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概览,考纲要求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标提示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第10讲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一 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法、美相继开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工业革命,虎门,(2)扩大:1841年初强占,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1)割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由双方商定 4.危害 (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国家香港岛,香港岛,广州,关税,半殖,民地半封建,知识点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
(2)直接原因:英法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战争爆发 (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 》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签订《北京条约》广州,天津,条约,圆明园,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传教,天津,九龙司,4. 影响 (1)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知识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民族矛盾,太平天国,2.发展,南京,曾国藩,3.纲领,人口,平均主义,资本主义,转折——天京变乱 5.失败 (2)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洪仁玕,[易错易误] ⊙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半殖民地是指中国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资政新篇》不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单纯继承和发展 二者确有相同之处,诸如反封建性,都未真正实施但二者的经济主张相反:一个消灭私有制,一个发展私有制;反映的发展趋势不同,一个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理想天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符合世界潮流。
⊙天京事变不仅仅是个偶然事件 天京事变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可能提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显示出农民阶级的分散性、落后性和狭隘性[观点术语]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林则徐虎门销烟给了英国侵略者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是表面现象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区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攫取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引起了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化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下,它也没能实行 ⊙以拜上帝教作为发动群众的方式,具有落后性;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成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主题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史料研读],要点一 “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鸦片战争,【注】①说明禁烟运动并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注】②说明英国发动战争另有目的 【注】③揭示了西方侵略的本质目的,即商品输出 【注】④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1.史料一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其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史料二说明近代中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外国的商品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史料三从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虎门销烟,小农经济,近代化,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没有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是列强无法扩大中国市场的根本因素,也从侧面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多元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深度思考],1.(2015·辽宁五校联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以及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跟进题组],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中国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里程碑是鸦片战争,因此A项正确 答案 A,2.(2015·河北唐山模拟)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 )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解析 《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但对中国危害更大的是协定关税等主权的丧失,五口通商符合题中“争所不当争”,故A项正确;协定关税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掠夺世界市场的国际形势,属于“所不应当放弃”,故B项错误;治外法权属于国际公法的内容,也属于“所不应当放弃”,故C项错误;公使驻京出现于咸丰年间的《天津条约》,故D项错误 答案 A,主题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史料研读],要点二 农民战争的壮丽悲歌——太平天国运动,【注】①指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注】②体现了小生产者的自私性。
【注】③主张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史料一《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思想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史料二中小生产者的自私性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 史料三说明《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色彩的改革方案,核心思想是平均主义,积极性,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2.根据上述史料,太平天国两大纲领在经济主张方面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中原因? 答案 (1)不同:前者企图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2)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深度思考],1.(2015·山东济宁调研)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跟进题组],解析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兴办学校教育”在《资政新篇》中提到,但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故D项错误;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 答案 A,2.(2015·河北石家庄模拟)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潮流,即开始了近代化;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但中国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实施,不能起到题干中“开始融入世界潮流”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与中国开始近代化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汉族士大夫进一步认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巨大威力,他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