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练习+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xftxx****915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4.37MB
约23页
文档ID:358780561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练习+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1/23

老老子子四四章章作作业业练练习习目录第一章解解释字字词第二章选择第三章翻翻译第四章默默写写第一章解解释字字词通假字通假字1.曰余食赘行2.其脆易泮3.起于累土同“形”,形体同“判”,分离同“蔂”,土筐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自见者不明2.自是者不彰3.其未兆易谋4.不贵难得之货5.自伐者无功6.慎终如始形作动,彰明名作动,显露征兆意动,认为贵重,看重意动,认为是对的名作动,建立功勋形作动,慎重对待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埏埴以为器2.跨者不行3.强行者有志4.民之从事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宾语前置句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宾语前置句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能战胜自己的人强大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句译文: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进行处理,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进行整治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句译文: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枝丫生长而来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状语后置句译文:九层的高台,从每一筐土筑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第二章选择 1.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A.()A.故有道者不处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处:为,做B.B.自伐自伐者无功者无功伐:夸耀伐:夸耀C.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泮:同“判判”,判断,判断D.D.复众人之所过复众人之所过复:复:弥补、补救弥补、补救1.答案:C解析:泮:同“判”,分离2、下列句子中加粗、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词语的解的解释释,全都正确的一,全都正确的一项项是是()A.埏埏埴埴以以为为器器 埴:黏土埴:黏土 自自伐伐者无功者无功 伐:伐:讨讨伐伐B.跨跨者不行者不行 跨:跨:这这里指跨大步里指跨大步 自自矜矜者不者不长长 矜:夸耀矜:夸耀C.曰余食曰余食赘赘行行 赘赘:多余的,无用的:多余的,无用的 自自胜胜者者强强 强强:强强壮壮D.凿凿户户牖牖以以为为室室 户户牖:牖:门门窗窗 自自知知者明者明 知:知知:知识识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A项项,伐,夸耀;,伐,夸耀;C项项,强强,刚刚强强,果决;,果决;D项项,知,了,知,了解。

解3.对对下列句中加粗下列句中加粗词词的解的解释释,不正确的一,不正确的一项项是是()A.长长短相形,高下相短相形,高下相倾倾 倾倾:依靠:依靠B.当当其无,有其无,有车车之用之用 当:当作当:当作C.埏埏埴以埴以为为器器 埏:揉和埏:揉和D.自自矜矜者不者不长长 矜:夸耀矜:夸耀 答案:答案:1.B;1.当:在4.对对下列句中加粗下列句中加粗词词意意义义和用法的解和用法的解释释,不正确的一,不正确的一项项是是()A.天下皆知美之天下皆知美之为为美美 为为:动词动词,是,是B.前后相随,恒前后相随,恒也也 也:也:语语气气词词,表判断,表判断C.跨跨者者不行不行 者:代者:代词词,的人的人D.不失不失其其所者久所者久 其:指示代其:指示代词词,那些,那些 2.D;2.人称代人称代词词,的人国学文化 仁5.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一项是()()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B.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C.知人者智,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明D.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货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A项是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中的“自知”是“知自”的倒装,是“知道自己”的意思D项是宾语前置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解释为“因此”国学文化 智6.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老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B.B.老子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C.C.寿文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八十岁,下寿六十岁D.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牖”,秦时,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多用牖,而窗少见答案:答案:A A解析:应该是周朝,而不是解析:应该是周朝,而不是秦朝秦朝。

7.下列下列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项是是()A.老子把很多老子把很多现现象提象提炼为炼为一系列的一系列的对对立立项项,如美与丑、善与,如美与丑、善与恶恶、有、有与无、与无、难难与易、与易、长长与短等,与短等,认为认为所有所有这这些些对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说明明“有有”和和“无无”的关系,并的关系,并认为认为“无用无用”也是也是“有用有用”的,正是因的,正是因为为有了有了“无无”,“有有”才能才能发挥发挥作用C.老子老子认为认为自以自以为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D.老子老子认为认为“自知自知”比比“知人知人”更加重要,更加重要,“胜胜人人”比比“自自胜胜”更加更加难难得,得,这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是极富哲理的判断7.D;应为应为“自自胜胜”比比“胜胜人人”更加更加难难得第三章翻翻译句句子子 1.把文中画横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的句子翻译译成成现现代代汉语汉语1)其在道也,曰余食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赘行,物或行,物或恶恶之,故有道者不之,故有道者不处处。

2)知足者富,知足者富,强强行者有志行者有志1.(1)(“自自见见”“自是自是”“自伐自伐”“自矜自矜”等行等行为为)用道的用道的观观点来看,就叫作剩点来看,就叫作剩饭饭、赘赘瘤,人瘤,人们们常常常常厌恶厌恶它它们们所以有道的人不做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自自见见”“自是自是”“自伐自伐”“自矜自矜”的事情关关键词键词:“曰曰”“余食余食”“赘赘行行”“恶恶”“处处”2)知道知道满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关关键词键词:“知知”“富富”“强强行行”2、把下列句子翻、把下列句子翻译译成成现现代代汉语汉语1)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答案:答案:(1)不不丧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长寿1)所:立身之基所:立身之基2)事物安然未生事物安然未生变变的的时时候容易持守,候容易持守,问题还问题还没有没有显显露迹象的露迹象的时时候容易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解决,事物脆弱的时时候容易分离,事物候容易分离,事物细细微的微的时时候容易散失。

候容易散失2)安:安安:安稳稳,稳稳定持:持守持:持守谋谋:解决第四章默写 1、(1)老子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第三十三章中,“_,_”两句两句说说明一个明一个对对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业执业执着追求的人,人着追求的人,人虽谢虽谢世,世,而精神、事而精神、事业业、价、价值值却可以万古却可以万古长长青2)荀子荀子劝劝学中学中说说“故不故不积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无以至千里”,这这与老子第六与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十四章中“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坚坚持如一,就不会失持如一,就不会失败败的句子是的句子是“_,_”1、(1)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慎慎终终如始;如始;则则无无败败事事2、(1)老子在以老子在以车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子、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为例来例来阐释阐释“有有”与与“无无”的的关系后,做关系后,做总结总结的句子是的句子是“_,_”2)老子老子对对偏偏执执的人、自以的人、自以为为是的人和自我炫耀的人都是的人和自我炫耀的人都给给予了理性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的警告,其中“_,_”两句是两句是对对自我夸耀之人自我夸耀之人的的劝谏劝谏。

2、答案:、答案:(1)故有之以故有之以为为利;无之以利;无之以为为用用(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长(3)九九层层之台;起于累土之台;起于累土谢谢观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