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3页
文档ID:450819002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_第1页
1/3

武汉市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课题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课时2课时设计人 李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偶、鬓、衰”这3个生字,并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情意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策略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查工具书理解诗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扮演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对小老师发问教师通过介绍背景、赏析语言、观看画面、反复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进入意境,体会感情方式小组合作 师生合作手段生字卡片 挂图板书《回乡偶书》教学反思武汉市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调整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 谈话导入:我们班的某某某离开家来读书,离开爸爸妈妈,你想家吗?趁机引入试题:他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了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 学生齐读 3、 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 1、 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 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① 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 ② 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 ③ 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 解释“鬓毛”(图片帮助理解) 3、 开火车读词语 4、 分小组朗读诗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 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 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 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 ③ 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 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 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 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 ① 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 ② 演一演 ③ 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 配乐诗朗诵师范读) 2、 学生学习吟诵 3、 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 学生自由朗读 5、 指名朗读 6、 同桌朗读配乐) 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 出示《回乡偶书》之二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集体朗读 五、快乐写字时间 1、学习“客”的书写 2、学习“何”的书写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