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541738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领导干部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赵 晖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摘要: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使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绿色空间,已是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面临的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问政;舆论G206.3 文献标志码:A :1008 - 8520(2010)03 - 0058 - 03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

2、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从而使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领导干部是否重视网络舆情并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是一件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一、领导干部耍全面把握网络舆情的功能与特点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空间内公众对公共事务尤其是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意见、情绪以及态度的总和。网络舆情常常包含着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公众的声音,这种声音包含着他们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意见和呼声。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是以网络为平台,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网民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

3、,主要通过各种网络新闻,BBS、博客、虚拟社区、电子邮件,各种即时通信(如QQ群组、MSN)等渠道实现并加以强化。因此,领导干部要全面把握网络舆情的功能与特点。1网络舆情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网络媒体的兴起,为人们观察社会、发表言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在“孙志刚事件”、“宝马肇事案”、“黄静案”、“审计风暴”以及“山西黑砖窑”等事件中,起初,其中的内情并不为广大公众所知晓,当这些事件在网络中披露后,被网友广为转载流传,一时间演变为全社会的“汹涌”网络舆情。公众的情绪、意见建议和价值判断等就是通过网络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暴露了隐藏在事件本身背后的社会动态和社会思潮,并且迫于网络公众舆论的压力,才使

4、得事件发展得以发生改变。网络舆情的主体公众,遍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整个社会的运行现状,从细微的变化到宏观发展的大趋势,都能迅速为社会公众所感受。他们的话题、议论、意见就成为社会现实环境的模拟,公众可以从模拟环境感知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脉搏,体会到当代社会的客观存在。2网络舆情的沟通协调功能。互联网的隐匿性、互动性使许多网民找到了表达诉求、发表意见的渠道,形成了新的民间舆论场。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互联网已成为民意表达阵地。截至2009年6月底,1.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其中,针对“社会现象”发言的作者所占比例达到54.5%。在200

5、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提出了“新意见阶层”这个概念,用以描述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从另一方面看,网络留言板成为党政机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新形式。影响最大的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截至2009年11月上旬,接收网友留言40多万条,37位书记或省长、95位地市主要领导作出公开回应。所以说,网络舆情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功能使得政府和民意表达紧密互动,这也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6、”的思路紧密契合。网络舆情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更加适应,并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3网络舆情的社会化整合功能。所谓社会化整合就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作用,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网民在参与讨论热点或重大问题时,以发表文字(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讨论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价值澄清与选择、道德认知判断的过程。网络舆情中往往包含着网民对某种观念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网民将价值观念内化为内在的精神动力,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也即实现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化过程。网络舆情的社会化整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包括道德规范整合、意见心理整

7、合以及意识形态整合。道德规范整合主要体现为道德评价作用和道德建构作用;意见心理整合主要是通过整合人们的心理观念已达成共识;意识形态整合主要是将主流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使社会个体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即社会教化的过程。拉斯韦尔将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网络舆情社会化整合功能是与拉斯韦尔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相对应的,也可以称之为网络的“教育功能”。4网络舆情的非理性特征。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提供便捷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

8、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活节奏加快、下岗失业、贫乏差距拉大、社会竞争加剧等社会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里失衡,产生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它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网络使得“本我”得到更好的体现,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被展现,我们可以看到网民在BBS上激烈地争论,言辞尖锐,情绪激动,甚至是相互侮辱和谩骂。客观地讲,民众的舆情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是缺少理性,甚至偏激的情绪或态度一旦形成规模

9、和影响后,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因此,领导干部对网络上非理性舆情的及时引导就尤为关键。二、领导干部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特殊重要性1网络舆情极力扮演主信息源角色。从发展阶段看,当前媒体已超越所谓的精英媒体、大众媒体阶段,进入到人人皆为媒体、人人皆为信息发布者、人人皆为舆论制造者的阶段,新兴媒体使得以往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面临巨大压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也就是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

10、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闹市区发生飙车撞人案,当地多数报纸第二天未作报道。但当晚杭州著名论坛“19楼”发帖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回帖达到14万条,网民对蔑视生命的“富二代”给予强烈谴责。加上杭州警方明显偏袒肇事车主激起众怒,BBS上网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谭卓的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学子致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也从浙江大学内部论坛流传到公网,飙车案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2网络舆情放大了公众的“群体极化性”倾向。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 Cass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了群体极化(

11、group polarezatfon)这一概念,他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他注意到,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群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网民舆情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上可能更加突出。3网络舆情进一步深化网络问政的维度。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

12、稳居世界首位。中央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都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并身体力行。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开启了网络问政元年。2009年2月28日、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相继与网民在线交流,引起网民的强烈共鸣。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网络发言人出炉、网络新闻发布会召开、政府微博开通等政治创新层出不穷,使网络问政迈向新高度。可以预见,网络问政将不仅从广度上引导更多网民有力地去表达心声,更重要的是

13、,网络“问政”还将从加压领导干部心理焦虑、约束其作风建设和促进执政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深度上,着力发挥影响民主政治进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三、领导干部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1做大做强主流网站,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主流网站是指由我们党和政府领导、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站,包括各级党委和政府建立的网站、党的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和其他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使命的网站。从政府类网站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化意识大大提高,政府网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09年1月,全国已开通4.5万个政府门户网站。但从质量上看,有一些政府机构把网站当做摆

14、设,建而不用,更新速度慢,访问量低,互动性差。只有充分利用网站这个有利的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本系统的动态信息,才能真正起到网站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最信赖的仍然是主流媒体的声音。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直至结束,甚至是事件发生前的征兆预警,网络媒体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官方网站应该发挥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作用。从新闻类网站看,目前我国已形成以8家中央主流新闻网站为龙头、20多家地方主流新闻网站为骨干、其他政府新闻网站为补充的主流新闻网站体系,开创了主流网络文化阵地新局面。但要充分发挥这些主流网站的作用,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2

15、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降低舆论引导的难度。网络发言人一定意义上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由传统媒体向网络的延续,它同样担负着向社会大众发布政府信息的职责,并在自己部门的职权范围内解答相关问题的义务。作为新生事物,网络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在网络治理方面的一大进步。网络归根结底只是一项技术手段,网络发言人也只是使用这项技术的制度人,面对网络发言人这个新事物的发展,我们还未能预见它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方面有多大的作为,不过现阶段它的意义已有所显现,它拓宽了政府和网民沟通的渠道,疏导了网络民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也体现了国家行政理念的逐渐开放和成熟。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网民在网络上所反映的问

16、题常常是相对复杂的,需要调动多部门的资源才能够解决(这就是建立网络发言人的最大意义所在),而这就决定了网络发言人背后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涉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应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网民的回复“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同时需要加强对人员培训,设置专项经费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保障网络发言人制度顺利运转。3针对网上强大的炒作力量,注重培养“意见领袖”。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二级传播理论,他指出意见领袖扮演着二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且其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作用。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网络舆论监督中针对敏感问题的讨论时尤为突出。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培养,借助专业网络评论员的力量,帮助网民从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借助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及网络当中部分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