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0835476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起。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均将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借助机器人领域的先发优势继续巩固其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竞争地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整机产品示范应用

2、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取得一系列突破,应用于娱乐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销售。但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稳定性、整机产品综合性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为顺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满足公共安全、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等领域对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迫切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素质,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本方案。一、基本原则 (一)紧扣需求导向,坚持市场运作 充分利用制造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侧需求升级形成的巨大市场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产业链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市场

3、主体积极性,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协调,推动智能机器人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二)充分整合资源,坚持多元创新加强智能机器人发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创新智能机器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优化商业和服务模式,打造新型公共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性机遇,提升创新资源全球配置能力。(三)聚焦关键领域,坚持重点突破立足经济社会需要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提升智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力争尽快实现突破,培育形成更多竞争优势。二、主要任务及预期目标(一)提升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能

4、力整合行业协会、产业链骨干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优势,聚焦兼具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组建上下游紧密协作、利益共享的机器人集成创新平台,破除制约行业高端化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重点突破多核与网络化分布处理的实时任务分割与通信技术、实时数据分发与交互技术;对多种主流硬件体系结构和智能硬件加速芯片的支持技术;设备即插即用式 动态配置技术、机器人功能组件标准化技术、机器人应用框架描述技术。 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源共享云端数据库,突破服务机器人工作环境、服务目标、信息交互等海量数据获取与云端存储技术,以及自主推理与规划、自主学习等数据挖掘

5、技术。构建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提供环境感知建模、目标识别理解、智能交互等云服务,并开展应用验证。(二)加快智能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聚焦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外溢效应明显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以模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家政服务机器人、娱乐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推动医疗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家政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扫地、拖地、擦窗机器人等系列家政服务机器人产品,提升产品在多变的自然环境或人类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规划能力,推进核心部件自主化,提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培育3-5家国内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政服务

6、机器人企业。娱乐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无人机、平衡车、情感陪护、教育等系列娱乐服务机器人产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娱乐服务机器人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智能人机交互能力,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2-3个国际知名娱乐服务机器人品牌。公共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面向金融机构导服、场馆导览、医院导服、商场导购等领域自动接待,以及用于机场、社区等公 共设施安保清洁的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推广,提升公共服务机器人的人性化程度,拓宽应用领域,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医疗机器人。重点发展微创手术、自然腔道手术、穿刺活检与诊疗、骨科手术与诊疗等医疗机器人,提升产品在复杂手术深度学习和自主编程等方面的能力,优先支持已取得医

7、疗器械许可证或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的产品成熟度较高的手术机器人产业化,力争在100家以上医院实现规模化临床应用。特种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用于救灾救援、反恐防爆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特种服务机器人,以及特殊地质及气候环境下铁路、电力、桥梁、石化等行业智能化、无人化维护作业机器人,推动5-8种特种服务机器人工程化应用,实现千台级规模销售。(三)研究布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密切跟踪全球智能机器人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顺应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提高机器人安全性、易用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布局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抢占产业发展国际制高点。(四)推动典型制造领域生产

8、过程智能化改造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继续深化在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医药、冶金、金属加工、建材、民爆、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示范应用,优先支持对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事故多的生产制造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改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五)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升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简称国评中心)检测认证业务的专业化水平,着力开展机器人基础标准、相关产品标准和检测评定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及认证实施规则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工作,为相关业务的全面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国评中心的综合服务水平,推进数字化业务处理能力建

9、设,建立国评中心服务供给与企业业务需求的高效对接通道,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为行业发展提供预警,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为产品改进提供更为专业的解决方案。 三、支持方式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工业机器人整机示范应用、特种服务机器人等具有较强外部性、公益性的项目,主要采用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等政策性方式支持;对一般的产业化能力建设等具有营利性、竞争性的项目,主要采用产业投资基金注资等市场化方式支持(项目相关指标要求详见附件)。(一)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类项目,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原则上由平台注册地地方政

10、府给予相同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二)智能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对用于救灾救援、反恐防爆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特种服务机器人产业化项目,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对用于家政服务、娱乐服务、公共服务、医疗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项目,主要以产业投资基金注资方式支 持,具体方式由基金管理机构和服务机器人企业协商确定。 (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对于凝聚行业前沿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原则上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整机系列化产品示范应用对于采用自主品

11、牌工业机器人建设自动化生产线的示范应用项目,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四、保障措施(一)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统筹考虑产业基础、人才资源、市场需求等要素条件,科学谋划、理性布局,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要加强产业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二)统筹加强检测认证工作依托国评中心组织架构,加强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国评中心的工作联系,统筹推进机器人行业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平台性作用,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提升自主品牌机器人产品质量特别是安全性、可靠性水

12、平,全面支撑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三)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制订完善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积极推动认证结果在财政专 项、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领域的采信使用。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禁止设立限制自主品牌机器人参与投标或其他的歧视性条款。研究逐步取消关税减免政策,发挥关税动态保护作用。 (四)强化组织协调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委托行业协会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对方案实施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必要时调整支持方式、内容及相关指标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对本地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健全日常管理和随机抽查制度,对因条件变化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及时

13、提出调整意见。(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建立中美、中德、中日、中韩等机器人产业对话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机器人产业技术和资本的国际交流,重点围绕机器人相关的标准制定、认证制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不断增进互信,丰富合作内涵。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指标要求 一、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机器人作业与移动8类以上常用功能模块库,支持不少于2种的主流硬件架构,支持2种以上现有主流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应用框架,支持10种以上机器人驱动器及传感器,实现微秒级中断任务调度延时和任务切换时间,搭建可视化调试测试平台,在3家以上机器人企业

14、、6类以上机器人产品进行应用验证。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建立百PB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现对TB级别数据检索结果的秒级响应。可实现下述云服务:动态场景快速三维重建,精度优于1cm;20类以上场景分类,正确率优于95%;复杂环境下人脸识别比对,正确率优于98%;7种以上表情识别,正确率优于90%;15种以上人体行为识别,正确率优于92%;语音识别正确率优于95%,具备长句语义理解能力;制定接入标准,具备支持千万级用户的服务能力,开展不少于5类服务机器人应用验证。二、典型领域智能服务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具备自主移动、避碰、导航、充电、路径规划等智能作业功能,自主清扫覆盖率100%,噪音不大于50

15、分贝,零部件国产化率80%以上,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娱乐服务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定位、智能识别、人机交互 等智能感知与理解能力,人机交互方式不少于2种,语音识别成功率不低于80%,自由度不少于3个,产品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共服务机器人。导航方式:激光SLAM,最大移动速度0.6m/s,定位精度100mm,定位航向角精度5,最大工作时间3h,手臂数量2,单臂自由度2-7,头部自由度1-2,具备自主行走、人机交互、讲解、导引等功能。医疗机器人。突破测量感知、定位与重建、术中跟踪与配准、力感知与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冗余机械臂的自由度数目不小于6个,重复定位精度优于0.5mm;医学影像空间位置配准误差不大于2mm,选取点上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可完成各类相关手术。特种服务机器人。满足恶性事故现场对灾情侦察和快速处理的需求,完成人员搜索、灾情探测定位、排障灭火和反恐防暴等任务,机器人防暴性能达到Exdib CT4,通讯距离3千米,履带机器人爬坡能力45度。可在特殊地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开展智能化、无人化维护作业。三、新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