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巧借多媒体资源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50KB
约4页
文档ID:466614362
巧借多媒体资源_第1页
1/4

巧借多媒体资源,创设诗词教学情境中华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它不但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诗词教学应还原诗歌本来的审美特质,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古诗词教学情境是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课堂气氛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随着教育环境的持续优化,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为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巧用多媒体资源搜索方法,融入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能短时高效地创设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最快地激活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他们品读、鉴赏诗词的兴趣,从而进入诗词学习的最正确状态下面,我以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篇目)这首词作为教学实例,就如何巧用多媒体资源搜索方法创设古诗词的教学情境,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 巧用音乐,营造气氛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能激荡心灵、抚慰情绪,是人类心灵的诗章,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在一起,能使人很快进入诗词学习的情境中。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该词的感情基调是凄婉哀伤的为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该词的情感基调,快速进入本词的最正确学习状态,我选择在上课前课间时段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使教室的每个角落都飘荡着凄婉、哀怨的旋律上课铃响后,在阿炳的《二泉映月》声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听,凄婉、哀怨的音乐阿炳颠沛流离,带着他的二胡一路流浪,背负着一生的辛酸、生命的感叹,正从我们的脑海中走来跨越时空的界限,看,苏轼跟在后面带着他的词,带着他对亡妻的思念,带着他一生的沧桑,正朝我们走来……凄怆的音乐配上我声情并茂的导语,一下子便有了催人泪下的效果,把学生快速引入了本词学习的情境二、 借助视频,品味诗情我国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格律要求很严每首读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自身的示范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律和音韵,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至背诵,在吟诵中体味古诗的节律和音韵之美;还能够借助一些著名演员、播音员朗诵古诗词的视频,使学生在聆听、欣赏、参与中,深刻感受古诗词的美学特质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创设一个诗词教学的情境,而且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在音律、节奏、音韵上敏锐的感觉,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打下基础。

在具体讲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我先让学生反复欣赏著名播音员方明老师的朗诵视频,并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诗词朗诵的技巧,模仿名家的朗诵风范,我还顺势激将学生向名家挑战,超越自己,走上讲台“秀”一把……看着同学们畅所欲言、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实践证明,这种“视频学习”的效果非常好,它不但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诗词的境界,深刻品味了诗词作品的“诗情画意”,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诵读水平与鉴赏水平,并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三、 利用动画,创设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开启智慧,调动思维,增强参与意识而利用计算机的制作动画功能(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或Flash),将适用于动画展示的古诗词内容做成动画,则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下阕内容时,我就尝试把词中苏轼与亡妻王弗梦境相逢的情景用Flash制作成有声有色的动画片,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上课时我让学生观看片中王弗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昔日苏轼夫妻琴瑟和鸣、和睦幸福的生活。

然后画面跳跃到苏轼与亡妻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场景十年的宦海沉浮,颠沛流离,诗人历经忧患,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今朝蓦然相逢,多少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啊!不过百感交集下,彼此“竟无语凝噎”,千言万语也变成了“执手相看泪眼”片中男女主人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彼此泪眼相对,在无言中倾诉十年哀痛的画面,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最后画面切入到“千里孤坟”的凄凉: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凄凉的坟茔……有声有色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九百多年前苏轼生活的时代看完动画后我让同学们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描写下阕首五句记梦的内容,要求学生加入想象,实行描绘,越细腻逼真越好……然后再打开课本,与诗人的语言作比较,体味古诗词语言的生动形象,简洁合韵的特点 四、 借助展台,咀嚼诗意因为在教读高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时,我曾穿插讲解了很多中华古典诗词创作的知识及技巧,并在平时鼓励学生创作了很多古典诗词,所以看学生们在初步学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后,仍沉浸在诗词境界中,好像意犹未尽,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倚借《江城子》的声韵,当场填词一首,主旨也仍然是悼念亡人。

果然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就投入到诗词的创作中去,看到同学们蹙眉深思的神情,我又悄悄打开阿炳的《二泉映月》,仅仅把声音的音量调到了很低凄婉、哀怨、低沉的旋律再起,同学们创作的情绪与之相融,千般深情,诉诸笔端,很快同学们的作品《江城子·忆奶奶》《江城子·外公情》《江城子·昨日》等相继出炉看到同学们基本创作完毕,我打展开台,鼓励同学们先后走上讲台,借助实物展台来和同学们分享各自的创作成果在同学们的讲解声、惊叹声、掌声中,我们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进一步咀嚼感悟了诗词意境,也迎来了下课铃声……总之,多媒体资源适时、恰当的使用为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声响借助多媒体资源搜索方法巧设教学情境,则能很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变成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