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p****u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04MB
约29页
文档ID:615384544
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必修一_第1页
1/2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图2-2-1万米高空的飞行,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民航客机的飞行分为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主要航程为巡航,也就是平飞阶段,其飞行高度以舒适、经济为原则我国民航规定,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都在海拔7 00012 000米的高空飞行,其中大型民航客机一般在11 000米上下的高空飞行这个空间大气垂直运动较少,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水汽和尘埃含量少,能见度高;对地面产生的噪声污染相对较小;飞鸟飞行一般达不到此高度,可以避免机鸟相撞的事故思考大型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哪一层?,平流层,从浩渺的宇宙中看地球,它的表面好像被一层“薄纱”所包裹着这层“薄纱”就是大气地球上的大气不仅,满足了地球上生物维持生命的需要,而且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大气的组成,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当陆地上开始出现大量植物时,才逐渐演变形成的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和氧气,其次是氩气、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等。

土卫六的主要大气成分,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大气质量是地球大气质量的10倍,雾有320千米厚、完全不同于地球上的云,从外面看上去像一个完全不透明的大橘子为了解土卫六大气的组成成分,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号”无人探测器降落在土卫六的表面通过测查,土卫六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甲烷,这正是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说明土卫六的大气跟40多亿年前的地球大气很相似氮气(N,2,),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氧气(0,2,),氧气是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近几十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对当代气候产生深刻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臭氧(o,3,),高空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臭氧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距离地面20 25千米是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称为臭氧层。

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但是在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水汽(H,2,O),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沙漠和极地地区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而在热带雨林地区,水汽在大气中的比重约占到5%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当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微滴或者凝华成冰晶时就形成了云如果这些小颗粒变得足够大,它们就以雨、雪等形式降落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大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它们留存于大气中,构成大气的临时组成成分,气溶胶指大气中均匀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滴,,如海盐、粉尘、灰尘、烟尘和有机物等,,它们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气溶胶的产生,除了来自火山爆发、流星体燃烧、森林火灾、海浪飞沫、风沙土尘和植物花粉传播等自然过程外,更主要的是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生活燃料以及各种交通工具排放产生的烟雾粉尘等污染气体指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许多有害气体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它们被称为污染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氨气等。

污染气体的排放在工业和交通发达的城市尤为严重污染气体的含量虽然很少,却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9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几百万人的死亡原因与空气污染有关活动评价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指数(AQ1)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数值,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PM为颗粒物的英文缩写)、可吸入颗粒物(PMgs,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种空气质量指数分为六级:050,、,51 100、101 150、151 200、201 300和大于300,对应的空气质量分别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颗粒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我国部分地区已把雾霾天气列入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预报查出你所在地区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析空气质量属于哪一级哪些人类活动会造成大气污染?探讨并列举出你所在地区减少大气污染的三项措施。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大气的垂直分层,在大气圈中,随着高度的变化,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底层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该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对流层大气最下层,厚度随拳节和纬度而变化,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道减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12,50,30,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上冷下热,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对流层的厚度在各层大气中最薄,却占据了,大气质量的3/4和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绝大部分,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地,因而对人类的影响最显著察分析双子天文望远镜的选址,国际上著名的双子天文望远镜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位于北半球的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在美国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顶峰上冒纳凯阿火山海拔约4 200米山顶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孤立于太平洋中央这个绝佳的地理位置被公认为是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台址。

位于南半球的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帕穹山,上帕穹山海拔约2700米,山顶空气非常干燥而且几乎无云,是设置天文望远镜的理想之地50,30,1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约50千米高度间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飞机,载人探空气球,臭氧层,无线电探空气球,平流层,从对流层顶以上至离地面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到离地面约50千米处达到最高值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平流层底部温度低,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平流层内的空气大多做,水平运动,同时,,平流层底部的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空气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电离层有大量离子和自由电子,足以反射无线电波的大气层电离密度较高的部分主要分布于离地面60 500千米间50,60,3000,2000,1000,500,300,200,100,极光,流星,航天飞机,通信卫星,从太阳来的带电粒子,人造地球卫星,宇宙火箭,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高度间的大气层称为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与行星际空间的密度比较接近在该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使人类得以远距离传播信息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从对流层顶到,50-55km,从平流层顶到,2000-3000km,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增,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该层顶部的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温度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大气密度非常小,有电离层,夜晚出现流星,大气密度小,吸收太阳辐射少,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使大气电离,流星体燃烧,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人类得以远距离传播信息案例研究 卫星监测二氧化碳含量,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

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从太空中怎么能“看”到二氧化碳呢?原来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的二氧化碳探测仪这台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波段进行遥感监测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分子对太阳光谱中不同波长部分的吸收程度不同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而探测仪正是通过对这些“颜色”进行准确测量,反推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超过百万分之四时,碳卫星就会发现地面观测站点也能监测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据,为什么还要发射碳卫星?这是,因为全球二氧化碳地面观测站点仅有数百个,难以满足监测需求,只有用碳卫星俯瞰,才能荻取足够数据来绘制二氧化碳分布的全景图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率增加等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面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必然选择碳排放的量化监测是各国最终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基础此外,,在碳排放数据上知己知彼,对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掌握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1.使用碳卫星现测二氧化碳有什么优点?,2,掌握全球二氧化碳分布有哪些用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