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14课时)

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KB
约18页
文档ID:186897654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14课时)_第1页
1/18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百年噩梦选文具有匠心,针对小学生年段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口语交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3、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划分:《圆明园的毁灭》 3课时《狼牙山五壮士》 3课时《最后的一分钟》 2课时《难忘的一课》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 1课时.共计14课时 21 圆明园的毁灭 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可是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2)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3)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2.阅读第1自然段1)朗读指导:朗读时语气可强一些,读出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2)提问: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加重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课文一开头便表现出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怒那么,到底发生过怎样的事情让作者如此呢?同学们可以自己课后读一读,找一下答案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来一探究竟,看看在圆明园发生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4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时,要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豪、沉醉之感2)齐读第2自然段,说说开头一句交代了些什么明确:这一句话虽短,但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和用途3)“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小园比作星星,形象地描述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彰显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4)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完美结合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令文章更有气势。

5)你怎样理解第3自然段?明确: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在建筑上的特点——景点多、景点美、风格迥异,点明了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6)思考:“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是什么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的特点;后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7)提问:第4自然段中的“上自”“下至”两个词语体现了什么?明确:从时间跨度上罗列珍宝类型,体现了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数量多、历史悠久、价值珍贵的特点2.学习第5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时语调要由高到低,“灰烬”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无比痛心的心情2)提问:末尾一句与哪个自然段呼应?明确:与第1自然段呼应再次表达了作者痛心、愤怒的感情3)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示例:从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感受到了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3.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增强了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第三课时看拼音,写词语gū ling sǔn shī din tng hng wěi q zhēn y bǎo( ) ( ) ( ) ( ) ( )xiāo huī guī bǎo huī jn qīn r lng lng tītu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损( )   莱( )   销( )   杭( )捐( )   菜( )   锁( )   抗( )三、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留恋     流连①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 )在绿树红墙之中②游人们依依不合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 )着漓江山水 损失     损害①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 )很大②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 )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22 狼牙山五壮士 知识与能力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全神贯注、横七竖八”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2.体会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3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941年秋,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我军主力和群众撤退,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敌人后,英勇跳崖,视死如归这伟大的壮举,气吞山河,可歌可泣,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品读课文,来感受英雄伟大的献身精神吧!(板书:狼牙山五壮士)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1)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2)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2.阅读第1自然段1)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形势2)提问: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这两个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明确:看出了敌人的气势汹汹,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3)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明确:这一自然段写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学习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项任务艰巨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五壮士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们都是如何面对的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或是相互之间讲一讲,或是写一写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导入新课:同学们,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保护群众的安全,保证革命之路顺利走下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去看看他们是否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朗读这段话时,语调要高昂,表达出悲愤、仇恨之情2)齐读并思考:第一句中的“一边……一边……”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成功转移,五位战士既英勇又善战,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3)从这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