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 要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通车线路37条,通车总里程770公里,其中大陆10个城市通车线路23条,通车总里程612公里(含磁悬浮)虽然,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但是与世界城轨发展先进城市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在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线路规划、资金筹措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目前城市轨道行业企业数极少,行业内部市场还没有形成太明显的竞争关系而城市之间是封闭市场,各企业在本地城市内各自运营,市场竞争类型总体上是垄断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轨道建设的资金、管理、技术等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政府对城市轨道建设的投入也在加大,同时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也保证了建设城市轨道所需的巨额资金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运营起来亏损的命运我国各地的地铁都是亏损运营,这不仅出现在中国,除了香港之外,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营都是亏损的,地铁的盈利模式是世界性的难题一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以政府投资为主,但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世界上各个地铁建设的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试图摈弃单一的政府投资的局面,引入其他资本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使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模式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既保证了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又逐步建立起地铁的盈利运营模式从世界范围看,轨道交通项目不具备短期投资价值但随着其运营年限的增长,它的价值将会逐渐显现出来香港地铁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轨道交通投资领域的价值,同时也为国内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尽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驶入投资高峰期,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运营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赢利目 录第一部分 200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1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2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一、城市轨道交通概念及分类 2(一)城市轨道交通含义及特点 2(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2二、我国轨道交通系统及其特点对比 2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3(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3(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3第二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需求状况分析 4一、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现状及原因 4二、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4三、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影响分析 4(一)城市化率的提高 4(二)交通拥堵的加剧 5(三)出行需求质量的上升 5(四)城市结构发生变化 5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供给现状分析 6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评价 6(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6(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分析 7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评价 8三、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现状评价 10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现状评价 10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供给现状评价 10六、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现状总体评价 11(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11(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的特点 12(三)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问题 12第四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分析 14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竞争分析 15第一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竞争强度及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15一、建设企业 15(一)建设行业内部竞争强度小 15(二)国内企业实力不逊于国外企业 15二、设备制造企业 15(一)国内企业较国外企业实力悬殊 15(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内企业,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减小 15三、运营企业 15(一)短期竞争强度较小 15(二)受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6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状况 17第三节 买卖双方价格控制能力竞争状况 19第四节 行业市场竞争综合评价 20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综合效益及盈利方式分析 21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效益分析 23一、交通效益 23二、土地开发效益 23三、环境效益 23四、经济效益 24五、社会效益 24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盈利分析 25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现状 25二、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的途径 25(一)市场运作,政府支持 25(二)轨道交通资源综合利用 26(三)票价制定兼顾各方利益 26(四)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26(五)加速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建设成本 26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政策及环境特征评价 28第一节 经济环境特征评价 28第二节 宏观产业政策特征评价 30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政策发展 30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宏观政策的缺陷 30第三节 其他因素及影响分析评价 32一、能源消耗与道路利用因素 32二、效率与安全因素 32三、城市环境保护因素 32第四节 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影响分析 33第二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城市分析 35第五章 核心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36第一节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36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 36二、设备现状及发展 36三、交通管理现状及发展 37四、运营现状及发展 38(一)运营现状 38(二)运营里程大幅增加 38(三)客运量迅速攀升 39(四)所占公交份额提高 40(五)运营收入 40(六)票价改革进一步推进 41五、体制改革 41六、投融资体制分析 41第二节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43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 43二、设备现状及发展 43三、运营现状及发展 44(一)运营现状 44(二)运营里程大幅度增加 44(二)客运量迅速攀升 45(三)所占公交比例提高 46(四)运营收入扭亏为盈 47(五)票价体制 48四、“四分开”体制的探索 49五、投融资体制分析 49第三节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50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 50二、设备现状及发展 50三、运营现状及发展 51(一)运营里程大幅增加 51(二)客运量迅速攀升 51(三)所占公交份额提高 52(四)运营收入 53(五)票价体制 54四、土地开发与多元经营并重 54五、投融资体制 54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分析 56第一节 设备制造企业综合分析 56第二节 国外先进企业分析 57一、庞巴迪运输公司 57(一)公司介绍 57(二)在华发展 57(三)经营效益 58(四)运输经营及效益分析 58二、阿尔斯通公司 59(一)公司介绍 59(二)在华发展 59三、西门子公司 59(一)公司介绍 59(二)在华发展 59第三节 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分析 61一、企业概况 61二、经营效益及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产品 61三、上市公司——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61(一)企业介绍 61(二)股本构成 62(三)经营情况 62(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设备业绩 63第七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分析 64第一节 运营企业综合分析 64第二节 香港地铁公司分析 65一、企业概况 65二、2006年企业经营状况 65(一)运营现状及历年比较分析 65(二)经营现状及历年比较分析 66三、融资活动分析 67四、海外拓展 67第三节 申通地铁公司分析 68一、企业概况 68二、2006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8(一)运营现状及历年比较分析 68(二)经营现状及历年比较分析 69三、2006年重大关联交易及合同 69第八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企业分析 71第一节 建设企业综合分析 71第二节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2一、企业概况 72二、2006年企业经营状况 72三、发展前景 73第三节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 75一、公司概况 75二、行业龙头地位突出 75三、盈利能力分析 76(一)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76(二)毛利率水平基本稳定 77(三)盈利能力指标高于平均水平 77四、经营效率分析 77五、偿债能力分析 78六、成长性分析 78七、公司主业的市场分析 78(一)铁路方面 78(二)公路方面 79(三)轨道交通方面 79八、公司的竞争优势 79九、投资价值分析 80第三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分析 81第九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融资分析 82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82一、政府财政投融资模式 82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82三、混合模式 83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具体模式分析 85一、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85二、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 85三、BT模式 85四、T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 85五、设计-建造模式 86六、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 86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资金筹措方式分析 87一、贷款 87二、股票 87三、债券 88四、产业投资基金 88五、其他方式 88第四节 先进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分析 90一、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发展 90二、典型城市投融资经验 92(一)香港地铁 92(二)伦敦地铁 92第十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分析 94第一节 典型投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94一、BOT投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94(一)技术合理性 94(二)经济可行性 94(三)财务可行性 94(四)其他可行性分析 94二、ABS投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94三、设立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95(一)政策支持 95(二)环境支持 95(三)资金支持 96(四)效益支持 96(五)项目支持 96(六)经验支持 96第二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分析 97一、我国内地部分已建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方式 97二、在建及拟建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方式 97(一)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融资模式 97(二)北京地铁5、10号线经营权采取社会投资竞标 98(三)北京地铁9号线采用DBFO 98(四)北京奥运支线采用BT融资模式 99(五)深圳地铁四号线BOT项目 99三、存在问题 100(一)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单一 100(二)票价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100(三)综合开发观念尚待形成 100(四)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政府和企业定位不清晰 101四、发展模式建议 101(一)合理利用政府财政投资 101(二)制定合理票价,实行保本运营 101(三)政府赋予城市轨道交通主体土地开发收益权 101(四)拓宽筹资思路,促进多元投资 101第四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及授信分析 103第十一章 2007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104第一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价值总体分析 104第二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价值具体分析 105一、运量增长率对投资价值的影响 105二、票价浮动空间对投资价值的影响 105三、运营成本控制度对投资价值的影响 106四、项目负债对投资价值的影响 107五、项目盈亏平衡对投资价值的影响 107(一)客流盈亏平衡点 107(二)消费价格盈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