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191606061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2.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理解其重要作用。3.理解人物对话和独白的作用,揣摩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4.理解戏剧主旨,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3课时1.布置学生完成第五单元课文的课前预习卡。2.布置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本单元的三个剧本。第1课时1.自主阅读本单元剧本,了解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3.关注舞台说明,掌握其重要作用。一、看图猜剧,导入新课师:上面三张图片是本单元三部戏剧的剧照,同学们能猜出这三张图片分别出自哪部剧吗?(明确: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莎士比亚曾说过:“自

2、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戏台上的故事,或令人喜笑颜开,或让人捶胸顿足,凝聚了无尽的悲欢离合;戏剧里的人物,或风采照人,或面目可憎,折射出复杂的人性。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体悟戏剧的美之所在。【设计意图】以剧照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图猜剧,既能检验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的情况,又富有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二、分享阅读感受,了解戏剧知识1.分享阅读感受。师:本单元是戏剧单元,课前大家已阅读过这三篇剧本,下面请大家先来说说自己从这三篇剧本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用“我喜欢 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 感受到了/ 读出了 。”的句式谈谈。预设 我喜

3、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我喜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读到了气势磅礴的语言,感受到了炽热奔涌的感情,看到了高贵纯净的灵魂。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曲折复杂的情节,看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命运的沉浮、人世的沧桑。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到了浓郁的京腔京韵。我喜欢枣儿这部戏 ,从中我感受到了男孩对父亲的期盼和对父爱的渴望。通过讲解让学生简单了解戏剧文体的相关知识,对戏剧有初步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享读完剧本的感受,了解基本的戏剧知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本打基础。2.了解戏剧知识。 (1)初步

4、认识戏剧。师:通过对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的阅读,说说戏剧有哪些特点。(生自由回答,师明确)预设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字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点:(1)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冲突,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2)台词:表现形式以对话和独白为主,还有旁白、内白等。(3)幕和场:一幕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4)舞台说明:帮助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一些注意点的说明。【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简单了解戏剧文体的相关知识,对戏剧有初步了解。(2)了解舞

5、台说明及其作用。舞台说明的分类。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解读类):讲明剧情发生的环境、地点、时间、布景、道具,有烘托气氛的效果。第二类(提示类):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提示人物上下场时的衣着、容貌等。第三类(表现类):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加以说明,可以为演员提供表演依据,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请同学们说说下面这些选段中的舞台说明属于哪一类,并简要分析其作用。【设计意图】舞台说明是剧本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关注舞台说明文字,是阅读剧本的重要方法之一。【片段一】时间 八年后。地点 福聚德店堂。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

6、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兴隆。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片段二】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最后下定了决心,向东君神像右侧门走入。俄顷,将屈原带出。郑詹尹 三

7、闾大夫,请你在这神殿上走动走动,舒散一下筋骨吧。这儿的壁画,是你平常所喜欢的啦。我不奉陪了。屈原略略点头,郑詹尹走入左侧门。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片段三】老人 (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老人 (大声)过来!男孩 爷爷老人 (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男孩 (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老人

8、(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男孩 (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人 (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生回答后,师明确)预设 片段一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一类。除了交代时间、地点,提示舞台设计、布景、灯光、道具等之外,这段舞台说明文字,也为后续戏剧冲突的发生提供了具体情境,营造了氛围,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这里集中描绘了福聚德大年初六开张时的场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泛着辉光”“达官显贵”“商贾名流”,无一不突出福聚德此时的“赫赫扬扬”“名噪京师”。“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9、。”中的“簇拥”和“当当正正”,凸显出福聚德此时的气派。“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中的“当当”“啪啪”“噼啪”“呼呼”,一连串的拟声词,渲染出福聚德大年初六开张时红火、昌旺、热闹的场景。片段二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二类与第三类,既提示了人物的上下场信息,如提示屈原、郑詹尹的上场,也提示了屈原的衣着和容貌。“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等提示了屈原出场时高傲的神态和愤怒的情绪;关于手部动作的舞台说明,则给演员提供了表演的依据。片段三的舞台说明属于第三类。首先,括号内的舞台说明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动作、神态依据;“喃

10、喃自语”展现了老人的失落之情,“自豪地”则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爱。其次,部分舞台说明还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师小结:“戏剧”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动作、行为”。这些舞台说明,不仅仅交代了道具的布置与人物的上下场,更能在行动、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阅读剧本,要特别关注这些地方。【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初中课本中第一次较完整地接触戏剧,此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梳理主要情节,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分类并把握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1.梳理主要情节。(1)快速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预设 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

11、西勉强应对。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想骗吃骗喝,遭卢孟实赶出。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屈原(节选)和枣儿,自主梳理情节。(生自由朗读并梳理)2.把握戏剧冲突。(1)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分类。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称之为外部冲突。第二,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第三,表

12、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2)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冲突主要属于哪种冲突?这个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预设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分的冲突主要是第一种,也隐含着其他两种冲突。这个冲突是围绕着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展开的。(3)回顾屈原枣儿,思考:这两部剧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剧中戏剧冲突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预设 屈原:忠与奸的冲突。昏君听信奸臣谗言,导致爱国忠臣被迫害,并由此产生的忠与奸的冲突。枣儿:人与人精神上的冲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并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冲突。3.理解戏剧冲突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联。一方面,人物性格要按照戏剧

13、冲突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明朗化,以显示其个性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戏剧冲突又要以塑造人物个性来表现和发展,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师:以冲突塑造人物是戏剧创作中最常见的方法,天下第一楼即是如此。戏剧冲突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一人千面的人物形象更有戏剧感染力。【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初中课本中第一次较完整地接触戏剧,此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梳理主要情节,了解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分类并把握课文中的戏剧冲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2课时1.有感情地朗诵台词,品味台词的语言之美。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三篇剧本的情节,把握了矛盾冲突对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

14、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这三篇剧本中的精彩台词,进一步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二、了解台词的意义和作用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的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达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由此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本写作的重要部分。【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剧本,对戏剧语言不熟悉,因此先简单介绍“台词”,有助于接下来活动的开展。

15、三、分析屈原的台词特点和人物形象1.分析台词特点。诵读课件出示的屈原的台词,品味其妙处。师:屈原中屈原的许多独白都很精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气势,品一品,这些台词写得好在哪里。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生反复诵读后自由谈看法,师明确)预设 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屈原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2.分析人物形象。(1)屈原。思考: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