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满清王朝到民国初期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2.53KB
约17页
文档ID:109565149
满清王朝到民国初期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_第1页
1/17

以下是清朝到民国签的所有不平等条约1. 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主要内容一、三位钦差(奕山、隆文、杨芳)及所有外省军队限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二、7日内交出600万银元供英方使用;三、款项付清后,英军撤回虎门以外,并交还横档及江中所有其他各要塞;四、赔偿英国商馆和西班牙帆船“米巴音奴”号(实为英鸦片趸船“丹时哪”号)的损失;五、广州知府(余保纯)应提出三位钦差大臣、总督、将军、巡抚盖章印之全权证书奕山不敢如实向朝廷奏报这项和约,谎称英国人“向城作礼,乞还商欠”,结果得到道光帝“准令通商”的批谕但英国在勒索到巨款后,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2.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8.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3. 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中英《南京条约》签署后,应道光皇帝要求,清廷继续与英方交涉,商定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细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公布施行,八月十五日订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通过这些附件条约,英、法、美等国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许多特权4. 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主要内容:1.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各国相继效法,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据点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在虎门正式订立了已先于7月22日公布实施的《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

其主要内容是:1.明文规定了统一的五分税率,即肯定了无论何种货物,一律值百抽五2.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损害5. 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主要内容: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6. 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主要内容有:1、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

对法国人的家产、财货,中国政府负责保护,中国人均不得欺凌侵犯2、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3、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法国人与中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之间发生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4、片面最惠国待遇5、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7. 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主要内容为: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8. 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主要内容有:(l)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体照办;(2)俄国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我目及所带货物、本银多寡,不加限制;(3)俄国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4) 俄国东正教士人内地自由传教;(5)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6)俄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9.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主要内容有:1. 清政府若就公使驻京问题与别国另有应允或立约,美国即同时享受同等权利 2.美国官船至中国近海,中国应就采买食物、汲取淡水、修理船只等给与协助若美国船只被毁、被劫,应准美国官船追捕盗贼若美国人受到匪徒侵害,地方官须立即派兵驱逐弹压,严拿治罪,以保护美国人 3.增开潮州(设在汕头埠)、台南为通商口岸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民居,或租地自行建楼以及设立医院、教堂及墓地等美国的官员及人民可以雇佣中国买办、厮役、工匠、水手、引水,可以延纳中国人教授语言及帮办文墨,地方官民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4.对传教习教之人,地方官当一体保护,他人毋得骚扰5.嗣后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及其商民,美国官民一体均沾10.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主要内容有:1.英国驻华使节并各眷属及各随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可在北京租地租屋,雇觅夫役英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2.凡传基督教者,清政府应一体保护英国人可前往内地游历、通商3.除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外,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为通商口岸;长江汉口段以下至海沿岸,除增开镇江一口外,再选择不超过三处地方开放;许英商船驶入长江至长江沿岸各口岸经商;英国兵船亦得进入各通商口岸。

英国人有权雇佣华人,可在各口并各地方租地盖屋,设立栈房,建立教堂、医院、墓地4.涉及英国人的纠纷案件,英国当事人及财产,皆归英国官员查办;英国人犯法,由英国官员惩处;中国人扰害英国人,由中国官员惩办;中英两国之人争讼而又不能劝息,由中国地方官与英国领事会同审办5.中英双方应于《天津条约》签订后尽快于上海会商新税则;英商进出口货物于内地应纳之“子口税”,应“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一次缴清6.今后若有给予他国特权,“英国无不同获其美”7.赔偿英国商民损失及军费共400万两赔款缴清,方将广州城交还此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桂良等人与额尔金于11月8日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重新确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对未定税率的物品,确立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并准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征税入口11.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主要内容有:1. 法国公使若“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将来若准别国公使常驻北京,法国亦照此办理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六口,法国人及其家眷可在通商口岸居住、贸易、工作,可以自由雇佣中国人,可于各通商口岸租赁房屋或行栈存货,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也可以建造教堂、医院、周济院、学校、墓地。

倘有中国人将法国教堂、墓地触犯、毁坏,清地方官须严拘重惩 3.法国人可以前往内地游历、传教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 4.法国兵船可以在各通商口岸停泊 5.法国人与中国人争讼无法调停,应由中、法官员会同办理,秉公完结;法国人与中国人争斗,犯法者系法国人则由法国领事官审明,照法国法律治罪,犯法者系中国人则由中国官员严拿审明,照中国律例治罪;法国人与第三国人的争执事件,中国官员不必过问 6.“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大法国亦与焉”7.将西林县知县张鸣凤革职并永不叙用,中国赔偿法国商民损失及军费200万两,赔款缴清,法军退出广州城12.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桂良等人与额尔金于11月8日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重新确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对未定税率的物品,确立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并准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征税入口13. 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6.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14. 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4. 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15. 中俄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主要内容为: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主要内容有:1.重新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归俄国2.划界后,新边界线附近居民,“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3.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并拟定国界记文,互换为凭4.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民庄五处,限10年内内迁17. 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主要内容有: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②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这一规定为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和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提供了法律根据③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这一规定为使清政府承担镇压中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