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美国近代报业发展(笔记)一、背景与回顾:1607 年 5 月开始建立殖民地 詹姆士敦、普利茅斯、波士顿二、殖民地时期的报刊1、印刷商哈里斯与《国内外公共事件报》1690 年 9 月 25 日创办, 3 个版面,第四版空白 选材注意报道读者关心的重大事件2、邮政局长与殖民地的“官报”坎贝尔和《波士顿新闻信札》1704 年 4 月 24 日创办 双面印刷的单张报纸 1 次/1 周(1)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了公众利益,对所有国外或国内的事件要进行真实报道,而且防止对这些事件的许多不真报道2)注重报道本地新闻,文字简练有力,信息量丰富 号外(3)重视刊登广告,开创美国报纸广告的历程(4)不成功的国外报道,新闻是新近的历史,不注重实效性,“论资排辈”编年式布鲁克与《波士顿报》3、詹姆斯•富兰克林的《新英格兰报》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宾西法尼亚报》1721 年 8 月 17 日独立的非官方报刊《新英格兰报》未经当局许可,其稿件也拒绝送审讨伐马瑟神父父子,批判统治当局对海盗侵扰不力,行动迟缓1727 年停刊首要功绩:(1)为美洲报业摆脱专制的殖民地出版许可审查制度的羁绊,开创编辑、发行人独立的传统做出表率作用。
2)编辑业务:率先使用“讨伐式”报道方式,戏剧化、犀利、生动、鼓动、迎合、通俗、诱人3)重视文学作品4、曾格案件(发生在英属纽约州殖民地,涉及新闻自由的一个著名案例)(1)背景:殖民当局同新兴资产阶级势力斗争的产物 威廉•科斯比→卡尔•范达姆 刘易斯•莫里斯 曾格《纽约周报》(2)汉密尔顿的辩护原则①只要是真实的、确凿无疑的事实,就不构成诽谤(越是事实,越是诽谤谴责、批评引起民众的不安,导致人民对合法政府的不信任,越是真实,越能产生危害)②法庭陪审团对于被控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罪有审理和判决权(海洋法系,以往案例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尊重以往案例再未出现殖民法庭以煽动诽谤罪审判印刷商的案例)四、独立战争中的报业和报刊活动家1、背景:1765 年 11 月 1 日反“印花税法案”律师:法律证件、商业单据和各类印刷品新闻出版界:所有报刊一律交税 引起强烈不满2、爱国派的主要报刊《波士顿报》塞缪尔•亚当斯 《马萨诸塞侦探报》艾塞亚•托马斯费城三大革命报:《宾西法尼亚报》 、 《宾西法尼亚新闻报》 、 《宾西法尼亚邮报》《新闻报》3、主要报刊活动家(1) 塞缪尔•亚当斯(Samule Adams)美国独立运动之父《独立广告报》→《波士顿报》→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宣传反殖民主张) (各地反英激进分子与传媒介结合)(2) 艾塞亚•托马斯(Isaiah Thomas) 《马萨诸塞侦探报 》(3) 托马斯•佩因 (Thomas Paine) 激进派作家《宾西法尼亚杂志》评论家→ 《常识》 (抨击英国政府暴政,坚决主张独立,使独立成为一句口头禅)→《危机》五、杰弗逊和新闻自由《独立宣言》 《人权法案》(1) 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立法(2) 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3) 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六、壁垒分明的政党报刊时期美国新闻史上政党报刊的含义:报刊公开标榜为政治服务,自觉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接受政党津贴资助;报刊论战时,以我划线、以宣传本党的政治主张为主,常常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捏造罪名,诽谤对方;报刊内容主要为政治哲学文章,长篇大论、内容深奥、文字艰涩,读者仅仅为本党成员、少数政客及知识阶层。
党派漫骂的含义:报刊论战激烈、言辞文字粗野、不择手段地诽谤污蔑乃至进行人身攻击,不讲求客观公正原则,必要时甚至大打出手,棍棒相见党派漫骂的含义:报刊论战激烈、言词文字粗野、不择手段地诽谤污蔑乃至进行人身攻击,不讲求客观公正原则,必要时甚至大打出手,棍棒相见1、两大对立政党:联邦派 强调中央集权 民主共和派 代表农场主和中小资产阶级2、主要报刊(1)联邦派:《合众国报》1789《智慧女神报》 《商业广告报》《箭猪报与每日广告报》(2)反联邦派报:《国民报》 《综合广告报》(3)主要争论:联邦法的采用、关税和州债负担、法国问题、对英缔结和约 1833 年前后被历史、大众逐步抛弃七、廉价报纸和独立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浪潮、初等义务教育普及)1、本杰明•戴与《太阳报》 (《太阳报》的问世,标志美国廉价报刊的正式诞生,开创新闻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办报特点:(1)公开标榜报纸的独立性,宣称要摆脱以往报纸依靠政府、政党津贴的附庸地位(2)坚持低价发行,每份 4 版,售价 1 美分(工薪阶层以 1 星期以内工资的代价可订阅全年报纸,这家报纸的定价就是大众可接受的)(3)内容上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当地消息和色情暴力消息(4) 写作上注重文字通俗,情节夸张,富有戏剧性(5) 版面上突出大字标题,进行煽情性版面处理(6) 发行上以街头零售为主,不再依靠传统的预先订阅方式缺陷: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追求戏剧化、琐碎无聊 1835 年月球人假新闻2、贝内特与《纽约先驱报》办报特点:(1)更加致力于报纸的独立(致力于记录事实,公正独立的进行报道,并适当给予评论。
“本报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读者为谁,因此勿需向特定的对象屈膝” )(2)专业创新精神:首创商业金融专栏(报道华尔街新闻) 、首创社交新闻(名门豪族的社交活动) 、最早提供体育新闻、宗教新闻,首创“读者来信专栏” ,是最早使用插图的美国报纸(3)拼命追求独家新闻:(美南北战争、1846 年国会对墨西哥宣战、利文斯通)快速、数量缺陷:为人狂妄自大,在新闻竞争中厚颜无耻, “煽情报道”为人所不齿,被称为“黄色新闻鼻祖”3、霍夫勒•格里利与《纽约论坛报》 (正派的“便士报” 、伟大的道德机关报)办报特点:(1)宣布独特立场:面向大众,不伪装政治立场(不同于政党报与其他便士报)(2)放弃煽情主义做法(4) 重视言论,紧密结合下层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发西部 反对奴隶制)重视全面的新闻报道,重视文学艺术,拒绝刊登不道德或虚伪堕落的广告与色情凶杀新闻——“伟大的道德机关报”4、 《纽约时报》初创阶段(1851—1896)(1) 创刊背景:原名《纽约每日时报》 《NY DAILY TIME 》亨利•雷蒙德乔治•琼斯、爱德华•韦斯利一同筹划 公正、稳健、客观、冷静、全面的报纸(2) 雷蒙德与《纽约时报》编辑方针的确立客观、公正、冷静《纽约时报》创刊号为一大张 4 版,每版 6 栏,售价 1 美分。
由于以客观报道的手法,精美完善的编辑和扎扎实实、全面详尽的新闻内容——尤其是国际新闻,两个月后篇幅由 4 版扩为 8 版,售价增至 2 美分,发行达 2 万份3) 乔治•琼斯和《纽约时报》1870—1871 揭露“特威德”集团贪污案件中兴阶段(1896—1935)(4)阿道夫•奥克斯和《纽约时报》的复兴编辑方针:高标准的报纸,清白,庄严,可信改革:A、定位准确:新闻全面详尽、社论稳健严肃,为纽约优秀的人士——严肃、庄重、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服务(正派人士、有教养的家庭、牧师)B、大大增加经济新闻的报道分量,设每周金融评论专栏,详尽提供市场行情、商界动态及船舶往来等消息C、以严肃态度报道社会新闻(法庭诉讼、天灾人祸、纠纷偷盗等) ,开辟星期日增刊,读书评介等专栏D、印刷精美、美观洁净(废除小五号字、加宽行距、缩短栏目 “本报绝不会玷污早餐桌布”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所有适宜于刊载的新闻)(4) 卡尔•范安达和《纽约时报》 (美国新闻史上最出色的编辑主任之一 “最伟大的新闻奇才” )A、对一切能加快新闻传递速度的新发明高度重视(是美国报界最早信任并使用马可尼无线电报传递信息的人之一 日俄海战例)B、具有敏锐的新闻直觉和组织重大新闻报道的优异能力(TITANIC 、一战、日全食等)(5) 苏兹贝格父子与《纽约时报》 (1935 年至今)老苏兹贝格:反对法西斯势力、支持民主、提供专供老人阅读的大字版、开办欧洲版小苏兹贝格:改革报社论资排辈的陈规旧习,起用年轻之才。
买下考克斯集团,带来很大利润增加一系列有关日常生活的专刊(《周末》 )独立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缺陷:A、政治观念:称赞西方的伟大、自由的民主传统,拥护和赞美美国式样的生活方式,而对东方社会主义事业拥有根深蒂固的偏见B、企业角度:严肃客观的编辑方针与如何更好地发掘读者、获取高额利润相关联C、与垄断资本集团、官方、政府关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