅游相结合,营造热烈的节庆氛围,带动“美食”和“旅游”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绩溪中国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绩溪自2005年9月荣获“中国徽菜之乡”美誉之后,从当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绩溪中国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文化节以宣传徽菜饮食文化为主,并与徽州美景和徽州文化相融合,这对打响“中国徽菜之乡”品牌,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提高绩溪县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芜湖凤凰美食文化节。自2002年开始,芜湖市每年举办芜湖凤凰美食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是融旅游、美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弘扬了

14、芜湖美食文化,增加了城市旅游吸引力,丰富了市民生活。安徽餐饮博览会。中国饭店协会、安徽省商务厅和合肥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合举办“2011中国中部美食博览会暨首届安徽餐饮博览会”。(三)行业组织及服务体系行业协会成为推动和规范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行业力量,省级协会有安徽省烹饪协会和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同时地市级行业协会也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间行业组织结构。安徽省烹饪协会成立于1989年9月,是安徽省餐饮行业组织,同时也是从事烹饪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专业性组织。安徽省烹饪协会现有团体会员500多个单位和个人会员近2000人。安徽省烹饪协会成立以来,在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

15、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会员尤其是理事们的积极努力,在开展烹饪技术交流和比赛、培训青年烹饪人才、开展烹饪理论学术研究、发掘整理徽菜菜谱、促进徽菜的创新和发展、弘扬安徽饮食文化、推动安徽餐饮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成立于2011年4月,现有会员企业近500个,遍及全省各个地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目前的业务和服务范围与安徽烹饪协会存在一定的交叉,其界限也不是十分明确。此外,还有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黄山市烹饪协会、巢湖市餐饮(烹饪)协会、马鞍山市旅游餐饮宾馆(烹饪)业商会、阜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等多家地市级的餐饮行业协会。(四)专业媒体宣传和推广安徽省在专业期刊和媒体宣传方面拥有传统的平面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结合的传媒体系。安徽饮食文化网(http:/),是由安徽省烹饪协会主办的餐饮业大型专业网站,也是展现安徽省餐饮企业风采、弘扬安徽饮食文化的重要宣传平台。安徽饮食文化网设有新闻资讯、最新公告、考试专区、会员黄页、人才市场、培训天地、吃遍安徽、每周一菜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权威。中国徽菜杂志,由安徽烹饪协会主办,是安徽省餐饮业及徽菜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期刊。专著徽菜,是由黄山市烹饪协会于2004年组织专门队伍,对徽菜品种进行系统整理,编辑出版的大型彩印图书。(五)品牌及荣誉建设近年来安徽餐饮业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