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5MB
约7页
文档ID:96410496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1/7

章末检测卷(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届景德镇市盟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解析:选B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本题选B2.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解析:选A 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A。

2019届衡水中学期中考试)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完成3~4题 3.A、B、C之间地形成因是(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解析:选B 依据海拔可以判断出A、B、C之间的地形是山谷;根据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以看出B处岩层埋藏岩层深度比A、C处浅,因此B处岩层相对向上拱起,A、B、C之间的地质构造是背斜故B项正确4.A、B、C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解析:选C 浙江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多低山丘陵,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流水溶蚀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故C正确2019届汕头市金山中学月考)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做了“马蹄湾”,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圆润而深深的河湾,气势磅礴下图示意马蹄湾景观据此回答5~6题5.马蹄湾形成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不断上升运动 B.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C.岩石深度变质,硬度大 D.岩层陡立,重力作用显著解析:选A 马蹄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地壳不断上升,外力侵蚀导致的,内力作用为地壳的上升运动,A对。

地转偏向力与重力不属于内力作用,B、D错岩石变质、硬度大,不易被侵蚀形成圆润而深深的河湾,C错6.图示河流沿岸,易形成的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河心岛解析:选C 河口三角洲主要形成在河流入海口或者入湖口附近,A错冲积扇主要形成在河流流出山口地区,B错河心岛是河流中段形成的沉积地貌,D错马蹄湾河段,两岸悬崖峭壁,以河流下切作用为主,缺乏形成上述地貌的基础,但是河流曲折流动,在流速较慢的河段会形成低缓的河漫滩,C对2019届浙江绍兴诊断性考试)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解析:选C 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

故排除A、B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故排除D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正确 8.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解析:选D 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故A错误极地高原地区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故B错误冰川覆盖的山地,只是在山地表面,消融只对地表造成影响,而不是土壤和成土岩石,故C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故选D2019届绵阳三诊)漫湾水库是澜沧江上第一座以发电为单一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回水可达60 km,建成后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自1993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以后,库区实际泥沙淤积量大于设计泥沙淤积量洲滩位于水库坝前约30 km处下图为洲滩附近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洲滩形成的原因是(  )A.河流携带泥沙在凸岸堆积B.河流携带泥沙在左岸堆积C.陆地断裂下陷与河岸分离D.水面上升淹没周围的低地解析:选A 洲滩是河流演变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河流有弯曲时,由于水流的反射,在河流的内部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对凹岸的一侧不断淘蚀,携带的泥沙在凸岸一侧堆积,形成了洲滩,所以A正确。

10.漫湾水库“蓄清”的适宜时间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解析:选D “蓄清排浑”的含义是在河水含沙量大时水库排水,在河水含沙量较小时进行蓄水因夏季降水多而水土流失较重,一般河流夏季含沙量较大,夏季过后降水减少而含沙量变小,则多在秋季蓄水,即适宜时间为10月注意1~4月河流处于枯水期,水库蓄水会大大减少下游水量,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供给11.漫湾库区泥沙淤积量大,最可能导致(  )A.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水库防洪能力下降C.回水淹没范围增大D.河口海岸崩塌后退解析:选C 自1993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以后,库区实际泥沙淤积量大于设计泥沙淤积量,漫湾库区泥沙淤积量大会使水库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回水淹没范围增大,所以C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 mm,冬季盛行偏北风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图中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第(2)题,沙洲的形成过程主要从沙的来源以及流水的沉积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图中PQ段位于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第(3)题,材料显示该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图中沙丘南侧为山地,受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沙沉积形成沙丘第(4)题,赞成主要结合R的位置分析建设的有利条件,如工程量、蓄水区域等;不赞成主要结合该地降水量,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答案:(1)PQ为峡谷,QR为宽谷因素:岩石硬度、河流流速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

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13.(3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Ω”,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岭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图一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图二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2)阐述镶嵌在太行山区峡谷中的曲流的形成过程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答案:(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间保留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