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541328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陈俊秀摘要:“生产性保护”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首例“非遗”社区传承园汉阳江欣苑作考察,对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论证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非遗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并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传承主体为本,充分激发传承主体内生“原动力”,将“外界输血型”保护变为“内生造血型”开发利用的“1+3+N”“内生式”动态保护利用模式的构想,是当前城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互融共赢的有益尝试。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K234 :A :1004-0730(2015

2、)05-0118-06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就,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不断增强。这在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水平质量、大大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解构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巨大冲击。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发生根本性变化。非遗文化大多产生和繁衍于农耕文明,而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加速了传统农耕文明的瓦解,城镇规模扩张,撤县建区、撤乡建街,不仅加速农民生产生活的城镇化,也将多元外来文化输入农村生活,使城乡居民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心理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依托的文

3、化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变化,非遗传承的文化土壤日渐狭小。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业文明社会中都是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和延续的,社会需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城镇化促进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化、封闭化、单一化向现代化、开放化、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性需求快速萎缩。需求决定供给,社会需求的极大萎缩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传承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社会需求萎缩,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曾经红火一时的一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如工艺美

4、术研究所、工艺雕刻厂、民族乐器厂等,在市场竞争中相继消亡。随着这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继下岗或转岗,传统民间工艺和非遗技艺失去组织依托日趋没落,传承链条发生断裂;还有一些地方戏剧小曲,如汉剧、楚剧、湖北鱼鼓等非遗项目,因为相关文艺单位观众人数萎缩,年龄老龄化,以及社会择业观念的功利化倾向等原因,都面临着年轻人才引进培养断层的困境。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认知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工艺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是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器物工具和文化活动,民众依附性强,社会认知度高。城镇化进程给社会民众带来诸如时尚潮流、审美观念、娱乐方式的变革,这些变革极大地改变

5、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态度。一方面因为非遗文化的内涵和展呈载体的确显得有些“陈旧”、“土气”,不够吸引受众眼球;另一方面则是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日趋多样化、时尚化,导致非遗文化日渐远离民众日常生活,许多城镇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文化产生疏离与误解,社会关注和接纳程度严重不足,大大挤压了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模式近十多年来,有关非遗文化的研究呈现越来越热之趋势,内容涉及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法学、旅游学等学科,多采用定性描述法,对非遗文化的概念、特征与价值内涵,非遗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非遗文化涉及的传承主体、法律、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但比较而言,对于非遗文

6、化保护利用的模式研究,尚不多见,学界已有的探讨主要围绕以下五种模式展开。其一,博物馆保护模式。此模式主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主要针对无法整体移动,无法活态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言,因博物馆具有保护、保存遗产的科学设置和专业人员,是此类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护机构1。其二,活态保护模式。这是一种 “情景模拟”式的保护理念,主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这三部分组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场来实现,在这个场中进行着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其关键是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等2。其三,生态圈保护模式。这是

7、一种“不离土也不离乡”的保护模式,选择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具有现实保护意义的“生态文化圈”,以“生态”代替“活态”, 使其在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中依循规律发展,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规划与保护,不复原,却承续并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生态3。其四,档案保护模式。即以建档的方式对非物质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无形变有形的创造”,这也是延续文化遗产传承时间的一种重要方式4。例如文化遗产名录的登录工作、传承人的视频影像资料摄制,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数字图书馆等等5,都属于档案保护模式。其五,保护性旅游开发合作模式。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以2008年以后的文献为主,具体来说,就是在保存非遗文化旅游项目“原真性”的

8、基础之上,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四方力量联合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合作6。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开发,应根据非遗文化项目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个性定制。现代产品缺乏市场需求将无法生存。非遗文化是依附于社会民众生产生活实践而产生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非遗文化的保护利用,不可忽视的方式和途径是使其回归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满足实用性、审美性、本位性等方面的需求,这是非遗文化“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的活态流变属性,也是探索符合非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保护利用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非遗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文化的保护问题是一个

9、新命题,其中涉及到“文化城镇化”意识,以及综合“博物馆保护”、“活态保护”、“生态圈保护”、“档案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等模式的一种新型保护模式的构建,这都是学界研究探讨的重点与难点。三、“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案例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生产性保护”是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各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体来说,“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产业开发、政策扶持等,让非遗项目不仅是博物馆的“宝贝”,也能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遗文化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遗文化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的方式7。这种方式集“博物馆保护”、“活态保护”、“生态圈

10、保护”、“档案保护”与“旅游开发保护”于一身,是一种新型长效可持续的保护模式。推行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的关键在于让非遗文化回归百姓生活,让非遗文化成为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为此,笔者对全国首例“非遗”社区传承园汉阳江欣苑作了深入的实地调研。非遗项目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民”变为“市民”,“村庄”也随之变为“社区”,因此,“社区”应该成为居民对接非遗传承项目的重要平台。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国首个以社区为基础,完全由社会资金投入的大规模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园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于2012年8月开始运营。1.项目概况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位于汉阳的江欣苑社区,

11、分为高龙博物馆和高龙保护基地两部分,总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传承园以整体保护、回归生活为建设理念,通过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筹、市场运作、民营资本投入、传承人做主,并与项目保护单位紧密合作等方式,推进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探索进入园区非遗保护项目“离土不离乡”的传承保护模式,打造以社区群众参与为基础、以非遗技艺展示为特色、以民俗文化传承为目的、以非遗项目保护利用为方向,集生产、展示、体验、传习、交流、研究和营销功能于一体的非遗集聚园区,充分发挥聚集的整体效应,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性开发保护。到2014年9月,传承园吸纳了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汉绣、木雕船模、雕花剪纸、黄梅挑花等54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

12、目的36位代表性传承人入驻园区,“武汉高龙城”也因此成为了湖北省及武汉市首个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创新举措传承园建成之后,江欣苑社区先后推出多项举措,加大非遗文化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非遗文化保护意识,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一是建章立制,成立入驻项目传承人协会。该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传徒授艺、原材料购买、传统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保持等方面的规范化章程,确保在项目开发中真实客观保留原材料的原汁原味,保证传承质量。协会还开展服务、管理、维权等自律和监管工作。二是借智创新,成立一对一专业帮扶课题组。城镇化为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与科技支撑。目前,传承园已与多所大专院校签订

13、了一对一的产品创新帮扶小组,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学生社会文化中心和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还在传承园挂牌成立专门的工作实践基地,为皮影戏雕刻、黄梅挑花等项目的新产品设计、研发提供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三是归类建档,拓展非遗项目传承文化场。在建园之初,记录项目传承人口述史、制作流程等相关文字视频资料的工作开始进行,目的在于更立体地记录非遗项目的基本情况,拓展非遗项目传承的文化场。目前,园区已录制相关影像资料2800分钟,录音资料3100分钟,图片7400张,收集文字资料约120万字。四是广纳贤才,构建三级免费传承体系。目前,传承园已建立了“入驻代表性传承人-核心学员-爱好者”三级免费传承体系,多名国家、省

14、级非遗传承人“开门收徒”,不仅收受膝下子女和社区居民为徒,也广纳海外贤才。一些主要项目在园区均有2-5名技能掌握较好的核心学员,部分项目如汉绣、黄梅挑花和红安大布的社区学习者已超过200人。五是聚集四免,优化传承创业环境。传承园的建园理念就是聚集保护,系统开发,这给项目传承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还有“免装修、免房租、免一切日常生活必需品、免费带徒弟”的“四免”政策,给项目传承人提供了更好的创业保障;省、市、区文化部门、汉阳区政府还与江欣苑社区建立了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帮助社区及时梳理、解决传承园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些举措都优化了传承园的创业环境。3.成果效益通过以上创新举措,非遗项目传承人

15、有了更好的创作环境、更多的技术支持,可以让传承人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事项目的创新设计,从而有利于非遗传承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园的聚集效应也让不同的非遗项目聚合在一起,形成规模优势,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也创造了更多地经济效益。据统计,传承园开园前4个月的总营业额已经达到3700多万元,其中省内销售约占55%,省外销售占30%,海外销售占15%。在社会效益方面,高龙城把分散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传承了文化生态和文化气场,让非遗真正回归到居民生活。保持这种传承项目的原生态,有利于与科研单位促进合作,更好地开发适应市场的原生态非遗产品,便于传承人之间的沟通,艺人与艺人之

16、间的互相学习,形成了居民参与,共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社会氛围,为社区及周边民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进一步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促进了文化消费与文化繁荣发展。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项目的实施表明,非遗文化能够走进社区、回归生活,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该项目是非遗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成功尝试,该项创新成果是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可行性的最好注解。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1+3+N”内生式动态机制新型城镇化解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要实现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只能是“离土不离乡”。非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对其传承主体的生活实践活动具有绝对的依附性,在创建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利用机制时,也要本着让非遗文化回归民众生活需求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就是形成一套以传承主体为本,以充分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