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教学目标】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2.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围绕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等方面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煌、殿、珑、剔、澜、陵、宏”7个生字,随文学写“辉”和“煌”。
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14个四字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和文中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圆明园的辉煌和自己的骄傲之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情导入,交流资料1)谈话: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搜集的资料及图片)(2)教师点拨:是的,昔日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经三代皇帝,历时150多年的创建和经营,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有“万园之园”之称2.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提醒注意“圆”和“园”的区别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走进圆明园在揭示环节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为后文详细了解圆明园作了铺垫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圆明园1.初读课文,识写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圈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留作交流2)教师检查初读情况,学生交流自己读不准的字音,共同正音课件出示:煌 殿 珑 剔 澜 陵 宏①读准字音:“煌、珑、陵、宏”是后鼻音,“殿”是前鼻音②区分字形:珑—笼,剔—踢,陵—凌③组词识记“澜”:波澜壮阔、力挽狂澜、推波助澜。
3)再读一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读一读,抄一抄课件出示: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西洋景观 天南海北 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 建筑宏伟 青铜礼器 奇珍异宝(4)随文识写“辉、煌”:“辉”左边“光”末笔竖弯钩变成竖提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师巡视指导后评议5)指名分段朗读,评议,共同正音2.默读课文,梳理脉络1)边读边思考每部分讲了什么,试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梳理:第1自然段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第5自然段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这一部分内容有很多难读的字词,所以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应该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条件随文识写“辉、煌”也与本课要了解的圆明园的辉煌紧密相关板块三品读课文,走进圆明园1.再读课文,感受辉煌学生小声读第2~4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预设:圆明园是一座辉煌的园林,布局精巧,建筑宏伟,有着无数奇珍异宝2.品读课文,走进圆明园1)引导: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再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批注。
学生交流2)全班共同汇报交流合作学习情况①预设一:课件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a.引导:这句话介绍了什么?(圆明园的位置和组成)b.课件展示园林的结构平面图,理解“众星拱月”,在图上找一找哪里是“星”,哪里是“月”c.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感受圆明园布局的宏伟d.指导朗读②预设二:课件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a.默读文段,找一找园中著名的景观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做上记号b.找出关联词“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连起来再读一读师相机板书)c.课件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武陵春色”的景象d.引导想象: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模拟游览的形式,教师激情描绘圆明园内的著名景观,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
e.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画面?课件出示:在山乡村野,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在“买卖街”,有各种打扮的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f.拓展资料,表达运用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用“有……也有……”的句式介绍圆明园的建筑和景物ɡ.引读: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难怪作者说——(学生接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h.齐读第3自然段,再次“置身”园内,感受那种非同一般的美③预设三:课件出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a.指名读一读,说一说:圆明园收藏了哪些东西?(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b.算一算:先秦至清代有多少年?(2000多年)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上自……下至……)预设:“上自……下至……”不但写出了收藏文物的悠久历史,而且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多c.各种文物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品种丰富,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不计其数、数以万计、应有尽有、数不胜数……)d.引导交流:你还知道圆明园里收藏着哪些奇珍异宝?e.课件出示古代礼器、书画以及一些国宝的资料和图片。
说一说: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f.出示句子“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全班齐读3.教师围绕板书,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4.指导朗读第2~4自然段设计意图】将美好的东西毁掉才是一种悲剧所以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品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学生在文字、画面、资料中反复感受,置身于圆明园的美中,为之惊叹、自豪,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估、奉、烬”等3个生字,随文学写 “毁”正确读写“不可估量、统统、销毁”等9个词语2.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读出课文的情感变化3.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教学过程】板块一 品读课文,了解“毁灭”1.复习旧知:回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2.引导自读: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在今天却只能看到残垣断壁,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侵略者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3.抓关键字词,品悟情感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①小组讨论: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任意”等词删掉,行不行?为什么?通过朗读、比较、讨论,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闯进”写出了侵略者的强盗行为凡是、统统、任意”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与暴力②用上“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毁灭圆明园的经过③“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能换吗?为什么?预设:不能变换顺序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的残暴面目④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体会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破坏的时间长、破坏力大、罪行大,更让我痛心语文要素⑤观看《火烧圆明园》视频片段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痛心,愤怒,不可置信……)(2)小结:辉煌的圆明园在强盗抢、砸、烧之后,化为一片灰烬,成了一片废墟圆明园被毁灭了,没有了相机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4.借助板书,感悟“损失”1)引导:说说圆明园里都有什么化为灰烬,用上“有……也有……”2)再次回顾全篇课文:至此,化为灰烬的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化为灰烬的不仅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有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有园中的民族建筑、西洋景观,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齐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6.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痛心、愤怒之情7.随文学写“毁”提示:毁,多表示伤害、破坏、诽谤等意思左上的“臼”不封口,左下的“工”下横变提,右上的横折弯不能带钩设计意图】抓关键词并借助搜集的资料,感受英法联军强盗般的行径;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的情感由兴奋到心痛,由自豪到愤怒,从而把握课文的情感变化板块二 感悟写法,走出圆明园1.质疑: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预设:这样更能凸显圆明园的毁灭是多么令人痛心,激发读者对侵略者行径的痛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激发情感,指导朗读1)表达训练:(课件出示圆明园现在的图片)如今圆明园作为一处遗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残垣断壁,你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