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拓展之宋词豪放派+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83KB
约10页
文档ID:358433639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拓展之宋词豪放派+_第1页
1/10

古诗词拓展之宋词豪放派【文本初探】提起中国文化,古今中外的学者都会倾服于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小说,直至现在的网络文学,都如百花齐放一般,各具魅力尤其是唐诗、宋词,这是绽放在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一个优美绝伦,一个豪迈大气,独具风骚的影响了一代代的文人学者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有其来源和逐步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之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之一的宋词也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一页页篇章…………【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常识】一、词的种类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二、词牌词的格式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人们给这些格式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三、词谱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词的流派及代表词人】一、豪放派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等,其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豪放词作从苏轼就开始了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苏轼生于文学世家,年轻时随父进京科举,其文章清新洒脱,敢于创新,受到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大加赞扬在欧阳修的推介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后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又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此一役苏轼已变得心灰意冷,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词作内容:1.直接表现他“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

2.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写自己在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词作风格:1. 豪放风格这是苏轼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等2. 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 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代表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词作内容:1.报国无门的忧愤2.旷达的田园生活词作风格:1. 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辛词最突出的个性风格;2.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以文为词,用经用典;4. 风格多样:刚柔并济,悲壮中有婉约,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亦庄亦谐,诙谐不失庄重,严峻而不乏幽默。

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清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过关练习】(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①鹧鸪天:词牌名,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杖藜:拄着藜杖④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古诗词常借助意象来寄托情感本词前两句描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意象,营造了杂乱衰萎的意境,流露了词人谪居黄州的落寞烦乱心情B.从景物描写看,上片三四句运用动静结合以及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描绘白鸟、红蕖C.从人物形象看,下片前三句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的闲人形象D.从语言看,上片运用了叠词时时” 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E.从画面设置看,远处林断山明,近处竹林隐墙,背景深远;高空白鸟翻飞,池塘红蕖照水,相映成趣;白鸟红蕖,翠竹衰草,色彩丰富整个画面充满颓废色彩答案】BE【解析】B选项三四句并没有听觉;C选项中,“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的闲人形象”,本诗是作于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所作,而且整首诗意境衰颓,情感低沉,C选项判断有误2.有人说“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三更雨”“殷勤”,将细雨拟人化;2、 天公倒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雨,使得我又得以凉爽的过一天。

3、 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抚慰中的平静和旷达,以及被贬黄州时内心的不平与无奈基础进阶】【明德天心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浣溪沙王安石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注释]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这首词就写于这一时期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半是苔”“春寂寂”从侧面表现出由以前的门庭若市变成现在的无人问津,门庭冷落,营造了一种凄凉氛围B.“能有几人来”表明世人对词人归隐的不解,还透露出词人是个爱热闹的人C."山桃溪杏”也是词人的自喻,抒发了词人老当益壮,正焕发人生又一春的内心感受D.连用两个“为谁”,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对内心尚存的那份热情的自嘲E整首词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表达出他晚年“人走茶凉”的寂寞之情2.请结合词的上片具体分析作者归隐后的境况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BCB选项“能有几人来”是诗人无奈的感叹,是在抒发一种孤独的感受,不能看出作者是一个爱热闹的人。

C选项诗人二度受挫归隐钟山,毫无疑问不能称他正焕发人生又一春2.答案: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场景空旷、寂寥,作者无人陪伴,发出“爱闲能有几人来”的慨叹不难看出,作者归隐之后的生活孤苦无依,无事可做,晚景凄凉令人同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语注释】⑴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江城子,词牌名密州,今山东诸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⑵老夫:作者自称⑶聊:姑且,暂且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黄,指黄犬苍,指苍鹰⑸千骑:形容从骑之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⑹为报倾城随太守:为了报答倾城百姓相随倾城,形容随观者很多⑺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权》,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⑻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⑼鬓微霜:鬓角稍白⑽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汉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⑾会:终将⑿雕弓:饰以彩绘的弓⒀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