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8541324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面向“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杜伟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去改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来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需求。文章主要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深入把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前景,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发展方式,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研究G420 :A :1672-3791(2018)07(b)-0199-02在当前的社会形势西,互

2、联网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进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功能性也日益完善。目前,各类高新型人才还不能完全各大企业和社会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工科院校,必须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承担起快速培养高校人才的重任,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也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1 “互联网+”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互联网+”模式的高效人才培养必须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造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在互联网平台下的创新与改革。1.1 理论意义高效的人才培养是指面向社会各界中的各种职位,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学习和研究,然后再通过创新创业教

3、育逐步成为可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广大人群。如何将人才培养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今的90后,乃至于00后,都有一定的自我思维意识,不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被动式学习。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在这个网络时代人才培养的重性应该放在如何建立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当前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在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改革与创新的观念往往是同步一致的,不会产生矛盾,都是将学生培养为专业能力强的可应用性人才。在这之中,就必须对教育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在平时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多将理论知识与

4、实践相结合,做好专业课程的课程规划,使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另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有效的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人才的培养是当今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1.2 实际意义国家制定全面“互联网”计划,推动计算机技术与云科技与各个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各其他专业的同时发展,引导互联网进军国际市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教育模式,可以快速便捷的更新教育内容,不断的改变教育模式,使得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快更高的达到教学目的。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翻转课题和MOOC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来实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多媒体的

5、氛围下,有效的增加学校的学习兴趣,逐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工作过程的一种情景式教育。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以学以致用,在通过学校中早期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或转换来完成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另外,学校在理论知识的教育过程中,还必须抓住与各大优秀企业的合作机会,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校外实践的工作机会,在这一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增强学校的社会工作经验,从而达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从对往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来看,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种教育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题的主体,以学生为中

6、心,进行因材施教式教育。2 ”互联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内容2.1 “互联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分析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首先要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培养理念,师资力量,以及当前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等,各大高校怎么无缝链接好互联网的力量来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的人才输入提供强有力的后备支持,全方位的服务于企业。2.2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生、企业需求的比较分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要认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本身对学习的需求和目的,只有弄清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各大高校还有充分的借助互

7、联网的力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给学生营造一种学校与企业无缝链接的培养模式,一改往日只种理论学习的培养模式。2.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对以往几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口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性能力以及知识储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掌握学生学习的积极向,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等平台,构建适合企业需求并能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人才培养模式。3 “互联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案例分析3.1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的培养模式是指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去,然后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其中,

8、“互联网+”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是互联网可以很好的跨界融合,即使是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只要加入互联网,也可以实现行业上最大的创新,并且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是创新驱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模式一直在发生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创新驱动的能量。第三是人才模式的重塑。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应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很容易的取得联系,使得原先的阶级性交流模式被打破,人与人的相处有了更好的发展模式,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第四是尊重人性。人性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个方面,而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尊重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第五是开放生态。在原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9、,往往都是以孤立模块而存在的,而互联网的到来,使得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开放式主体。3.2 针对“互联网+”的概念和特征,发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大高校创新创业专业的建设。就拿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首先,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再根据企业对物联网专业的学生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并对全校师生进行开发。再次,不管是制度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计的过程都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效的听取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嗨必须开放学生专业建设空间,让全校师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4 结语不管是人才的培养还是教育的发展,都

10、离不了时代的需求,只有紧密的将时代的需求和动态相结合,才能做不被社会所淘汰的人。高效的人才培养,对企业乃至于社会都有很大的发展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人才的输入,只有不断的更换企业的人才血液,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长效的可持续性发展。参考文献1 赵辉.“互联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5(13):284-285.2 刘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6):172-176.3 狄成杰,强敏,王兆龙.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09-112.-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