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98KB
约11页
文档ID:303317474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_第1页
1/11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1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2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而:表转折可是,但是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虽:即使名:名贵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同“衹”,只,仅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称:出名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食马者: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是:这样,指示代词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能:本领足:足够才 :才能美: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驱使它。

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之:食,通“饲”,喂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竭尽,发挥出鸣:马嘶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策:马鞭临:面对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2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huò)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yōng)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者: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是故:因此,所以无:没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yú)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dòu)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道:从师的传统。

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下:不如,名作动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惑矣:(真是)糊涂啊!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的教学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相师:拜别人为师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年相若:年岁相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乃:竟,竟然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郯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苌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之徒:这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不必:不一定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年)进士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贻:赠送,赠予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3 1春雪 韩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初:刚刚惊:新奇,惊讶 白雪却嫌(xián)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嫌:嫌怨;怨恨故:故意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代〕 一封朝(zhāo)奏九重(chóng)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圣明除弊(bì)事,肯将衰朽(xiǔ)惜残年!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知汝(rǔ)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zhàng)江边 汝: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潮阳: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3晚春 韩愈〔唐代〕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榆(yú)荚(jiá)无才思,惟解(jiě)漫天作雪飞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和能力解:知道 四年级的韩愈的古诗词4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凭:这里作“请”讲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2山石 韩愈〔唐代〕 山石荦(luò)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 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zhī)子肥 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佛画:画的佛画像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 稀:即少见的好画 铺床拂席置羹(gēng)饭,疏粝(lì)亦足饱我饥 置:供羹: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疏粝: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fēi) 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