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执教年级:六年级 【课型】 欣赏课【教学内容】古琴曲《关山月》【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聆听部分的教学内容这首乐曲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旋律小调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苦困难,深刻反应了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教法】通过对作品《关山月》背景知识的讲授,教师演示古琴的不同演奏方法,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让本课整体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从而让学生更明确的掌握到本课的内容学法】 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体验古琴的独特韵味,比较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特点,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古琴音色特点古诗和图画的合理利用,建立了学科综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让学生把学到的内容通过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独特的音乐风格与深刻的人文内涵的了解,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2、赏析乐曲《关山月》初步认知古琴的外形、演奏方法、音色特点,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人文内涵,感悟古风新韵的民族文化魅力。
3、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综合,从而更好的认知音乐,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吟唱并结合古诗与图画体会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教学难点】 古琴曲独特音乐风格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感悟古风新韵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古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二、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你们认识吗?生A:认识生B:不认识师:这件乐器叫古琴(对这就是古琴),让我来为大家演奏一曲《关山月》教师弹奏《关山月》) 三、认识乐器,初步了解1、古琴简介师:谁想和古琴近距离接触?(请一位学生观察古琴外形与声音特点)师:你看到了什么?(用手势引导观察)生:琴弦、我观察到右边琴弦宽松,左边密集,两边还有凹凸的地方,我发现这有很多小圆点,等等师: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引导识别这是每种古琴的样式,古琴的样式造型有很多,这台是伏羲式,从左到右琴弦的距离由宽变窄师:这个是古琴的徽位,也就是古琴的音高位置,你数一数有多少个?生:13个师:数得很准确古人把13个徽位象征成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谢谢你的分享每张古琴的长度是固定的,也有寓意,它长三尺六寸五分。
大家猜象征了什么?一年365天 古琴体积重量都很适中,便于携带,古代文人雅士不管是游山玩水还是朋友聚会都喜欢带上它,找一个安静之所,席地而坐,弹奏吟唱,抒发情感师:谁想来弹一弹古琴?(有学过古筝的孩子吗?)生:(试弹,多弹两遍)师:这边有古筝,你们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生:我觉得古筝音量大些,古琴音量小些拔掉古琴音响线)师:你听出了音量的区别,古琴音量很小适合在安静的地方弹奏还有吗?师:老师总结了两种乐器的音色,一个清脆明亮是哪种乐器?一个低沉含蓄是哪种乐器?2、了解奏法师:古琴能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教师慢速弹奏片段,让学生判断有什么不同)师:你们听出声音或看出演奏的动作哪些变化吗?生:有的音长、有的音短生:有的用一只手,有的用两只手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刚才的音乐片段中出现了三种古琴的基本奏法,我们再一次仔细的观察聆听第一句边弹奏边讲解奏法,让学生模仿;第二句让学生自行判断)师:首先,我用了一只手弹奏琴弦,这种只用右手在七根弦上弹奏发出声音,叫做散音孩子们用右手中指从外向内勾弦,模仿一下这种奏法师:紧接着,我的演奏动作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说生:用到了左手一起、左手还有滑动的动作。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呢,右手弹奏琴弦的同时,左手同一根琴弦在某徽位处按住或者按住滑动发出声音,叫做按音声音有什么变化呢?生:声音变长了师:耳朵和灵敏,余音更加悠长了孩子们右手勾弦的同时,左手大指头侧面按弦向右滑动模仿一下 师: 我们继续看看最后又有怎样的变化?生:左手轻轻地碰了琴弦 师:没错,右手弹奏一根弦的同时,左手在同一根弦的某徽位处轻轻触碰琴弦发出的声音,叫做泛音大家对比一下散音,两种奏法的音色有很细微的区别,对吗?孩子们右手依旧中指勾弦,左手中指轻触琴弦模仿一下泛音4、哼唱旋律师:正是因为古琴不同的奏法,演绎出不同的音色,让古琴有了独特的韵味让我们跟随古琴,用“da”轻声的哼唱这两句旋律,感受独特的韵味教师分四句教唱带领跟随古琴唱熟)(1)完整两句哼唱(教师示范哼唱) 师:先听老师哼唱一遍2)分成四个两小节哼唱,解决节奏音高再完整的一句一句哼唱 师:我们分成两个乐句,跟随古琴哼唱3)完整两句哼唱 师:我们完整的哼唱一次,你们可以加上动作模仿演奏 师:模仿得很到位,音高和节奏唱得很(比较)准确但是你们觉得唱出古风的韵味了吗? 生:没有 师:听老师模仿你们的哼唱,和模仿古琴的声音有什么区别?(第一遍教师模仿学生较快的唱法,第二遍放慢速度的唱法) 生:第二遍慢些。
师:你听出了速度的区别,老师演唱时的速度要自由些再听一听还有什么区别?(第一遍无情感演唱,第二遍有情感的演唱) 生:第二遍有感情、有轻重、强弱的区别 师:你听出了旋律中的抑扬顿挫通过较自由的速度与抑扬顿挫的旋律才能模仿出古琴的韵味大多古琴曲都与诗歌相结合,古诗让音乐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四、赏析古琴曲《关山月》1、讲解《关山月》乐曲的相关知识师:《关山月》,它不仅是一首古琴曲还是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最早关山月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歌曲,是边关的将士们在马上吹奏吟唱的旋律小调后来才由李白填词,再后来移植成了琴曲 只要理解了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自然就能理解曲中所表现的意境了那先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中讲述了什么,细细的来品味这首诗歌和乐曲的韵味聆听全曲初步感受教师弹奏吟唱)师: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生:战争2、结合诗歌图片,分乐句赏析(1)第一部分:一、二乐句 师:其实诗歌和乐曲分别给我们呈现了三个场景,我们一起看看曲,画,诗相结合)师:(教师吟唱这两句)师:这两句诗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生:山、水、月亮......师:这些都是景色!你们觉得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生:天山、玉门关师:对,是古代边关壮丽的景色。
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你此时站在壮丽的祁连山上,遥望山下玉门关旁连绵不绝的戈壁滩和漫天飞扬的黄沙边想边仔细聆听这两句旋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一二乐句播放) 师:觉得景色如何?生:壮观、美丽师:对了,这两句就是描写边关景色的美丽壮观那我们来唱一唱这两句歌词,抒发一下你们看到的美景 师:我们先来唱一唱这两句旋律,请看乐谱反复唱准确)师: 这首古琴曲采用的是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对应的就是1、2、3、5、6,没有4和7.正是因为这首乐曲有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才让我们觉得很有古风的韵味①师:先听老师演唱一遍歌词,你们可以跟着模唱一次②师:你们带上歌词演唱一次教师带领)大家仔细听听我在“吹”“和”之间做了什么处理生:停顿师:你们也来试试③师:孩子们,这两句是描写边关雄壮的景色所以大家演唱的时候要唱出边关风景的气势磅礴如何让做到呢?前面我们提到要唱出韵味,首先速度要自由些,旋律要抑扬顿挫,还有就是注意气息的沉稳和吐字发音的字正腔圆我们试着完整的唱一次2)第二部分:三、四乐句师:请你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两句诗,你们感受这里又表达了怎样的场景?生:战争的画面师:是的,战争的场景。
从“不见有人还”中,感受到战争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生:死亡、灾难师:这些战争的画面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如何演绎残酷的战争边听教师边画图形谱)师:从旋律线条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起伏很大生: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师:激烈的音乐情绪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会给将士们带来什么心情呢?生:紧张、害怕、激动师:是的,一方面非常恐惧紧张,另一方面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浴血奋战那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画一画,感受这里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纠结无奈的心境学生一起画图形谱)师:经历了残酷战争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思绪3)第三部分:五、六乐句师: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诵最后两句诗感受思绪的变化?生:齐读师:你们从诗中读到了什么内容?生:高楼、思乡的情绪,叹息师:我们结合图画来感受诗意配合画面讲解古诗)戍客望边邑,遥望的是心中故乡的美景他仿佛看到高楼上亲人盼望他归去,却迟迟不见人回,最终化为一声声的叹息五、六乐句旋律贴切的将士们思乡之情和亲人们盼归失落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聆听师:这样的情感怎不叫人抒发感叹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诗句,结合音乐与图画,一起来抒发内心深处真挚的情感教师弹五、六乐句)(4)全曲聆听师:通过聆听音乐结合诗与画,大家感受到了《关山月》的深刻内涵,我们再来回顾这三个场景,第一个是边关美景图,第二个是沙场征战图。
第三个是将士思乡、亲人盼归图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脑海中想象三幅图的场景,完整的再聆听一次乐曲,体会琴曲表达的意境五、拓展活动,模拟演奏古琴 1、学生分组设计演奏姿势 师:相信同学们都深入了解了《关山月》这首作品,接下来我们用学习到的三种奏法来呈现你们所理解的《关山月》板书) 要求: 1、分小组讨论合作 2、只为第一,第二乐句设计演奏动作按音、散音、泛音、) 3、组内四人演唱,四人模拟演奏,分工合作 2、活动展示 师:我看到孩子们都练得很认真,那么我们请一组琴友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哪几位是琴师?哪几位吟唱呢?好的,老师也加入你们吧。
师:掌声送给他们,配合得不错,演奏动作设计得也很棒!所有的琴师们一起来吧! 六、小结 师:古琴因为有七根弦,所以又叫七弦琴,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典乐器之一古琴也是古代文人必修乐器,而且列为“琴棋书画”之 首历史上名家孔子、李白都是古琴大家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古琴、欣赏和吟唱了古琴曲,希望孩子们喜欢这件中国的古典乐器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