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8980327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胜古迹09年二测分析 - 郑州基础教育教研网(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届高考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分析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科一、命题思路:1体现三大特点,形神模拟高考。二测与一测一样,仍然体现以下三大特点:题数题型同高考,答题形式仿高考,作文评卷似高考。(1)由于09年考试大纲与08年考试大纲一字不差,加上面对的又是新课改高考前的最后两三次高考,二测命题从试卷结构到考试内容仍然考虑的是与08年高考全国卷保持一致,只是个别题型有所调整如第三大题8小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加大考查范围;作文与一测一样,仍然出了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但“材料”这次给的是一首哲理小诗的节选。(2)由于08年高考语文评卷仍然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与一测一样

2、,这次二测也按08年高考的形式分别设计了试题卷和答卷(卷)。(3)作文评卷,一是为了减少评分误差,二是为了与高考一致,与一测一样,仍然采用两人分别打分取平均分的形式。一、二评打分误差在10分(包括10分)以内的,取二者的平均分;一、二评打分误差超过10分的,交给组长仲裁。2体现阶段复习,规范复习安排。我市毕业班第二阶段复习(09年元月中旬09年3月下旬):专题复习阶段教学指导思想:(1)第六册新教材的内容是高考必考内容,不可忽略不教;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2)专题复习要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要关注一下课改省区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

3、查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1)第六册新教材教学要以第四单元文言文的教学为重点;第一单元社科文部分,可用做高三阅读题的形式去处理;文言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背熟。(2)本阶段复习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并配以综合测试题组织复习。教学内容与进度:(1)高中第六册新教材教学。(09年元月中旬2月中旬)(2)专题复习。(09年2月中旬3月下旬)考试安排:09届第二次质量预测(09年3月下旬)因此,二测命题我们有意识地体现这一复习要求,如8小题“文言虚词”考查了第六册(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3体现地方特色,反映社会热点。这一特点体现在第

4、一大题3、4小题的选材,第二大题有关“梅兰芳与京剧之美”的社科文,第六大题18小题给需要在郑州参加今年上半年的自学考试的朋友小王写短信,20小题比较全国期间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口数量与构成”的两组对比数据,概括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或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等,从而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4适当加大难度,突出考查重点。由于高考语文试卷理想难度值在0.600.65之间全省试卷难度值(抽查),05年0.65,06年0.61,07年0.62,08年0.62 ,所以我们对我市09届三次质量预测的难度值的设想是:一测略易(0.620.64),二测等同或略难于高考(0.610.63),三测较易(0.630.65

5、)。这次二测我们有意识地在命题时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主要是加大了第一卷的难度一测第一卷平均分20.55(08高考15.8),难度值0.69(08高考0.53)较易,难度值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考前设想 第一卷平均分18.46,难度值0.62;全卷难度值0.63。同时,我们有意识地在二测命题时突出考查重点。如我们在第一大题只考查了读音、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四个知识点,并没有考查字形、语言连贯、标点符号等内容。另外,文言文我们还是选了史传文(与高考全国卷选文保持一致),作文仍然出了个“新材料作文”,作家作品也没有单独出题。有些二测没有考查到的内容在三测时我们会加以考查。二、考生答题情况及复习建议

6、:各大题得分率如下:(一)基础知识53.33%(机读);(二)科技文小阅读63.56%(机读);(三)文言文阅读70.56%(机读);(四)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54.61%(抽查);(五)散文大阅读48.82%(抽查);(六)语言运用和表达70.20%(抽查);(七)作文70.53%(抽查)。第一卷平均分18.46,得分率61.53%(机读);第二卷平均分76.15(抽查),得分率63.46%(抽查);总平均分94.61(机读+抽查)/94.32(机读+部分机读),得分率63.07%/62.88%。(一)第一大题“基础知识”(平均分6.4,得分率53.33%) 答题情况1考查“读音

7、”(“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答案为B项阡陌(qin)/歼灭(jin),雇佣(yn)/佣金(yn),螳臂当车(tn)/瞠目结舌(chn);A中“船舷/弦乐”、C中“耳濡目染/风流儒雅”、D中“解元/起解”加点字读音相同,得分率32.53%;学生选C项的占12.20%,选D项的占46.69%。评:形声、形近易误读,多音记少不记多。2考查“近义虚词(主要是关联词)的辨析”。答案为C项第一空应填“还是”,与前“无论”搭配,填“或是”也可;第二空应填“或者”,表选择关系,而“甚至”表递进关系,与文意不符;第三空应填“充分”(多用于抽象事物),得分率73.24%;学生选D项的占13

8、.84%。评:关联词语很重要,注意搭配细辨别。另外,1999年全国卷、2007年全国卷等试卷还用以下的形式考查过虚词的使用。2007年全国卷第4小题: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

9、位。答案:C(未然与已然矛盾)3考查“成语使用”。答案为A项B不合语境,“今非昔比”意为“当今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今盛昔衰),此处应用“今不如昔”;C用错对象,“恻隐之心”意为“对受苦难(或“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的心意”;D用法不当,“漠不关心”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只能说“对漠不关心”。,得分率60.99%,学生选B项的占19.28%。评:形近成语要分清,切合语境慎选择。3考查“病句”。答案为D项(A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B成分残缺,“力量”和“地位”后均应加上“的象征”或把两个“是”均改为“代表”;C搭配不当,应为“减轻压力”),得分率46.36%;学

10、生选A项的占10.20%,选B项的占16.28%,选C项的占27.15%。评:“抓主干,理枝叶”,把握病症治顽疾。复习建议(1)不留盲点,突出重点。从05年开始,考试大纲取消了加号的内容,意味着高考可对所有考点进行选择性考查,所以学生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复习到;由于“句子衔接”题已经连续3年设题,09年考查的可能性不大,而“词语辨析”(近义词辨析或虚词使用)、“标点符号运用”等近几年没有考查的知识点有可能再次考查。这次二测我们没有考查标点符号,这并不是说今年高考不会考查标点符号,它可以在第一大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更有可能在第二卷中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考查,或是通过标点符号的作用帮助理解句意,进

11、而选择正确的选项像06年高考全国卷句子衔接题中句号的参考作用,08年高考全国卷19小题“概括材料内容”,分号前面的内容讲得是“灾难”发生的客观性(无法改变),分号后面的内容讲得人类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主观态度(可以改变)。所以概括时“但”前要结合分号前内容,“但”后要结合分号后内容,因此作为考前复习,该考点不能忽视。(2)针对问题,查缺补漏。要针对今年二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读音”和“辨别病句”得分率较低)进行强化训练,查缺补漏。(3)总结规律,掌握技巧。指导学生总结每一个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并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技巧。(二)第二大题“科技文小阅读”(平均分5.72,得分率63.56%)答题情况

12、5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答案为C项(此句是说京剧发展迅速,不属于揭示“京剧之美”内涵),得分率69.01%;学生选D项的占27.82%。评:“手、眼、身、法、步”,揭示“美”“内涵”。6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为D项A原文为“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最终催生出京剧这个新剧种”,故“四大徽班进京,意味着京剧的诞生”错;B以偏概全,“京剧文化角色的复杂性”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注意文中的分号);C“超出”无中生有。,得分率63.26%,学生选B项的占26.33%。评:对着题读文,坚持“读、找、比”。7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答案为A项(夸大影响),得分率58.25%;学生选B

13、项的占11.44%,选C项的占19.31%,选D项的占11.02%。评:“推断和想象”,文中找根据。复习建议(1)树立整体阅读观念。首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进而把握文体及文体特点(自然科学类文章抓主旨,抓信息;社会科学类文章抓观点,抓材料)。(2)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肢,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此物变彼物(张冠李戴),或然当必然(说法绝对),将来变现在(时态不当),部分成全部(以偏盖全),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指此却是彼(指代不清)等。参考:高考社科文阅读解题例说课件

14、(郑州九中赵自乾)见郑州教育信息网教研室中学语文高考专栏(三)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平均分6.35,得分率70.56%)答题情况8考查“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为A项(连词,于是/介词,趁机;B连词,因为;C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连词,表并列),得分率69.82%;学生选C项的占18.92%。评:整理归纳积累,结合语境辨析。9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答案为B项(A自荐赴蜀/厉志好学;C有才用/勤于供给;D性淳质和/处事精审),得分率86.52%。评:细辨人物品行,巧用筛选排除。10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答案为C项(无中生有,凌策当时代广州知州之职),得分率55.29%;

15、学生选B项的占29.33%。评:借助选支钥匙,打开文意之门。(四)第四大题“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 (平均分12.56,得分率54.61%)(部分机读平均分12.53,得分率54.50%)答题情况(请外语学校陈敦贤老师发言) 11古文翻译(平均分4.75,得分率47.50%)。参考答案(1)李顺作乱时,选派到川陕的官员大多害怕到任,/ 凌策自己陈述(或“表示”“说”)曾三次(或“多次”)到过蜀地,熟悉当地民俗,朝廷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或“管理蜀州”)。译出大意给2分(“/”所分各1分);“惮”“陈”“谙”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2)凌策刚刚考取进士时(当初,凌策考取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 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译出大意给2分(“/”所分各1分);“登第”“遗”“凡”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评卷要求(1)大意与关键词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考点解说因为第8小题考查了文言虚词,文言翻译的关键词考查的都是文言实词。“李顺之乱”:参考“安史之乱”。 “登第”:特指考取进士。文中有“雍熙二年举进士”之句。“剑外”: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唐代京都长安在剑门关东北,以长安为中心,称此关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