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生物的进化核心论点支持证据理论解释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金华来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直接证据化石间接证据胚胎学证据、比较解剖学、细胞和分子水的证据经典解释(个体水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现代解释(种群和基因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理论、协同进化理论章节知识体系第1课时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第十单元 生物的进化CONTENT目目 录01考点分析通过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02明确适应的两层含义,并能够通过实例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分析适应相对性的原因03了解拉马克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阐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说明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04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1)共同由来学说 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_进化来的2)自然选择学说 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_的形成和_形成的原因共同祖先适应物种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证据类型含义或证据结论化石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 及其 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大量的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比较解剖学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 的形态和结构如: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人的上肢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相似这些生物的起源相同,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胚胎学比较不同动物以及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发现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也会出现鳃裂和尾;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共同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细胞和分子水平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等生物大分子,发现:生物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生物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种类遗体器官、系统形态、结构、行为DNA和蛋白质能力训练地层年龄(百万年前)首次出现的生物类群(化石)245-144鸟类、哺乳类360-286爬行类408-360昆虫、两栖类505-438鱼类700多细胞生物2100单细胞真核生物 1、下图是地层中有大量化石的示意图。
下表是地层年龄与该地层首次出现的生物类群化石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越,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 、越 简单低等复杂高等 2、图示中的四种前(上)肢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但功能迥异,外形差别很大,这说明了什么?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这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也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能力训练 这几种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3、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据测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 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能力训练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 金枪鱼 果蝇 天蚕蛾 链孢霉 酵母菌氨基酸差异/个011113142127314344(1)根据上表分析可得出:与人)根据上表分析可得出:与人亲缘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关系最近的是 ,最,最远远的是的是 2)本)本实验说实验说明氨基酸的差异越小,物种明氨基酸的差异越小,物种间间的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物种间的3)这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 黑猩猩酵母菌亲缘关系越近亲缘关系越远这些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4)人类、黑猩猩和猕猴能产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的细胞色素c的根本原因是 。
DNA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较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因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双链杂合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根据不同生物的DNA形成游离的单链区数目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请说明理由能力训练 游离的单链区数目越少,说明DNA中相同的碱基序列越多,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5、说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其他证据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2)遗传信息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3)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生物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子5)具有生命系统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如细胞膜),且细胞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能力训练能力训练 6、2022烟台模拟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开始通过比较不同生物RNA、DNA的核苷酸序列来说明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属于证明生物进化的()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分子生物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 7、下列关于基因序列比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B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类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可以得知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 C比较猪的胰岛素基因和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序列也可以了解人与猪的亲缘关系远近 D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才能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CC能力训练D 8、(2021菏泽期末)从微小的酵母菌,到独木成林的细叶榕;从善于攀援的黑猩猩到人类,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大差异。
然而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却能揭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下列说法不能为“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提供证据支持的是()A.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的 B.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C.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的能力训练 9、(2022临沂期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除了达尔文列举的大量证据,后来人们也发现了许多新证据支持进化论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A.古人类的上肢骨骼与黑猩猩相似,下肢骨骼与人类接近,有力地支持了自然选择学说 B.大量化石证据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C.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的出现,支持了自然选择学说 D.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从分子和细胞水平支持了共同由来学说A能力训练 10、(2021山东高考)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的多种生物的DN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有两种 B.设计“引子”的DNA序列信息只能来自核DNA C.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DNA序列 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DNA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C 3、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1)适应 适应的含义 适应的特点 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又是相对的11、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又具有相对性,请分析适应相对性的原因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它是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的,这就导致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一般要落后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这是造成适应相对性的主要原因能力训练 3、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2)适应的形成 物种不变论: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a、拉马克提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论你能举例反驳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吗?3、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3)自然选择学说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事实4:同种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适者生存)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有利和不利)环境只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作用,而不是定向诱导产生变异 解释模型 3、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3)自然选择学说 意义 a、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b、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c、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局限性 a、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对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局限于个体水平;4、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 水平深入到 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2)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3)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性状基因种群自然选择能力训练 12、拉马克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是什么?达尔文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是什么?拉马克观点:长颈鹿在旱季缺乏青草的时期就会用它的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样长期“使用”它的脖子,久而久之就更长了(用进废退),然后遗传给了下一代(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观点: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较短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也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能力训练 13、2022青岛模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性的,但这种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下面体现生物适应相对性的是()A狐假虎威 B莺歌燕舞 C作茧自缚 D螳螂捕蝉 14、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抗药性CC 15、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些不同如图为某地三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能力训练 A在干旱时,乙物种比甲物种适应能力强 B在干旱时,丙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 C在干旱时,甲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 D在干旱时,甲、乙两物种适应能力相同C能力训练 16、(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17、(2022新疆石河子阶段考)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导致病菌形成新物种B.病菌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害的C.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抗生素提高了病菌的基因突变率,导致抗性基因的产生CC 18、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为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