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化蝶》教学设计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3页
文档ID:412479899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化蝶》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化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够以清晰、饱满和抒情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感受歌曲中主要的情感特征2.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体会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情感并能够在作品欣赏时感受到旋律段落与叙事性情节的联系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梁祝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能用合适的情绪、力度和速度演唱歌曲教具准备:钢琴、教学过程: 一、导入1.师提问:大家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吗?(1)回顾故事 (2)总结故事情境2.师:我国的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根据这个民间故事合作创作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者抓住了音乐长于抒情的特点,将故事概括为相爱、抗婚、化蝶三部分,并纳入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结构框架之中乐曲以越剧唱腔为素材,融入了中国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二人的忠贞爱情,表现了主人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3.师:欣赏呈示部的爱情主题——草桥结拜 思考:“爱情主题”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音色、情绪有什么变化?第一次: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纯朴、优美、极富诗意的爱情主题第二次:大提琴潇洒浑厚的音调随后加入,与独奏小提琴进行着交流对答,描写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相互结拜、心心相印的情景。

第三次:乐队全奏,重复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起而应和,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二、新课师:我国著名的词作者闫肃老师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上歌词,囊括了整个故事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化蝶》1.聆听,思考:(1)歌曲有三段歌词,每段陈述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2)内容有什么不同?第一段陈述:赞美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第二段陈述:依依惜别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第三段陈述:悲切伤感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2.师弹前奏,学生思考:脑海中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营造出柔美、温馨的氛围3.师:乐曲中出现两种附点音符,附点四分音符(时值一拍半)和附点八分音符(时值四分之三拍)1)跟琴唱旋律,唱准附点音符2)小结第一遍演唱,唱第二遍4.分段跟琴学唱歌词(着重于演唱情绪)(1)赞美(2)依依惜别(3)悲切伤感5.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伴奏)(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梁祝真挚的情感2)师小结6.师:这首歌曲有三段歌词,演唱时在力度、速度等方面可以做怎样的变化?和同学讨论后再尝试演唱。

第一段:中弱(mp),行板(60—70拍/分)第二段:中强(mf),小快板(104—116拍/分)第三段:强(f),快板(132—144拍/分)三、总结一首委婉动听的《化蝶》,让我们跟随主人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课后我们可以聆听中外演奏家演奏的《梁祝》片段,感受其不同的风格和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