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伟大而孤独的作家11 月 20 日,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逝世 95 周年的日子 1910 年11 月 10 日,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 - 波良纳庄园秘密出走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10 天后,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孤独的一生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1828 年 9 月 9 日,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 波良纳的贵族庄园 他出身名门,是彼得大帝时代承袭下来的贵族,世袭伯爵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逝父, 从小由姑妈照料长大由于家境殷实,童年起就有家庭教师精心照管他的生活和学习 16 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 1851 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在高加索地区参加了沙俄与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 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从 1852 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 在《童年》 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到出版4 卷本选集的 1864 年,托尔斯泰已经发表了20 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研究“心灵辩证法”的自传体三步曲《童年》 、《少年》和《青年》 ,反映高加索军旅生活的《袭击》、《伐木》等,以及描绘战争条件下军人思想感情的《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3 篇,体现俄国农奴制下农村生活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以寻求道德思想为主题的《哥萨克》等尽管托尔斯泰个人认为上述这些作品不过是“小试牛刀”,但事实上仅凭此就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如果说 19 世纪 60 年代还仅仅是俄罗斯伟大作家的话,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了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罗曼 ?罗兰说,《战争与和平》 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从 1873 年到 1877 年,托尔斯泰用5 年时间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 动笔之初,他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后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发生了改变, 主要描述了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贵族走向没落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称“ 《安娜 ?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从 1889 年开始,托尔斯泰耗时10 年,在 71 岁的时候完成了《复活》这一晚年最重要的作品 在法庭上, 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认出玛斯洛娃是当年他放纵和引诱的牺牲品后,灵魂被深深震动了 在作品中, 聂赫留道夫是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他决心用自己的行 来 罪 是 19 世 末批判 主 的杰作之一,它撕去了 族 俄国的一切假面具,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 本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托 斯泰的一生, 他不 是一位文学巨匠, 有关人生目的、 宗教和社会的 述又使他成 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 斯泰从没放弃 人生真 的 著追求 他一直在思考, 社会上 与下 、 地主与 奴之 的隔 与矛盾在哪里, 民 困的根源何在, 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 思想1847 年托 斯泰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 改革, 了一个庄园改造 划他去了庄园附近五个村子中最 苦的一个, 苦 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 位年 伯爵的梦想在俄国社会的 面前成了泡影。
不服 的托 斯泰在 1859年到 1862年之 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 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 村 民子弟 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 1861 年,托 斯泰 担任起 解地主与 民之 的 民利益, 因而受到 族 奴主的 并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 一期 同 民的 繁接触, 他后来世界 的 奠定了基 1868 年,托 斯泰受到德国叔本 唯心主 哲学的影响, 疑生存的目的和意 ,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 期 在 1879 年写成的《 悔 》中, 他 到了当 的情况:“我有一些困惑的 候 生活停 下来了,仿佛自己不知道 怎 生活,或 做些什么;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 得 郁了⋯⋯” ,他开始 向宗教,有 律地去教堂,早晚在 中祷告在人生的最后几年, 托 斯泰 誓要改 自己的 族化生活方式, 不 地参加体力 ,自己耕地、 鞋, 民盖房子、砌炉子 平民化的夙愿,他第三次离家出走, 果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于托 斯泰的思想,列宁 剖析到: “托 斯泰富于独 性的全部 点,恰恰表 了俄国革命是 民 革命的特点 他 点中的矛盾, 的确是一面反映俄国革命所 的各种矛盾状况的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