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事作者在为一元五角的书去找母亲,最后得到了这本书字里行间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1.板书:慈母情深 2.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2.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总结,汇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出示课件3)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1-4自然段2.在读的过程中思考:①“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出示课件5) 板书:书很贵出示课件6)②“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板书:A家里很穷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③读第4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出示课件7) 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的从“卖破收音机”和“吃进了肚子里”直接描写家里的穷板书:破收音机 吃进了肚子里 ④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反复交代家里很“穷”呢?里面的用意是什么?(出示课件8) 生各抒己见师总结:文章一开头先介绍书价(一元多),然后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暗示读者这一元多对“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紧接着作者又写出“卖破录音机”和“吃进肚子里”,这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作者反复介绍“穷”是为了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让“我”买书做铺垫,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
板书:穷 做铺垫,衬托母爱的伟大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知道了文章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做铺垫可以说收获匪浅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1.背写课后生字词2.继续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会写的生字2.为了突出母爱,作者进行了怎样的铺垫?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书的渴望与贫困的家境让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这一天,作者走进了母亲那个他从未靠近的世界二、深入品读1.请同学们自由读5~2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出示课件12)板书:瘦弱 疲惫 贫穷 辛苦 善良……2.在这部分中,关于母亲的哪些镜头让你印象最深?3.罗列句子,对比感悟:(出示课件13)⑴“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①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②外表极其瘦弱的母亲内心也瘦弱吗?她是怎样做的?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坚强呢?引出对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③哪个词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④母亲为什么要“立刻”?“立刻”带给作者的又是什么?⑤对比对这两句话,小结: 瘦弱但坚强。
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出示课件14)①再带着感受读这句话②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的母亲,你读懂些什么?③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吗?二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④母亲这样的“立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⑤读,小结:辛苦 忙碌出示课件16)⑶“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①从哪个词最能体会母亲的辛苦?(龟裂)②怎样的手才叫“龟裂”的手?母亲的手为什么龟裂?③尽管手已龟裂,但母亲还在任劳任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三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④再读这句话,你还读懂些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⑤读,小结:贫苦不吝啬4.再读这些句子,母亲的伟大形象是通过什么表现的?(1)自由读2)交流:板书:动作、神态、语言……(3)再读,再感受三、触景写情(出示课件17)1.拿出笔,写下作者的感动:我拿着母亲给我的钱,鼻子一酸,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2.交流3.母亲的希望是什么?你觉得那个劝她的女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四、音乐渲染1.母亲像天空,像大海,更像一条河,静静地流淌在四季的交替中……2.送出歌曲《母亲》五、作业出示课件18)1.搜集表现“母爱”的古诗句2.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板书设计 买书---贵 穷 两个 “从来没有” 衬托 铺垫慈母情深 录音机---进肚子 母爱伟大 工作环境母亲 动作、神态、语言 善良 勤劳 辛苦 “我”的心理 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设计,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的悟读为手段,通过展示文章重点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人物(母亲)的伟大、无私形象2. 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有多种方法首先是文章开头的衬托,然后就是直接描写,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方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不多,因此,对学生的情绪调动不起来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