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4.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5.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6.自主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重点1.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难点1.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1.字词教学教学“识字加油站”时,通过观察火车票上的信息,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识上面的哪些字,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让识字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学生学习“我的发现”一些词语时,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就班级中的事物用合适的颜色词说一说教学“字词句运用”时,主要培养学生两项能力:一是通过想象写比喻句;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2.阅读积累“日积月累”中的楹联、诗句是关于祖国风光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通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楹联、诗句的大意,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教学《画家乡》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显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3.表达写话本次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读读示例,交流写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示书写的格式学生可以从书中提供的两种写留言条的情况中选择一种练练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其他情况写1.自主认读字词、自主阅读《画家乡》2.多媒体课件、一张火车票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一、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境记得有一年开学的时候,学校通知王老师去北京学习王老师的儿子读二年级,吵着要跟王老师一起去于是,王老师就对他说:“丁丁,你看看这张火车票,要是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妈妈明年暑假就带你去北京玩!”同学们,你们能帮丁丁实现这个愿望吗?2.学生认真“研究”课本中的车票,认读生字课件出示:南昌(chānɡ) 下铺(pù)空调(tiáo) 硬座(yìnɡ) 硬卧(wò)限定(xiàn) 乘车(chénɡ) 售票(shòu)(1)指名读,教师指正。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议教师点拨:“限、乘、售”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比如,“限”可以组词“限制”;“乘”可以组词“乘车、乘客、乘船”,是与交通工具搭配;“售”可以组词“销售、售卖、售票员”,“售”就是“卖”的意思3)齐读,每个词语两遍4)学生交流:从火车票上还认识了“检、票、站”等字3.课件一一出示问题,学生抢答1)这趟火车是从哪里开往哪里的?(点拨:南昌市,简称“昌”,江西省省会)(2)这张票的票价是多少?(3)这趟火车车次是多少?(点拨:“Z66”指“直达特快”)(4)王老师坐的位置在哪里?(5)王老师去火车站需要50分钟,他几点从家里出发比较好?(6)王老师从哪个检票口检票上车?(7)这趟车的环境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8)我们可以在哪个网站上买票,在哪个网站上发货?4.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认识生字,获取信息5.生活中识字课件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形式的认读,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复现,加深了整体识记的效果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取信息最后结合自己准备的车票认识新字,强化了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二、字词句运用一)想得妙,说得多1.猜谜语,引话题课件出示: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谜底:鞋2.看图片,展想象课件出示:(1)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比喻句,并总结特点:谁的鞋像什么?(2)提问:①图中弟弟的鞋又像什么?(元宝、小椅子等)②爸爸的鞋像什么?(3)你问我答同桌间采取“问答”的形式说话:弟弟的鞋像什么?弟弟的鞋像鸟窝3.想一想,说一说1)课件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的图片课件出示:(2)学生仔细观察,选你喜欢的说一说,它像什么?说给同桌听3)指名学生回答老师问,学生答示例:细长的柳条像什么?细长的柳条像妈妈的长发二)说出词意1.自由读句子,教师正音提醒学生想想加点词2.讲解“隐蔽”一词课件出示: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教师点拨:“隐蔽”这个词以前没有见过,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后面的“很难发现”这四个字告诉了我,那就是八路军在山里,不让别人发现于是,我明白了“隐蔽”的意思可能是借助别的东西将自己遮挡起来3.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上另外两个句子,并说给同桌听一听4.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讲解思考的过程,师生评议5.齐读这三个句子设计意图:结合谜语和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想象很奇特,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表达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先扶后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留言条的作用,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一、创设情境,明确留言条的作用如果妈妈不在家,外婆打来让你去她家吃饭,你怎么让妈妈知道而不担心呢?提示:可以打如果没人接呢?临走时可以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明确:当我们不方便使用或者没有通信工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设计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一下子入境,便于后面学习的展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二、学习范文,明确留言条的格式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留言条,指名读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指导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先写是留给谁的,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时间3.结合留言条讲解书写的格式课件演示)课件出示:第一,称呼顶格写,加上冒号第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有礼貌第三,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自己的姓名第四,另起一行,在自己的姓名下方写上日期4.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记忆)称呼顶格左上角,还要记得加冒号。
正文前面空两格,简短明白有礼貌署名日期右下角,这个就是留言条设计意图:结合课本实例具体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归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书写练笔,明确留言条的写法1.出示教材中的练习内容,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留言条是写给谁的,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然后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2.展示学生所写的留言条,师生共同评议:从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表达是否清楚、正文内容是否写清楚、书写是否工整等方面进行评议3.评议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留言条,达到格式正确、内容表达清楚、书写工整等要求4.教师展示写得好的留言条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部分,学生自己写,教师指导,学生再修改,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第3课时课时目标:1.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一、我的发现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2.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学生交流发现:课件出示: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明确:“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用来区分不同的白色,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奶白就是像牛奶那样的白,白的深浅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几组的特点,并让学生圈一圈表示事物的词,再说一说4.齐读这些词语5.“我来说一说”活动:请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的颜色,并用合适的颜色词来说一说教师评议设计意图:通过读,细细品味词语的差别;通过生活中词语的运用,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体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理念二、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yǒu shān jiē tú huà wú shuǐ bù wén zhānɡ有 山 皆 图 画,无 水 不 文 章bái mǎ xī fēnɡ sài shànɡ xìnɡ huā yān yǔ jiānɡ nán白 马 西 风 塞 上, 杏 花 烟 雨 江 南qīnɡ fēnɡ mínɡ yuè běn wú jià jìn shuǐ yuǎn shān jiē yǒu qínɡ清 风 明 月 本 无 价,近 水 远 山 皆 有 情wù suǒ shān tóu shān suǒ wù tiān lián shuǐ wěi shuǐ lián tiān雾 锁 山 头 山 锁 雾,天 连 水 尾 水 连 天。
1.自由读,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好它提醒学生注意“塞、雾”的读音)2.同桌交流这四句话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风景3.指名说一说大意,教师指导课件出示图片和字幕: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这是徐悲鸿所作的对联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对联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都是无价的,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一副回文对联ꎬ意思是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4.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男女生配合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的结构之美,但不需要过于强调诗意第4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2.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激发爱家乡的情感3.结合想象,画自己的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选择熟悉或了解的一幅图,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的特点2.导入新课,书写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优美的“家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2.分角色读课文,整体感知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人物在哪里有什么可以做什么涛涛海、船、鱼、虾、贝壳山山山、树林、蘑菇平平稻子、棉花、菜地、鸡、鸭、竹子青青草地、羊群、骏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