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总结(二)

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2.85KB
约11页
文档ID:190143772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基础知识总结(二)_第1页
1/11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制作人:金勇第十一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一 、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1、 各象限内点 P( a , b )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a>0, b>0;第二象限:a<0, b>0;第三象限:a<0, b<0;第四象 限: a>0, b<0(说明:一、三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同,即 ab>0;二、四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反即 ab<0 )2、 坐标轴上点 P( a , b )的坐标特征 :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 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 b=0(说明:若P (a , 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 (a , b)在 坐标轴上 )3、 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 P( a , b )的坐标特征 :一、三象限:a二b;二、四象限:a=b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 (a ,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 — b);关于 y 轴的对称点是(- a ,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a ,- b)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 (x , y)到x轴距离为I y I ,到y轴的距离为I x I四、 (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 x 轴,平行于 y 轴;( 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 y 轴,平行于 x 轴。

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坐标平面内,点P (x , 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 a, y)或(x—a, y);点P (x , 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 (x, y+ b)或(x, y-b)0(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第十二章一次函数一、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自变量以 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自变量以 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 0的数;3、自变量以 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 0 (即被开方数> 0)的数;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4、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哥或负整数次哥的底数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 0的数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

二、一次函数1、一般形式:y=k x+b ( k、b为常数,k刈),当b=0时,y=k x (k^0),此时y是x的正 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y=kx + b (k 为)k>0k<03、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b -ki>k2>k3> k4(按顺时针依次减小)(1)与x轴父点:(一,0),求法:令y=0,得k x+b=0,在解万程,求 k(2)与y轴交点:(0, b),求法:令x=0,求V4、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只需 x和y的两对对应值即可求解具体求法为:(1)设函数关系式为:y=k x + b;(2)代入x和y的两对对应值,得关于 k、b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求出 k和b5、k和b的意义(1) I k I决定直线的“平陡” I k I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 y轴);I k I越小,直线越平(或越远离y轴);(2) b表示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与正负之分)6、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 k、b的符号(1)直线上升,k>0;直线下降,k<0;(2)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b<0 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 l1: y k〔x bi和直线 I2: y k?x b2 (1) k1 k2 11与l2相交(11与l2有且只有一个交点)⑵k k l与%平行(l与%没有交点)b1b2 1 2 1 2(3)b1 :2 11与i2重合(11与i2有无数交点)8、 x=a和y=b的图象x=a的图象是经过点(a, 0)且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y=b的图象是经过点(0 , b)且垂直于y轴的一条直线。

9、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 x和y的范围(1)当x>a (或xb (或y1 时,y>2;x<-2 时,y<-4; {2)了)-4时,工>~2;?<2时? x0, n>0(1)左右平移:直线 y=k x+b向右(或向左)平移 m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 y=k (x—m)+ b 或 y=k (x+ m) + b2)上下平移:直线 y=k x + b向上(或向下)平移 n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 y=k x + b+ n或 y=k x + b —n(说明:规律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左右对x而言,上下对y而言11、由图象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 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略)yj=2x+l 麦:工+2当 =1 时,y1=y2.兀第十三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r r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 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边角性质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 360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府F / ◎ C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我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曹3^c B D ,国等 三息下曲三拳中线女工一比这点到顶点我距离L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U线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山A3、三多也芭京 j /Ia W瓣沼里条高 肄毓黯益(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四、命题1、命题: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 、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分类「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I假命题:错误的命题3、互逆命题 4、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f原命题:如果p,那么q; ,逆命题:如果q,那么p说明:交氏-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 )又日■臼设二用明“星LM〜X飞袖弟二娜三条高 所在亘鼓交于外引一点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称为反例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二、判定:1、“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在△ ABC^ △ DEF 中••• AB=DE5 / B=Z E- BC=EF(ASA)2、“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B隼△ DEF在△ ABC^A DEF 中. ・ / B=/ EBC=EFZC=Z F・ .△ ABC^ △ DEF3、“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在△ AB丽△ DEF中••• 2B=/ EC=/ FAB=DE. .△ABe △ DEF4、“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另外,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另一种方法SSS)在△ ABC和△ DEF中・.[ AB=DE< BC=EFAC=DF・ .△ ABC^ △ DEF“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在 RtAABC 和 Rt^DEF中••• AB=DE■- AC=DF••• Rt AABCC^ RtADEF第十五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HL)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一条,可能是多条或无数条)2、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 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垂直平分任意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2)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 条直线对称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判定: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PA=PB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性质:(1)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简称“ 等边对等角/ AB=AC/ ZB=ZC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 垂直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3、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内角等于 603、判定:(1)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五、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英平为工的由点F在0€上pk_Loa,pwobP的PN 2、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PM=PNPM_LO& PNO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