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生产企业出口铅酸电池退税额的账务处理在出口报关环节,铅酸电池应退税额的计算,需依据企业类型及贸易方式,遵循不同的公式来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铅酸电池应退税额计算1. 确定相关基础数据: - 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注明的离岸价为准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像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或CFR(成本加运费)价,需按会计制度规定,扣除其中包含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以换算为FOB价例如,企业以CIF价出口一批铅酸电池,合同总价为120,000美元,其中运费10,000美元,保险费2,000美元,那么该批货物的FOB价 = 120,000 - 10,000 - 2,000 = 108,000美元 - 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可选择出口当日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或者采用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选定计算方法后,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更改 - 出口货物退税率:查询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出口退税率文库,确定铅酸电池对应的退税率假设当前铅酸电池的退税率为13% - 当期进项税额:包含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若企业有免税购进原材料,才会涉及此抵减额计算公式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比如,企业当期免税购进用于生产铅酸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为50,000元,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50,000×(17% - 13%) = 2,000元 2. 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公式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假设上述企业当期出口铅酸电池离岸价为108,000美元,外汇人民币折合率为6.5,出口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2,000元,则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108,000×6.5×(17% - 13%) - 2,000 = 108,000×6.5×4% - 2,000 = 28,080 - 2,000 = 26,080元 3.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 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上期留抵税额 。
- 假设企业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为80,000元,当期进项税额为100,000元,上期留抵税额为5,000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26,080元,则当期应纳税额 = 80,000 - (100,000 - 26,080) - 5,000 = 80,000 - 73,920 - 5,000 = 1,080元 4. 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 公式为: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若企业当期没有免税购进原材料,即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为0则当期免抵退税额 = 108,000×6.5×13% = 92,820元 5. 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 对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若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则期末留抵税额为0;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当期免抵退税额 - 由于上述企业当期应纳税额为1,08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0,0<92,820(当期免抵退税额),所以当期应退税额 = 0,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 = 92,820 - 0 = 92,820元 。
外贸企业出口铅酸电池应退税额计算1. 确定计税依据: - 外贸企业出口铅酸电池,增值税应退税额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假设外贸企业从生产厂家购进铅酸电池,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800,000元 2. 计算应退税额: - 公式为:增值税应退税额 = 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税率 - 已知铅酸电池退税率为13%,则该外贸企业出口这批铅酸电池的应退税额 = 800,000×13% = 104,000元 在铅酸电池出口会计分录中,退税款的核算涉及多个科目,不同阶段使用的科目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 确认应收出口退税款:当符合退税条件,收到税务机关的退税批复后,使用“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来确认企业应收的退税款,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账务处理为: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此时,“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反映企业未来预期可收回的退税款,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是应交增值税的二级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出口货物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
2. 实际收到退税款:当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款时,通过“银行存款——人民币户”科目核算,冲减之前确认的“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银行存款——人民币户”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实际收到的退税款资金,资金从税务机关转入企业银行账户,体现了资产的增加和债权的减少综上,退税款核算主要涉及“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和“银行存款——人民币户”科目,分别对应确认应收、实际收到退税款的不同阶段会计做账流程一、原始凭证处理收集与审核:整理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等原始凭证,检查合规性(如签字、金额一致性、税务监制章等)分类整理:按业务类型分类,作为做账凭证编制的依据二、编制做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做账凭证,记录业务日期、摘要、科目、金额等信息,需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签字三、登录账簿日记账:按收付做账凭证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根据做账凭证逐笔登录明细账,反映各科目明细变动总账:通过科目汇总表或直接逐笔登录总账,汇总所有经济业务四、科目汇总与试算平衡定期(如每5天、15天或月末)汇总做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确保借贷平衡后登录总账。
五、期末处理计提与摊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摊销待摊费用(如开办费)税费处理:根据业务计提税金及附加(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损益结转:将损益类科目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收入类科目,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成本费用类科目)计算并计提企业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六、对账与结账对账:核对账实、账账、账证是否相符(如银行存款对账单与日记账比对)结账:在会计期末结出各账户余额,标注“本月合计”或“本年累计”,划红线区分七、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八、纳税申报依据账簿和报表数据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九、凭证归档将做账凭证按顺序装订成册,妥善保存备查附注说明小企业简化处理:业务量较少时可直接根据做账凭证登录总账,省略明细分类账信息化管理:使用财务软件可自动化完成凭证汇总、账簿登录及报表生成出纳工作流程一、资金收付管理现金收付收现:根据会计岗提供的收据或发票收款,核对金额、经手人签名后加盖财务结算章,登记现金流水账并传递凭证至会计。
付现:审核付款凭证(如费用报销单),确认领款人签字后付款,并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章银行收付收款:通过网银查询到账款项,核对付款账号及金额,开具收款收据并加盖“银行收讫”章付款:通过网银或支票支付款项(如预付货款),核对账户信息并登记支票领用簿,加盖“银行付讫”章二、日常报销与借款处理费用报销整理并粘贴发票、收据等票据,填写报销单,经审批后付款并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章差旅费报销需审核支付证明单及发票,实报实销后传递凭证至会计员工借款现金借款:审核借款申请单,用备用金付款并加盖“现金付讫”章银行借款:通过企业网银转账,核对信息后加盖“银行付讫”章三、凭证与票据管理开具与保管管理支票、汇票、收据等,开具时需注意日期、金额大小写及盖章(财务章+法人章)收据需区分现金/银行交易,标注“转账”字样并加盖对应印章票据传递所有收付款凭证需登记传递登记本,及时交接给会计岗进行账务处理四、账务登记与核对登记日记账每日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保账实一致对账与结账定期核对银行对账单与日记账,编制余额调节表。
月末结账时标注“本月合计”,划红线区分会计期间五、其他职责工资发放根据审批后的工资表,通过银行代发或现金发放工资,并传递凭证至会计备用金管理定期清点备用金余额,确保与账面一致,及时申请补足附注说明盖章规范:根据业务类型(现金/银行)加盖“收讫”或“付讫”章,避免重复支付信息化操作:使用网银或财务软件可简化流程(如自动生成凭证、对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