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刻舟求剑》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3MB
约11页
文档ID:586645092
《刻舟求剑》_第1页
1/11

战国《吕氏春秋》 1 1、、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2 2、、《《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出自出自《《吕氏吕氏春秋春秋·察今察今》》《《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也称也称《《吕览吕览》》,是吕不韦使其,是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书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书写成后,写成后,“布咸阳市门布咸阳市门, ,悬千金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所以后人用用“一字千金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不可更改作者作品简介: 1 1、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语言特点朗读课文,感受古文语言特点2 2、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理解文、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理解文意 3 3、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   楚人有楚人有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坠于水遽契遽契其舟,曰:其舟,曰:“是是吾吾剑之剑之所从坠。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求之舟已行矣矣,而剑不行求剑,而剑不行求剑若若此,不亦此,不亦惑惑乎?乎? 自学要求:1、每人练读全文三遍,注意新字词、停顿、重音、语调2、同伴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试说故事讲了件什么事? 1、先独自默读全文并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先独自默读全文并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解决疑惑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解决疑惑3、剑找到了吗?为什么?、剑找到了吗?为什么? 2、理解文中每句话具体讲了什么?、理解文中每句话具体讲了什么? (提示:可结合课后译文、借助插图、工具书等先在四人(提示:可结合课后译文、借助插图、工具书等先在四人小组学习完成后学科长统一讨论结果小组学习完成后学科长统一讨论结果 楚:遽:契:坠:惑:楚人有涉江者:从其所契者:楚国赶紧刻坠落糊涂... ...的人... ...的地方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若此,不亦惑乎? 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不要拘泥守旧、墨守陈不要拘泥守旧、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不知变通 寓意:寓意: 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的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的更具体生动更具体生动 作业1.熟背《刻舟求剑》2.把这则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