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ICU消毒隔离制度 院医院PICU消毒隔离制度 一、建筑布局合理,区域相对独立,区域内房间的设置及人、物和洁、污流向、功能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二、监护区床位的设置应能满足临床需要,必设隔离监护区;监护区域内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相对湿度50%~60% 三、设置独立的配奶间、配餐间、洗奶具间 非手触式水龙头、干燥柜、非木质物品存放柜、开水器、消毒锅、微波炉等物品配置符合要求,管理规范 四、须分设一般患儿洗澡间、隔离洗澡间,水嘴离地面高度原则为1.2m 婴儿洗澡池、洗托架、洗澡用物、处置台等均应分设,不得混用 洗澡池、洗托架等每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五、辅助区、监护区及治疗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配餐间、仪器间、处置间等处应配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干手设施,设施齐全,手消毒剂每床必备 六、医务人员进入监护室须按要求戴圆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更换专用工作服、拖鞋 工作拖鞋应洁、污分开放置于专用容器内 每日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在流动水下彻底刷洗后晾干备用,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七、入住监护室的患儿须进行抗-HIV、抗-HCV、HBsAg等检测 阳性或特殊感染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须安置在隔离监护区内,实施分组护理;感染患儿者使用的器具应与非感染患儿分开使用和处理 传染病患儿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感染患儿应有警示标示,医护人员在实施操作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八、患儿转科、出院或死亡后,暖箱、婴儿床、房间须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特殊感染患者的床单、被服用品应放置于密闭容器或双层塑料袋内,密闭送交至隔离洗衣房处理 九、患儿衣物、洗澡用小毛巾、大浴巾等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灭菌 十、眼药水(膏)、粉扑等应固定患儿使用 十一、奶瓶、奶嘴、配奶缸等奶具清洗干净,经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奶嘴刷、奶瓶刷配置数量能满足使用的需要,清洗用具和装放容器保持清洁、干燥 十二、婴儿床、婴儿培养箱的恒温罩、床垫及辐射台等保持清洁、干燥;培养箱注水槽内的湿化水为无菌水,24小时更换,同时清洁注水槽及连接管 十三、每周拆卸婴儿培养箱,采用稀释成所需浓度的中性清洁剂彻底清洁所有表面、加湿器、注水槽及连接管、储水箱、空气过滤器及连接管,并采用非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清水清洗、擦干备用;空气净化材料每2个月更换一次,污浊或破损时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培养箱实施终末消毒;用过的所有物品全部更换,清洁、消毒或灭菌后备用 十四、病情危重及昏迷患儿应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进行口腔护理、翻身、拍背、排痰等促进患儿自主排痰,保持呼吸道通常 十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诊疗操作时不得戴塑料薄膜手套,不得戴手套进行手消毒,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十六、职业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医务人员能熟练掌握及操作规范 十七、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及地面清洁,确保湿式清洁,每班不少于1次 各室抹布、拖把不得混用,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500mg/L—1000mg/L 十八、当有血液、体液泼洒到物体表面或地面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用浓度为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40分钟~60分钟后再做清洁处理 十九、监护室空气消毒机、空调回风口格栅及滤网每周清洁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2小时并记录 每季度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应符合规定标准 二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放规范,与非一次性医疗用品分类、分开、分柜、分门放置,离地面20-25cm,离墙面5-10cm,离房顶50cm以上,房间通风、干燥;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十一、可复用的诊疗用品如螺纹管、面罩及湿化罐、口咽通道、吸氧连接管、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吸氧头罩、简易呼吸器[呼吸气囊及附件]等,须一人一用,用后交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吸痰管、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呼吸气囊及附件]等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可复用喉镜一人一用,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清洗消毒流程及存放符合要求;氧气湿化瓶及呼吸机湿化罐的湿化液应为无菌水,24小时更换 二十二、加强对监护仪器、设备、诊疗用品及患儿用物等物品使用后的清洁与消毒 排痰机、呼吸机操作面板,监护仪面板,注射用微量泵,输液泵等手频繁接触的各种仪器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不少于2次;有感染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每班不少于1次 呼吸机外壳,监护仪外壳等非手频繁接触的各种仪器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不得少于1次,必要时可使用消毒剂擦拭,清洁消毒后存放规范 二十三、治疗室、监护区等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配药台、治疗车、床旁治疗车、床旁桌、床护栏、吊塔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至少2次 护理站台面、病历夹、、电脑键盘、鼠标、可视门铃等物体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至少一次。
有感染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二十四、进行气管内吸痰操作时,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确保个人防护到位 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管粘膜 吸痰管一用一废弃,吸痰用无菌水应保持无菌状态,及时更换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遇污染随时换药 二十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探视人员进入监护区应按照要求洗手或手消毒、更衣、更鞋、戴帽子、戴口罩,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入内 二十六、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3/4满封口由专人回收后集中处置 利器盒严禁重复使用,禁止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套 医务人员要根据业务需要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预防职业暴露 二十七、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理;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