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543340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李佳忱 刘绍龙摘要:机器人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人才需求增长迅猛,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平台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形成了任务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了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G712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8)13-0252-02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机器人制造企业和机器人应用企业对机器人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紧跟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的步伐,培养企业急需的机

2、器人技术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应聘中更具竞争力,在我院领导的重视、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与改革,打造了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一、产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1.产业现状。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指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1,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被认为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技术。2016年,中国继2015年之后再次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冠

3、军。“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8.9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26.6%。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高歌猛进,正在加速向高端产品、人工智能领域迈进,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产业背景和应用前景。2.人才需求分析。机器人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而机器人应用人才却出现了巨大缺口。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智能控制设备,对应用人员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操作及维护人员、调试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等都是不同应用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在這些相关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是操作人员、维护

4、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人员,而这个层次的需求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随着企业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的升级换代,对相关人才的知识及职业技能不断提出新挑战与新要求。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院紧抓这一发展机遇,设立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机器人领域培养工业机器人的操作、装配、销售等方面的技能人才。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了精准设定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贴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与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新时达机器人公司、机器人应用企业上海变速器厂等公司合作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开发创新的课程体系,并共同实施教学工作。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设置

5、教学环境和组织教学,构建实施职业技能引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1.创新课程体系。在校企深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融入上海高端制造企业对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借鉴企业职业培训、客户培训的教学计划,引入我国“工业机器人”职业专项能力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构思路如图1所示。调研职业岗位,确定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岗位群,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岗位为设备操作、产品装配、设备调试、系统集成、设备维护、销售服务六种。分析职业能力,完成以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研究,分析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得出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个教学过程3:过程一(第

6、一、二学期):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其机械识图、电气原理等专业基本能力。赴企业进行参观体验,强化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社团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促使青年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过程二(第三、四学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将在实训车间、理实一体化教室内完成学习过程,培养其机器人操作与调试、工作站维护与仿真等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内容以3套德系KUKA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为主,以6套国产新时达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2套日系发那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为辅,把核心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实训项目,将职业资格标准、安全生产规范、行业

7、企业标准融入课程。过程三(第五、六学期):专业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学生将在实习企业、实训车间室内完成学习过程,培养其自动生产线的控制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专业综合能力。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共同协作的方式制定顶岗实习标准、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评价顶岗实习结果。通过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人际交往、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引入工业机器人专项职业能力认证项目,专项职业能力分为操作与示教、基本编程与维护两项。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新专业,为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全面、就业面更宽,引入维修电工(四级)认证。将工业机器人专项职业能力和维修电工(四级)等职业

8、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三证书”考证制度。3.创新师资培养方式。我院与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从2014年开始,安排多批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安排企业工程师到学院开展讲座,为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打好基础;还安排专业教师在企业上岗实习,学习专业技能,了解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打造“双师”团队。三、结语通过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院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发挥了自身特色、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待改进之处,还需要在现阶段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定位、深化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参考文献:1李艳.工业机器人“大热”人才培养如何跟上节奏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7).2向怀坤.关于高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3王艳梅.高职院校“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