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生物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长沙臭豆腐以黄豆、茶油、食盐等食材用料烹制,冷却后加香菇等佐料浸泡,其色墨黑,外焦里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取黄豆组织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可鉴定蛋白质的含量B. 茶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C. 长沙臭豆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D. 食盐中的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转化成血浆。
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详解】A、取黄豆组织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鉴定是否存在蛋白质,不能确定蛋白质的含量,A错误;B、茶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在室温时呈液态,B正确;C、长沙臭豆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含量不相同,C正确;D、食盐中的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D正确2.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化学途径,下列属于此类应用的是( )A. 14C标记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 B. 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暗反应过程C. 用15N标记DNA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D. 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研究其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用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详解】A、14C标记氨基酸能追踪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运输途径,但是不能研究其化学合成途径,A错误;B、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暗反应过程,能探秘C元素在细胞内的转移途径,B正确;C、用15N标记DNA研究发现了半保留复制,目的是区分亲代和子代合成的DNA单链,但是不能研究细胞内物质转移途径,C错误;D、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研究其遗传物质,不能研究其物质合成途径,D错误。
3. 如图表示某酶抑制剂发挥抑制作用的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酶抑制剂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B. 该抑制剂对其他酶也有相同的抑制作用C. 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该酶的抑制作用 D. 该抑制剂通过和酶竞争结合位点起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的酶属于RNA,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温和的条件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该抑制剂能够和酶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是无法推测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该抑制剂和酶特异性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其抑制作用具有专一性,对其他酶没有相应的抑制作用,B错误;C、由于底物和抑制剂结合的位点是不同的,因此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该酶的抑制作用,C正确;D、该酶抑制剂和酶结合的位点与底物和酶结合的位点是不同的,D错误4. 姐妹染色单体依赖黏连素连接在一起,分离酶能切割黏连素研究发现,分离酶活性可被一种称为抑制因子的蛋白质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因子从分离酶上脱离下来最可能发生在(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基本变化情况是:前期核仁、核膜逐渐消失,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出现了纺锤体;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粒(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的数目加倍;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抑制因子和分离酶结合能抑制着丝粒的分裂,从而会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当抑制因子和该酶分离时,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ABD错误5. circRNA参与调控胶质瘤细胞异常增殖、凋亡、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胶质瘤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B. 胶质瘤细胞凋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是不利的C. 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D. 胶质瘤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这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特征,A正确;B、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胶质瘤细胞凋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有利的,B错误;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C正确;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这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D正确6. 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具有支持神经元生长发育、保护神经元、促进轴突生长的作用若BDNF基因表达受阻,则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如图表示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DNF基因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一段DNA序列B. miRNA-195基因影响BDNF基因的转录、翻译C. 抑制过程丙可以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D. 多个核糖体沿着A链从右向左移动,有利于合成大量的BDNF【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BDNF基因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一段DNA序列,A正确;B、miRNA-195基因的miRNA-195可以与BDNF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该mRNA无法作为翻译的模板,从而影响BDNF基因的翻译,B错误;C、丙miRNA-195可以与BDNF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BDNF合成减少,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抑制过程丙可以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C正确;D、多个核糖体沿着A链从右向左(据肽链长度可知)移动,有利于合成大量的BDNF,D正确7. TE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调节蛋白,TE功能缺失突变株表现出对脱落酸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E突变株可用于研究脱落酸的功能 B. TE突变株的种子的萌发率可能高于野生型C. TE基因可能是指导脱落酸合成的关键基因 D. TE基因甲基化也可降低植株对脱落酸的敏感性【答案】C【解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A、TE突变株可用于研究脱落酸的功能,该植株可以和野生型植株比较,从而判断脱落酸的功能,A正确;B、TE突变株的种子的萌发率可能高于野生型,因为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对脱落酸敏感程度降低,这主要和受体有关,而不脱落酸无法合成,C错误;D、TE基因甲基化会抑制TE基因的表达,因此也可降低植株对脱落酸的敏感性,D正确8. B和b是果蝇群体中一对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若亲代雌性果蝇群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0.5,雄性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4,随机交配产生F1,F1雌性和雄性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45%、45% B. 50%、40% C. 45%、50% D. 50%、50%【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根据题意分析,亲代雌性果蝇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0.5,因此雌性亲代产生B的概率是1/2,产生b的概率是1/2,雄性群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0.4,则b 得基因频率是0.6,XB=2/5,Xb=3/5,随机交配一代后,雌性群体中XBXB=1/2×2/5=2/10=1/5,XbXb=3/5×1/2=3/10,则XBXb=5/10=1/2,其中XB所占的比例为1/5+1/2×1/2=45%;雄性群体中XBY:XbY=1:1,其中XB所占的概率是50%,C正确,ABC错误。
故选C9.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如图表示可卡因对多巴胺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多巴胺不需要消耗能量B. 多巴胺与②结合进入突触后膜,导致Na+内流,使人产生愉悦感C. 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结合多巴胺转运蛋白,使多巴胺受体增多D. 多巴胺转运蛋白使多巴胺得到重复利用,适应生理活动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受体可存在于神经细胞、肌细胞、腺体细胞等细胞膜上由于神经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